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写作编写特色与教学建议

    时瑞云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18个任务群等新的理念越来越受学界关注,而实验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与现行的课程标准产生较大的脱节。为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国家教材委组织编写了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以期结束“一纲多本”的现状,在全国统一使用。与实验版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增添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选文、增设单元学习任务板块、加入了整本书阅读等等。作为五个领域之一的写作,也由原来的“表达交流”到现在的“单元学习任务”,写作板块也从独立于阅读之外到与单元主题相融合,写作内容更加广泛等等,具有鲜明的特色,极具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为切入点,解读教材中写作内容设计的特色,并从中发现问题给出教学建议。

    一、写作任务梳理

    通过认真研读语文教材(上册)中的写作任务,笔者对其进行分析,将全部的写作任务进行整理,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教材(上册)中明确要求写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写作任务高达24次,这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写作的重视。而写作任务也不再局限于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诗歌等传统范式,增添了语言札记、调查报告、人物(风物)志、文学评论、推荐书、建议书等新的类型,从而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锻炼学生写不同文体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教材要求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习作任务有6次,如探讨青春的价值、分析诗歌、探讨劳动精神、分享启示、谈谈对差序格局的理解、分享难忘的读书经历。通过口头语言的组织,加强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落实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一语文素养。

    经过梳理,笔者发现教材写作任务的设计,较为注重这三个方面:(1)加强學生间的分享交流。经计算,合作类的写作任务所占比重约33%,这说明新教材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的意识和善于分享的行为。“写作是指用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书面形式。”可见,写作从构思到起草,都是孤立的个体的行为,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起草完成之后,把自己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则能带来不同个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在交流中吸取别人思想的精华,不断进行反思,从而完善作品。这是自己与他人对话过程,但在教学中却常常被忽略。(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在写作任务中点评类约占比16%,有对人物的评论、对诗歌的评论、对抒情散文的评论等等,都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3)保留学生一手的写作资料。如收录全班同学的作品编成诗集、散文集和成语档案袋等,既为学生留下了一份青春的纪念,又为写作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推动写作领域的发展。

    二、写作设计的特色

    1.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教师常常强调“听说读写”,而“写”本身就是言语实践活动,写作的过程是训练思维的过程,其中必然会有对语言的加工和锤炼,对素材的筛选和对行文思路的组织等,从而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到发展。语文教材中,写作任务中有对抽象思维的训练,如归纳《乡土中国》各个章节的主旨,撰写内容摘要等等;也有从写人、叙事到文学短评、新闻评论等,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式的结构安排,体现了编写者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构成的一部分。”教材在写作任务中,有关于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和建议书、有关于“劳动精神”的专题讨论,有关于古诗词的文学评论等等,写作任务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怀。当然在写作任务中,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这四个方面,可能是同时进行或是分阶段体现,绝不是割裂的。

    2.与单元主题相契合

    通过梳理,根据编写者是否有明确的字数要求或文体限制等,结合单元的主题,将每个单元中相对完整的写作任务予以呈现,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来看,每个单元的主题都清晰、明了,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之下,写作任务也有条不紊地开展。写作任务与单元主题相契合,有两点好处:(1)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知识和技巧。每个单元主题之下,都有与之相配的选文,教师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带领学生学习经典名篇中的表达技巧,如《哦,香雪》中的细节描写、《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的行文思路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从而为写作积累方法。(2)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写作任务中也有围绕课文进行设计的,如围绕第一单元所学诗歌的意象写一篇语言札记、以第三单元所学古诗词为基点写一篇文学短评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能够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等,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3.搭建写作支架

