探析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鞠小娟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是古代人重要的知识财富。现如今,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文言文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提出了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串讲,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我国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基本依赖教参提出的统一要求,教师方式缺乏多元化。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串讲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担心出现遗漏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记很多笔记,背诵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阶段,文言文教学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对文言文进行翻译解释时,并没有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学生应用知识能力不强

    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必须要了解很多规律以及原理,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文言文中存在很多语法以及实词知识等等。如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无法充分了解这些知识,仅仅是简单的对文言文进行翻译,这样学习文言文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文言语法知识是尤为重要的,比如宾语前置等等,如果学生在翻译中无法合理运用,仅仅是简单的翻译字词,这样翻译的课文不仅与语法的意思存在偏离,而且容易造成语序是较为混乱的。

    3.诵读方式指导不足

    在初中文言文阅读中,很多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诵读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采取学生跟着教师读的方式,然而在每次朗读前都没有进行科学的指导或者提出要求,只有少数的教师在朗读前告知学生朗读的技巧。但是最重要的是没有指导具体的朗读方法。教师仅仅是单纯的提出小声读或者默读的要求,并没有对气势以及节奏等等提出一些要求。

    二、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1.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学习行为容易受到学习积极性的影响,调动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多数学生之所以对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无法读懂,不能数量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的创作背景等等,久而久之,逐渐对学习文言文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利用白话文选段等等,事先掌握對课本有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学习。也可以观看关于课文的一些影视作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并且教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而且可以大大的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经典的影视剧,比如《隋唐演义》等等,使学生从这些影视作品中找到古代的一些趣事,感受到古文化的强大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

    在新课改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文言文的考核逐渐倾向于初中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而且文言文题型设计逐渐倾向于主观试题,所以以此对初中生的文言文主观理解能力进行考查,要求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将问题正确解答,让初中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可以遵循一些规律。例如:什么是该篇文言文的主题?什么是该篇文言文的中心思想?结合课文内容,可以将该篇文言文划分成多少段落?又比如:教师对《小石潭记》进行讲解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该篇课文有大致的阅读,要求学生掌握该篇课文的大概意思,之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为何作者将该篇文章命名成《小石潭记》?小石潭是否在现实中真的存在?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文言文教学,可以要求学生带着内心的疑问进行阅读以及思考,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进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3.互文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

    文本互涉,即互文性或者文本间性,其主要是各个文本之间的相互映射,旨在于强调不管什么单独的文本,都并不是完全自足的。该理论详细阐述了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性,能够彼此映射,能够利用其他的文本对目标文本的基本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培养学生文本审美能力,充分掌握文化意旨。比如:对《水调歌头》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引用古诗词中对天发问的诗句。李白的《把酒问月 》以及屈原的《天问》中关于对天发问的诗句。在传统的古诗词中描写对天发问,很多都是作者感叹自己的人生。多数作者经常通过探索宇宙的一些奥秘对人生的各种疑问进行解释,进而使作者内心的愤愤之情得到缓解。这样教师就可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苏轼的“对天发问”和李白以及屈原的“对天发问”有何差异,这样就可以迅速得到苏轼并不是对宇宙的奥秘进行探索,只是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悲愤之情。天上的一轮月亮寄托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也是他对于中秋佳节月亮的感叹。教师通过讲授这些互文性,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原文的认识,而且可以延伸学生的阅读。

    总而言之,为了使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自觉主动阅读古人的优秀文学作品,初中文言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出现和发展,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制定合适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促进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