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诗歌学案导学模式研究

    李晓倩

    摘要: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理论上分析高中诗歌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及要求,有助于高中古代诗歌教学。

    关键词:高中诗歌教学;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

    一、高中诗歌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高中诗歌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课前充分预习,教学内容前置”,是打造高中诗歌高效课堂的前提。为提高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效果,必须做好几个前期准备工作。

    1.学案的编制,集合众智打磨高质、实用、科学、规范、新颖的学案。

    (1)坚持“四个必须”:编写前必须进行集体研究,凝聚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学习,不得照搬资料;备课组长必须认真审核并把关签字;必须提前一周编制完成。

    (2)内容符合“五化”:基础知识精细化;课标内容问题化;问题设计层次化;主干知识题目化;考纲要求具体化。

    (3)做到“六个体现”:体现课标要求和重点难点;体现高考要求;体现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体现知识的内涵外延及变式;体现对知识的巩固理解;体现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

    2.学案的基本构成

    基本框架:整个学案包括八项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即时奖励与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归纳”指师生进行教学反思和学习反思,归纳要点心得等;“引申强化”指师生根据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进行深度挖掘,广度拓展,重难点及薄弱点强化。“预习引领”指以学案为依据和载体,进行下节课学习内容的预习,教师要制定明确的预习目标,布置预习任务,指导预习方法,以备下节课的交流展示。

    3.时间分配(40+5 模式)

    前 40 分钟:合作交流——问题展示——互动答疑——反思归纳——引申强化,其中教师精讲点拨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此过程完成后收齐学案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准备“周学案”。后 5 分钟:预习引领。下发学案,布置预习任务。

    二、高中诗歌高效课堂的基本规范

    1.一课一案。

    2.采用40+5的课堂教学模式,前40分钟通过展示、交流,纠错、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40分钟时必须把本节课的学案收回,后5分钟引导学生预习下节课学案,明确要求。

    3.学生的学案必须用双色笔完成。(学生预习一般用黑色或蓝色笔填写学案,课堂上一般用红色笔修改学案)。

    4.杜绝学案习题化,粗放化。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沿着學案确立的目标,指示的方法,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自学。

    5.转变学习方式,把课堂学习内容“前置”“后延”,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手段,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三、课堂的基本模式

    课题导入——加强诵读——提出问题——自主学习交流(发言、补充、讨论)——学生合作探究(拓展、拔高、变式)——教师精讲点拨——梳理总结——达标训练——学后反思。

    参考文献:

    [1]郑崇昔.新课标下的高中诗歌教学[J].教材课程,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