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的困境、契机与应对

    徐胜阳

    [摘? ?要]全媒体时代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如主体多元、传播便捷、内容丰富,但也表现出责任意识淡化、信息管控困难、真实性易遮蔽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现实困境。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对话性德育模式、实施整全德育、养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等德育策略,抓住时代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全媒体;学校德育;批判性思维;整全德育

    所谓“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1]。2019年1月25日,全媒体的概念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被再次强调和诠释。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全媒体引爆了上至德育理念、德育目的,下到德育手段、德育活动的深刻变革。研究者有必要基于全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考察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契机,提出化解学校德育危机的构想。

    一、全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

    人类社会最根本的要素之一是信息。正如德国文化哲学代表卡西尔所言,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构成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传播媒介会影响和改变信息的存在与传递方式,进而影响人类交流与存在的方式。

    1.主体多元,但责任意识淡化

    全媒体时代,创造信息、发布信息的主体是多元的,甚至是全员的。一是通讯设备的普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高达98.6%[2]。二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的广泛应用。2018年,微信每個月有10.82亿用户保持活跃,每天有450亿次信息发送出去,每天有4.1亿音视频呼叫成功[3]。在信息发布基础和平台的双重建设和簇拥下,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发布的主角,即“人人都有麦克风”。

    然而,全媒体时代的虚拟性较之以往更为凸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被手机、电脑以及社交媒体“中介”了,沟通方式从“人—人”走向“人—媒介—人”。中介式沟通无疑为个体免责大开方便之门。微信团队发布的《2018微信谣言治理报告》显示,微信辟谣中心全年科普4.9亿次(日均140万次),覆盖用户1.4亿人次;辟谣信息全平台累计传播量超4500万[4]。如此庞大的数据,展现出个体责任意识淡化带来的弊端:每个人的“麦克风”都可能变成潘多拉的“小魔盒”,使真诚、可信的信息交流沦为异化、虚假的信息“瘟疫”。

    2.传播便捷,但信息管控困难

    全媒体最突出的标志之一是将信息传播的各种媒体统合起来,使信息得以借助各种渠道传播出去,打破了以往各种媒体之间隔离的局面。加拿大媒介传播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当社会集体开发出一种新媒介时,就赋予了这种媒介表达信息的权利。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出现的全媒体,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实现了即时性、覆盖性、多元性。同时,信息管控任务也变得更为艰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发布后管控的被动性。信息发布者可以通过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以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形式快速发布信息,而信息管控者面对海量信息,在技术监测、反馈机制、应急方案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常处于被动反应状态。二是大众舆情与政府公信力之间的博弈。根据美籍社会学家、传播学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的观点,社会群体有属于该群体的立场和价值诉求,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突发事件具有大致相同的反应,群体反应越广泛、越激烈,大众舆情的力量就越强大。而政府公信力会受到廉洁性、公开性与透明性、执政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当政府公信力较低时,大众舆情更容易受个体或小群体的影响或引导。我国政府通过反腐倡廉、精准扶贫等措施不断增强了公信力。

    3.内容丰富,但真实性易被遮蔽

    全媒体时代信息内容丰富,表现为涉及领域众多、文化层次多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者通过客户端可以看到教育、社会、文化、科技、法治等各个领域的信息或资讯,但内容的真实性也容易被情绪化或虚假化所遮蔽。情绪化是指信息发布者由于立场、态度、道德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理性描述和报道事件本身,从而诱导大众走向其预设方向。研究大众心理学的古斯塔夫·勒庞就对群众的理性报以悲观的态度,他认为群众表现出来的感情是极为简单而夸张的,群体感情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变得狂暴狰狞[5]。全媒体的虚拟性会更加助长群体的无责任感,导致更严重的情绪化。虚假化指信息发布者受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而伪造信息。与情绪化不同,虚假化信息发布者可能出于无知、利益或猎奇心理等而制造假新闻、谣言或迷信。情绪化与虚假化也并非截然分开,有些事件会兼有两种情况。

    二、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契机

    学校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在全媒体大潮席卷而来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辩证的角度讲,挑战亦可成为促使学校德育在模式、途径、方法等层面实现转型的契机。

