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600秒”,让指尖绽放芬芳

    杨紫英

    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头戏”,也一直是教学的“心头病”。究其原因,是动力性困难和能力性困难没有克服。怎么解决“两大”困难?

    一、提高認识

    教师首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意志,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的特性、功能和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正确的作文态度;在此基础上,用“练笔写作是常规作业”来保障每人每天10分钟的写作时间。

    二、培育热情

    1.我手写我心。“每天随笔600秒”,体现一个“随”,强调写作时的自由表达,文体不作限定,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可以任意写自己想写的东西,随性而作,率真而抒,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

    2.积极引导。怎么解决学生“无话可写”这个能力性困难?

    (1)让学生把一天中的经历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2)用报“流水账”的方式与小组同学交流。(3)以小标题的形式列出一天的经历清单。(4)回忆、比较,“想”,用着重号标出印象最深的事。(5)仔细回忆事件具体经过、场景、细节等。(6)把自己感到有印象、有意思、有意义的部分忠实地记录下来。

    通过教学引导,尤其是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想”,努力回忆场景、回忆细节,做到“有话说”“有内容写”,在丰满感受的基础上再作提升要求。

    三、不断调整

    1.练思维。写作往往要求作者能运用想象、联想、发散、聚敛等多种思维方法。写作教学应注意思维训练,加强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开掘。

    2.比创意。如联词成文,给学生“蟋蟀、幽暗、微漾、沉浸、银装”五个词语,要求运用这五个词语描绘一个片段。五个没有什么关联的词语,要组合成一篇文章,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洞察力。这种组合会因联想的方式不同而千奇百怪、色彩缤纷,也因认识程度不同而呈现出内涵上的深浅差别,体现创意。

    3.读写结合。通过阅读,以写为目标,汲取可资借鉴的写作养料。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精挑细选的文质兼美的精品,挖掘出教材中的写作因素,为必要的和可能的练笔活动提供训练点。可以课文内容为原点,迁移写作;可借助课文中的留白进行想象写作;可改变文体,进行花样写作。

    四、尊重成果

    1.人情化评价。评价大多采用书写批语或面谈交流的方式,不打分数,不定等级,多给建议,减少束缚,激励自由表达,展现一个个活泼而真实的灵魂。

    2.激励发表。公开发表是学生维持写作热情的强心剂。当学生的作文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或编入班级、学校的作文集里,或在作文竞赛中获奖,或发表在教育网站上,或登载在杂志上,他们对于写作的“心”一定会“热”起来。而这些机会,教师要尽力为学生创造。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论述写作的诀窍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这里的“多为之”即多练笔。“每天随笔600秒”,不是捷径,但确是最好的“捷径”,让指尖绽放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