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瘟热的诊治报告

    宋浩亮

    摘要:对一例犬瘟热病例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犬瘟热;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6-0039-01

    犬瘟热,俗称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高达80%,该文报道了一例3月龄幼犬感染犬瘟热病毒后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与治疗过程。

    1 临床症状

    2015年3月26日,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诊一例病犬,临床上主要表现食欲不振,打喷嚏,精神沉郁,眼鼻有水样分泌物,体温达39.5 ℃,持续2 d。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犬瘟热病毒抗原试纸检测,确诊为犬瘟热。

    2 治疗措施

    (1)单克隆抗体或犬白细胞干扰素配合犬瘟热高免血清共同使用。每天注射一次,连续使用3~5 d。

    (2)强心补液,提高机体免疫力。 5%葡萄糖生理盐水50~70 mL/kg体重,犬用血浆30~60 mL/次,连用1周。

    (3)抗菌消炎,清热解毒。

    (4)降温。狗专用降温针剂,皮下注射(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一日一次。禁用人用退烧药。

    (5)饮食。若患病动物能进食时,可将牛肉煮熟后,切成小块,强制喂食,每日2~3次,直到犬可以自行进食;若患病动物不能能进食时,应进行葡萄糖或生理盐水补液,维持机体的能量需求。

    3 预防措施

    (1)定期预防接种。目前我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弱毒疫苗。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应按以下免疫程序进行。幼犬6周龄为首次免疫时间,8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10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1次,每次的免疫剂量为2 mL,可获得一定的免疫效果。因12周龄以下的幼犬体内存在母源抗体,可明显影响犬瘟热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对12周龄以下的幼犬,最好应用麻疹疫苗(犬瘟热病毒与麻疹病毒同属麻疹病毒屑病毒,有共同抗原性),其具体免疫方法:当幼犬在1月龄及两月龄时,各用麻疹疫苗免疫1次,其免疫剂量为每犬肌肉注射1 mL,至12~16周龄时,用犬瘟热疫苗免疫[1]。

    (2)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在本病流行季节,严禁非本场犬类进场。

    (3)及时隔离治疗。及时发现病犬,早期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这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病初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血清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使用5~10 mL,可获一定的疗效。有资料报道,在用高免血清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抗毒灵冻干粉针剂,可提高治疗效果,其使用方法及用量为:治疗前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20 mL将抗毒灵溶解,中等大的犬静脉滴注2~4瓶,月龄较小的犬,用量可酌减。抗毒灵也可肌肉注射。此外,早期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并配合对症治疗,对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和病犬康复均有重要的意义。

    (4)消毒。犬舍及其运动场地应以3%烧碱(又名氢氧化钠)溶液或10%福尔马林消毒。

    4 讨论

    犬瘟热不分季节地区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幼犬的死亡率在90%以上,成犬的死亡率在50%以上。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为易感。纯种犬、警犬比土种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应重,死亡率也高[2]。该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鼻、眼分泌物和尿液。患病犬的尿液是危险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也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

    [1] 林德贵. 狗病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2] 侯加法. 小动物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