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校生涯教育策略提升中学生生涯适应力

    赵恺琪

    

    [摘? ?要]中学生涯教育应当充分考虑未来职业世界的变化,认识到学生的生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在以提升中学生生涯适应力为目标的学校生涯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充分地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关注不同学段的教育重点与衔接,提供丰富的生涯资源,构建全员生涯教育模式与家校共育模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

    [关键词]生涯适应力;中学生;生涯教育

    一、生涯适应力的概念

    提到职业、生涯、工作,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想到稳定的、一成不变的发展路径,也不再将某个组织确定为自己一生的服务对象,而是渐渐看到充满变化、机遇和未知的职业发展模式。这意味着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渐渐被多变的职业发展路径所替代,职场秩序的变化要求人们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涯,提高对灵活多变的生涯模式的适应能力。萨维科斯(Savickas)提出了生涯建构理论[1],以“生涯适应力”的概念为核心,回答了人们应当如何适应多变的职业生涯,不断协调其充满不确定性的一生。

    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在应对各种工作任务及角色转变中进行自我调整的社会心理资源”[2]。它包含四个维度的内容,即: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哈通(Hartung)等人对“生涯适应力”的内涵进行了梳理[3],对四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剖析,并给出了生涯干预的建议(见表1)[4]。

    萨维科斯认为,生涯关注能够促使学生觉察、关心自己的未来;生涯控制能够帮助学生确立自己对未来的责任感;生涯好奇能够促发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中的自我探索,并做出生涯决策;生涯自信则能够让学生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克服困难,促发源源不断的生涯行动[5]。

    二、如何优化以提升中学生生涯适应力为目标的学校生涯教育

    1.关注个体心理需要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对“我是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为此,可以将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引导学生通过联结当下的自我与未来的自我,扩大自我的内涵,提高生涯关注水平。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固定型和成长型两种[6]。其中,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不断提升,他们更看重努力、挑战和创新,在遇到困难时能保持更高水平的乐观,对自我的评价更积极,对复杂问题能保持更高水平的好奇。可见,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可以提高其对模糊情境的容忍度,激励其产生对未来的关注与对职业发展的好奇心。同时,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能够发现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主动探索解决各种困难的方法,从而不断接近自己理想的生涯发展之路。

    2.强调生涯信念的教育

    人职匹配的生涯理念仍然是大多数生涯教育的基本遵循,这种方式看起来经济高效,其实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性、生涯的不确定性和职业的流动性,看似明确的答案削弱了学生不断进行生涯探索的愿望。更好的做法是,在进行以上步骤之前,增加“生涯信念”的内容比重,引导学生更开阔地看世界,确立积极的、开放的生涯观,产生对未来的关注,提高对生涯的自我责任意识。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形成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积极接纳,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产生对未来生涯的积极期待。

    3.丰富学校生涯教育的内涵

    (1)关注不同学段的生涯教育要求。由于中学不同学段(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对生涯的认知与關注程度不同,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后,建议初中年级的生涯教育侧重学生生涯关注、生涯控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自我探索、生涯体验的内容为主。通过创设生涯情境(如比赛、艺术节、走进企业等),为学生提供学习、尝试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索自我与环境的行动,让学生在探索与体验中产生对真实生涯的好奇与关注。高中年级的生涯教育则侧重学生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的提升,在进一步探索自我的基础上,在对未来的职业世界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后,通过整合自己的兴趣取向与能力特长,将自我与未来学业发展相匹配,不断聚焦生涯选项。同时,高中阶段需要培养学生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接纳度和机遇意识,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2)积极整合生涯教育资源。学校需要整合资源[7],包括校友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为学生的生涯探索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与空间。此外,应主动关注学校教师能为学生提供的生涯教育资源,比如邀请各学科教师举办学科相关知识的讲座等,提高学生对各学科的认识,帮助学生做好高考选科。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传统的生涯课程外,还需要将课堂教学与生涯体验活动、生涯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比如,组织开展校园模拟招聘、走进企业、走进大学校园、生涯访谈、社会课堂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将当下的自我与未来的生涯角色进行联结,提高生涯适应力。

    (3)构建全员生涯教育的工作模式。学校需要认识到生涯教育并非仅是生涯课上的教学内容,它还应该与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相关,包括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学生活动等,因而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开展生涯教育。一是科任教师转变为生涯导师,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同时可以将与学科相关的职业世界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是班主任教师作为中坚力量指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组织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培养多种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与自信心。三是心理教师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协助班主任、科任教师做好生涯辅导。学校层面需要积极开展有关生涯教育主题或融入生涯元素的教育活动(可以是主题班会、辩论赛等常规活动),促进学生的探索与思考。

    4.构建新型家校共育模式

    已有研究发现,父母生涯支持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生涯适应力,高水平的父母生涯支持能够极大地促进中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提高[8]。家长生涯支持可体现在心理支持与资源支持两个方面。其中,心理支持表现为适度卷入孩子的生涯发展过程,对孩子的生涯保持关注与期待,但不会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涯选择,也不会忽视孩子探索的需要;能够主动提供生涯发展的建议,主动分享相关的经验与感受;关注孩子在探索、决策过程中的心理需要并及时给予情感支持等。资源支持则表现为能够为孩子的探索和体验提供机会,包括带孩子参加生涯体验类活动(如讲座、比赛等),参观大学校园、自己未来可能的工作场所等。

    鉴于家长在学生的生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校需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生涯教育的积极性,并且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建构服务于提升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家校共育模式。比如,邀请生涯教育专家为家长进行讲座培训;以工作坊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团体辅导;由生涯导师为家长提供一对一的指导等。

    三、思考与感受

    我国已经在中学推行生涯教育多年,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生涯教育的实践者会发现,有关生涯发展的很多理论难以落地,生涯教育的有效性难以评估,生涯教育与其他教学或教育工作相对割裂,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探究。

    升学压力是影响中学生涯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升学是进入未来职业世界的一个前提,那么取得好成绩、赢得高起点就是广大学生、家长、教师的心之所向。受此影响,生涯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当作“选科工具”,而生涯规划对人生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则被忽略了,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接纳生涯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倾向于只看重最后的结果,而忽视最有价值的探索过程。另外,一些学生、家长、教师对考试分数存在片面认知,这也导致他们对生涯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此外,缺乏规范、统一、专业的生涯教材,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资及有创造力的多元学科的教师团队,学段之间缺乏有效、系统的衔接,也导致了中学生涯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未来的中学生涯教育,要重点关注模式的引领性、内容的专业性、形式的多样性、教师的参与性、学段的衔接性,真正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共性需求与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业成绩与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开放的生涯观,提高决策能力,真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参考文献

    [1][5]Savickas M 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areer construction[J].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2005(1):42-70.

    [2]Savickas M L. Career adaptability: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life-space theory[J].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3):247-259.

    [3]Hartung P J,Porfeli E J,Vondracek F W. Career adaptability in childhood[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8(1):63-74.

    [4]朱凌云.生涯適应力:青少年生涯教育与辅导的新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9):92-100.

    [6]Dweck C S.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M].Random House Digital,Inc.,2008.

    [7]谭海燕.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相关研究[J].校园心理,2017,15(5):364-365.

    [8]杨燕.父母生涯支持对青少年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广州:广州大学,2018.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