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思想下对幼儿园生态教育的思考

    黄子熠

    [摘? ?要]当下,我国家长对儿童的安全问题高度紧张,儿童被“塑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活教育”思想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教育需要融入自然和社会,从本质上顺应孩子的发展天性。对此,幼儿园可以在“活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幼儿生态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活教育;幼儿园;生态教育

    当下,幼儿出现“塑料化”的现象,家长的过度关爱使一些幼儿长期脱离大自然。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正在规划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学前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秉承党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在“活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幼儿生态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活教育”思想概述

    民国时期,陶行知先生和陈鹤琴先生联合提出了“注重幼稚教育案”,把“增加幼稚儿童的身心健康、力谋幼稚儿童应该有的幸福与快乐,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改进家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总目标。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此背景下,陈鹤琴先生又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其将“活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强调了“做”,即教育不应该条条框框被束缚,学生更不能被拘束,要打破常规班级授课制,重视户外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活动化。这与我国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谋而合。

    二、我国幼儿园生态教育现状

    生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幼儿园生态教育属于生态教育中的学校教育范畴内容,是指在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灌输生态思想。这种含义上的生态教育,是指在生态活动中,认识生态,理解生态,掌握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技能,解决生态问题,感受大自然、亲近自然的过程[1]。另一方面,幼儿园的生态教育也指按生态学的教育观点,克服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等一系列的不足所产生的新型教育理念[2]。纵观我国幼儿园的生态教育,无论是开展生态活动的生态教育,还是运用生态学理念开展教育活动,都较为匮乏。导致该现状的原因大致可综述为以下几点。

    1.观念意识方面

    安全问题是学前儿童在幼儿园期间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风气下,家长更关心的是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起步奠基和学习能力培养。因此,总体而言,大部分幼儿园和家长的自然教育及生态教育观念薄弱。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的观念薄弱体现在虽然对自然教育及生态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一般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对这种教育理念的落实及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即使想要实行,幼儿园的条件也有限制,加上社会环境影响,舆论力量也让幼儿园的责任更加沉重,教师的行动“束手束脚”。家长的观念薄弱体现在对生态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浅层次的思维里对该教育方式没有过多关注和认可;在娇惯儿童的家庭环境中,害怕儿童受到任何伤害;在教育问题上,把儿童的学习和特长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些都导致了家长对生态教育的忽视,甚至认识上的偏差。

    2.政策扶持方面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待完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难以保障幼儿园生态教育的发展。例如,在韩国,有专门的《山林教育振兴法》,以韩国中央林业厅为领导推广自然教育;在日本,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对当地森林幼儿园的财政支持和资源支持。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的重要性。而我国幼儿园的生态教育活動开展多为幼儿园自主开发实行,比如在幼儿园建设上,设计生态环境的活动场地,布置生态环境的班级创设;又如在活动拓展上,联系当地公园、农场等自然场所组织活动。幼儿园自身的力量肯定是薄弱的,没有大环境的保障和支持,幼儿园无法真正深入实现生态教育。

    3.师资力量方面

    一是我国幼儿园师资结构不均衡,男教师和女教师的比例悬殊过大。男教师在体能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在幼儿园里大多担任体智能教师,在生态教育中能发挥明显的作用。二是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大多固守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对教师在生态教育这一领域的培养不足。在生态教育中,教师的理念、态度及能力都是其发展的关键,对生态教育的成效起决定性作用。而相关培训、研讨活动的缺失,将导致教师专业素养难以提高。没有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及相关条件的配备,生态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必然不完善、不具体、不切实,幼儿园的生态教育自然也无法真正得到发展。

    三、“活教育”思想下幼儿园生态教育的思考

    当前,很多家长的过度关爱使儿童逐渐脱离了大自然,他们担心儿童在大自然中受伤,但却忘了脱离大自然的儿童可能会受到另外的“伤害”,儿童的身体素质变差,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过敏;长时间宅在家中,多屏幕环境使儿童用眼过度,视力变差等。世上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安全,成人给予儿童的保护也要学会在一定程度上放手。遵循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在“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幼儿园的生态教育要让孩子感受自然、接触自然,在亲身观察和体验中认识自然,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面对我国生态教育发展不足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关键问题入手,思考如何开展幼儿园的生态教育。

    1.安全问题

    把幼儿的安全时刻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根基,幼儿园生态教育首要和重点关注的同样是安全问题。关于这一点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森林幼儿园。例如,丹麦的森林幼儿园有详尽的风险管理措施。森林存在各种风险,教师当然会给予幼儿保护,减少或避免他们受到伤害,所以进入森林的时候,教师都会携带相应的风险评估表、危险确认表、行为控制表等资料,鼓励幼儿一起参与风险辨别与风险控制,从而增强幼儿抵抗危险的能力[3]。同时在森林里,幼儿穿着适合户外活动的衣物,装备也很完善。这种安全管理办法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幼儿的安全,还能让幼儿学习并掌握安全技能,一举两得。

    2.实施途径

    生态教育是开放的、自由自在的教育,我国幼儿园可以开发多样的生态教育途径,探索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有效实施生态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是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教育息息相关,创设要与教育相适应,要渗透教育理念,这是一种直接又隐性的途径。班级的环境创设和园所户外场地是幼儿园环境的两个方面,生态教育有着显著的自然特色,创设的环境整体上也要相应地体现生态空间,并具体突显班级生态氛围。比如户外保证一定程度的绿化植物及多样生态化覆盖,提供大自然材料给幼儿动手动脑,利用环保废弃物布置教室等。

    二是课程的设置是生态教育实施的载体,各年龄阶段可以确定适合该年龄段的生态教育内容并分批进行,还可以开设以“生态”“大自然”“环境”为切入点的主题活动。不同的节日是生态教育开展活动的契机,比如劳动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利用节日氛围安排多领域活动,尤其是在健康领域、艺术领域及科学领域。还可以组织郊游、踏青等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为幼儿创造拥抱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机会。

    三是生态教育课程的创生是对教师能力的促进和提升。在课程研发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要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儿童发展特点为依据开发适合的课程。在教学结束后,教师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总结反思,逐渐形成有体系、有价值的生态教育内容。

    3.户外活动

    生态教育体现了“实践”这一关键词,生态教育的真正实施是要创设基于幼儿的实践活动,其中户外活动无疑是最具主导性的。户外不仅是一片开阔的天地,更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一种潜在的“活课程”。但我国幼儿园户外设施大体相似,大同小异,户外活动内容也相对单调、重复。此外,很多幼儿园出于安全考虑,并没有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真正落实到位,户外自由活动时间更少。

    生态教育的户外活动需要开拓丰富多样的形式,注重放手讓幼儿去体验、去尝试、去创造。充分利用幼儿园户外环境,大树、草坪、墙面,在二次搭建创作的基础上,这些都是幼儿走跑钻登、攀爬跳跃运动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为自己搭建安排活动场地,开展自主游戏,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同时,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使幼儿在活动中能亲身体会何为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形成勇敢品质。这样,幼儿就能在活动中锻炼体格,在实践中掌握各项技能。

    生态教育的模式对幼儿的智力、素质、能力、品质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顺应幼儿的自然天性,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幼儿园关于生态教育的研究是不断实践、探索、反思的深入过程。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在生态教育的思想理念下进行更全面、详尽的生态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侯波,周稽裘.生态教育视野下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06(6):33-35.

    [2]李帮琼,冯维.课堂生态观的研究进展[J].新课程研究,2007(3):2-3.

    [3]阳思思.亲自然教育实践的分析研究——以欧洲森林幼儿园为例[D].浙江:宁波大学,2018.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