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万能的上帝

    钱晓国

    “上帝说:/我正在寻找一滴雨/它刚掉进大海里。/它闪烁着,它的下垂/比任何别的雨滴都长,/它们中间就它/有能力理解/盐水中那份甜,/可它很快就会永远消失。/所以我往海里望,/往警觉起来的波浪上望,/试图至少为/把自己托给我照管的/脆弱的回忆/做点什么/但是没有用;有些事情/就连上帝也帮不了忙,/尽管他有良好的意愿/以及天空、波浪/和空气的默默干预。”(苏佩维埃尔《雨滴》,黄灿然译)

    苏佩维埃尔(1884~1960),法国现代诗人,生于乌拉圭,不到一岁他的父母就相继于法国辞世。从二岁至十岁,他跟随一位叔叔生活在南美,之后前往巴黎求学,并定居在巴黎。战时住在乌拉圭。一九四六年,诗人以乌拉圭驻巴黎大使馆荣誉文化参赞的身份重返巴黎。复杂的人生经历带给诗人以非同常人的胸怀及视野,他把自己对普遍人性和所生活的时代的关注全都投注于诗歌创作之中,他的诗歌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法国最纯粹的抒情声音”。

    《雨滴》这首诗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温暖,无论是“上帝”,还是“雨滴”“大海”“波浪”“天空”,以及“空气”,所有的意象都被诗人人格化。作为一首现代派诗歌,它并没有一般的现代派诗歌的艰深晦涩;它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就像在讲述一个童话寓言故事。童话的主角是“上帝”,以及出自上帝之口的那“一滴雨”。故事的核心事件是“一滴雨”掉进了大海,而“上帝”焦虑地寻找着这颗迷途的“雨滴”,希望能挽救它于危忘之中。人格化的意象,“上帝”不再是冷冰冰地高居于尘世之上,他以温暖的眼神关注着哪怕一颗小小的“雨滴”。这样的“上帝”形象颠覆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比任何别的雨滴都长,/它们中间就它/有能力理解那份甜”,“上帝”所关注的还不仅仅是“一滴雨”,更是每“一滴雨”,所以他才会知道“刚掉进大海里”的那“一滴雨”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能力。那颗“雨滴”的心情是急迫的,“闪烁”着的是它的渴望,“比任何别的雨滴都长”的“下垂”的姿势则更是表现出一种义无反顾式的壮烈。雨水滴落大海,也就汇入了海水之中,自我也就不复存在,这也是“理解盐水中那份甜”后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诗中的“上帝”形象陌生而亲切,抑或说因为亲切而迥异于世人心目中的上帝。这位“上帝”往海里望,往波浪上望,一连两个“望”字,活化出一位犹如母亲在焦虑地寻找失散的子女般的慈爱的“上帝”形象。

    之所以说那颗“雨滴”是义无反顾式的,随后的诗句“……把自己托给我照管的/脆弱的回忆”可见其端倪。在投奔向大海的怀抱之前,它已然知晓此行将一去不复返,于是将那点“脆弱的回忆”托给“我”也就是“上帝”照管,以消徐后顾之忧。“雨滴”对“上帝”无条件地信任,而“上帝”也果然值得“雨滴”托付它短暂的生命记忆。在托付与被托付之间,折射出理想状态下的纯美人性。而“上帝”明知“寻找”必然落空,但他仍然“试图”去“做点什么”。是的,有时候做点什么毕竟比什么都不做有益得多。此诗从首句至此,诗人以“上帝”的口吻自我诉说,也即以第一人称的“我”在集中叙事。“但是没有用”转折又生,“上帝”的“寻找”终究还是无用。诗人由叙事转向直抒胸臆,无望之感悄悄地漫延开来。连“上帝”也会有无助的时候,“有些事情/就连上帝也帮不了忙”,这样的“上帝”还是那无所不能的上帝吗?应该说,这样的“上帝”才是最真实最亲近世人的上帝。无论基督教如何宣扬“上帝”的仁慈和万能,那个“上帝”都是高蹈出尘隐蔽不见的。不管世人如何虔诚地祈祷,上帝都不曾真正地降临于世,给人以最真实最实际的安慰。但基督教义仍告诫人们必须笃信上帝,对上帝稍有不敬或略生疑心,都是对上帝的不敬。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督教的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修修补补的“圆谎”的历史。当“上帝”在黑格尔那里被提升为“绝对理念”时,信众也就注定彻底无缘与上帝“亲密接触”,于是,上帝也就拥有了在绝对的精神领域获得永生的权利。当信众哀告“万能的上帝”的时候,“上帝”总是龟缩在他那虚无的城堡里,只知道享受至高无上的尊荣。诗人拒绝这样的上帝,诗人执着关注“普遍的人性和所生活的时代”。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广,看得远。所以,苏佩维埃尔要把庸俗无能的上帝赶下神坛,自己站在上帝的高处,去俯瞰滚滚尘世和芸芸众生。诗中的人格化的“上帝”实质上就是诗人自我的化身。诗人的热忱,诗人的责任和担当,在这里表露無遗。

    “尽管他有良好的意愿/以及天空、波浪/和空气的默默干预。”“良好的意愿”,即对“雨滴”命运的关心,希望这个小小的生命能幸存于世上,免于在“大海”中消亡。这里的“上帝”虽非万能,但仍可调动“天空”“波浪”和“空气”一同“默默干预”,延缓“雨滴”向“大海”中“下垂”的态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结局却永不言弃。这样的“上帝”何其令人感动,他让世人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曙光,也让勇敢的人有了拼搏的勇气与毅力。

    细品《雨滴》一诗,字里行间弥漫着压抑沉重,犹如葡萄牙诗人、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所言“肃穆的悲伤,存在于一切伟大之中”。因为无望而压抑,因为徒然而悲伤,而这反倒愈发衬托出“上帝”以及诗人的伟大。总而言之,《雨滴》作为一首抒情诗,的确堪称为“纯粹的抒情声音”。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