    有研究者将写作教学支架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活动这六种类型,而在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搭建的写作支架有以下几种:(1)问题支架,在要求学生写一则语言札记前,有这样的问题引导,如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激发了你怎样的情思?如何通过意象来欣赏诗歌?这些问题层层递进,从简单到复杂,从找寻答案到抒写自己的思考,思维活动一步一步深入,从而引导学生接近目标,完成写作任务。(2)建议支架,如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草拟优秀新闻标准;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方面入手,写一份调查报告等等。这些建议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拓宽了学生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路。(3)图表支架,如访谈记录表、历史建筑登记表、调查报告结构表等。这些写作活动在以往的教材中没有呈现,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做。而通过图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访谈需要做哪些准备,在了解古建筑时需要记录哪些信息,了解调查报告的框架等等,减少写作过程前的慌乱和畏难情绪,增强写作过程的条理性,从而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另外需注意的是,每个单元学习任务的最后对不同文体也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如学写诗歌、写人要关注实例和细节、学写文学短评等等,要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写作。

    4.具有跨媒介性

    跨媒介是语文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词,“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跨”是动词,“媒介”是名词,二者组合构成了动宾短语,强调的是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纸质版来呈现文本的传统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在部编本高中教材中,写作任务也具有跨媒介的取向,如以“家乡文化生活现状”为题,可以写调查报告或制作成演示文稿;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可以写一个报告或制作手抄报、设计网页等;选取《赤壁赋》中情景交融的片段,拟写视频拍摄脚本,并挑选合适的场景和音乐,制作一个小视频。这三次写作任务,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如增添了制作演示文稿、设计网页和制作小视频三种新类型。将不同的媒介引用过来,落实到写作中,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视,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信息技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写作教学的建议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编排,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针对教师“怎么教”的问题,笔者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展开思考,给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1)树立整体意识,规划写作任务

    在写作任务布置过程中,大多数语文教师较为随意,随意的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往往效果不佳。教师要认真研读新教材,对整本书中写作的类型、任务的大小、难度系数等基本情况有大致了解。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学写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语言札记、调查报告、文学评论等可以和别的文体交叉进行、统一规划,既能培养多方面的写作能力,又能巩固原来的知识。从而避免写作的盲目性,让学生按时按质的完成写作任务。教师还要考虑班级的学情,布置的任务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写作任务过重、过难,给学生造成压力。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读促写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在阅读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习提示,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如在教《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地坛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细致分析文章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母亲给“我”带来的生存感悟等等。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解读,无形之中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从而思考生命的价值。学生获得了启发,必然千言万语在心中,教师要能抓住写作的机会,进行课堂小练笔(字数不限),抒发心中所思所想即可。

    (3)一课一得,针对训练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作文讲评课上有目的进行训练。如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时,可以结合作文主题,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堂上分享最喜欢的一个,在分享的过程中自己巩固了记忆,其他学生也能积累知识;用“头脑风暴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扩大学生的语言库存;用词汇重组法,让学生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等。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4)制定評价量表,进行多元评价

    对于同一个类型的写作任务,其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可以写一个调查报告、制作手抄报、设计网页等等,呈现方式的不同,要求教师制定多元的评价标准。而对于不同的类型的写作任务其训练点也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制作具体的评价量表,这样学生才能清楚自己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用“主题不明确”等概括性的话来搪塞。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现在的写作现状是谈“文”色变,一说写作文,学生就非常惶恐。教师可以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入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表达交流。如第一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写一首关于青春的诗歌,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对“青春”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的想法,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符合时代特点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讨论和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统编高中语文的写作中有较多的合作任务,如调查报告、新闻评选标准、推荐书等等,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的原则,依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组,队员之间取长补短,才能发挥集体的最大效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避免有人偷懒、把任务落到一个人身上的情况。

    (3)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

    教材的写作任务中,有较多新的类型,如人物(风物)志、调查报告等,这些写作任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而且还要有自己的看法,在进行工作量大且过程复杂的写作任务时,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可以让学生分阶段进行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不断改进和调整计划,对表现优秀的予以表扬,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形成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动态监控。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出版,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一次新的历练。教师要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将新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相信写作教学一定能革旧迎新,不断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

    [作者通联:阜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