    1.学生自主性增强,从依附性德育转向对话性德育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前喻文化”,即长辈向晚辈学习的文化,很适合当前的学校文化。学生群体对新事物的掌握能力非常突出,他们能够熟练地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在媒体上表达观点的自主性增强。这对传统的依附性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依附性德育模式的消解意味着教师中心的德育观、知识中心的学习观、专制与服从的师生关系被瓦解,为建立对话性德育模式提供了可能。首先,全媒体时代更加开放、自由的平台,为学生表达自我、增进理解、建言社会、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提供了机会和场域。其次,学生主体性的提高促使教师必须改变德育模式,以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调整教学。如教师利用全媒体收集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信息,了解他们的兴趣、追求、观念,改变德育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表达技巧等,以提升德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2.信息媒介翻新,从单维德育转向整全德育

    传统德育途径强调纸质课本的权威性、核心性,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引导性,德育途径以班级授课为主。而全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翻新,使德育内容可以超越书本、教师、课堂,借助网络、手机,以新闻、广告等更多形式进入学生的生活,这样便取代了单维的德育途径。

    全媒体有力地增强了德育的影响力和受众的接受度,为实现整全德育提供了可能。整全德育指涵盖学校、家庭、社会多种主体,利用网络平台、线下互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成长的各个时空都接受正面影响的道德教育。它可以实现全员、全息、全程、全效,使德育理念、方式、效果发生深刻变革。全媒体不是各种媒介的简单组合,因此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新式的、创造性的。由于全媒体不仅以文字形式,还以图像、声音、广告等形式传达信息,因此更加生动形象,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认可。

    3.媒体诱导性强,从正向德育转向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由全媒体的特征可知,部分媒体内容存在情绪化和虚假化,具有很强的诱导性,如泛娱乐化、拜金主义、盲目追星、一夜成名等错误价值观。为此,2018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媒体在理念、内容、体裁、题材、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涂尔干认为,教育就是青年一代在某个方面的系统社会化过程[6]。也有学者认为,教育是为了克服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7]。这两种观点都强调了个体发展应与社会发展一致。因此学校德育的作用应在于促进学生与社会主流道德相符合。

    但全媒体时代更加开放、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也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式。一是可以提供日日新、时时新的德育内容,弥补传统教材更新缓慢、内容相对陈旧的弊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可以将社会问题、道德案例、网络热点等转化为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责任意识,使学生能够辨别善恶、真假、美丑。

    三、学校德育的因应对策

    造成学校德育难以对抗新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因此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建立合情合理合时的德育机制。

    1.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教育者首先应明确何谓批判性思维。根据摩尔、帕克的观点,批判性思维是对我们形成意见、做出判断、做出决定、形成结论时的理性评估[8]。这种思维可以使我们更加明智地生活。批判性思维养成的前提是质疑精神。有学者提出了两种质疑思路,即深化性质疑和否定性质疑,前者指透过现象看本质,后者指提出相反命题[9]。它们都体现了质疑精神的实质:一是朝向过去的怀疑,发现问题根源;二是朝向未来的创新,探索新认识。质疑精神是批判性思维的开端,能够让人保持警惕,避免盲目从众,解蔽媒体传达的“事实”。学校可以借助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社会热点反映了突出的社会问题,是当前社会矛盾的一种激烈表现。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德育,有利于德育生活化和德育社会化发展,是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层面的重要变革。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中国传统倾向于自身体悟、省察反思的方法,而西方传统倾向于思维能力和技能的教授[10]。由此,教育者可结合两者的优势,以思维训练(逻辑论证的训练)与自身体悟(反思)两种方式,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2.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对话性德育模式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他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11]”全媒体时代学生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增強,在信息发布和传播上都体现出很强的能动性。学校德育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构建对话性德育模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观点,甚至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的观点,发挥自主性,成为课堂的主人。

    语言是学校德育最主要的实践手段。语言的重要性在于,人是关系性的存在,并依靠语言达到关系的建立,即语言是人自身存在的基础和确证。如马克思所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2]”鉴于此,学校德育应以对话式展开,充分表现以人为本的学生关怀,通过语言引导、平等交流,实现德育目标。

    3.发挥全媒体格局的优势,实施整全德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也提出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可见,实施整全德育是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全媒体传播格局具有跨时空、交互性、灵活性、全面性等特征,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育人优势。具体而言,全媒体传播格局为学校德育提供了育人平台和实践框架。学校可以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学习系统、手机应用等,建立德育沟通平台、教学平台、追踪平台、共享平台(面向社会),将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社会。学校带动家庭、社会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并以家庭和社会环境巩固学校德育成效。在实践框架上,学校可以借助全媒体的优势,从参与主体、时空条件、传播方式、德育内容、实施效果、反馈机制方面,建立全媒体传播格局下的德育框架。

    基于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平台和框架,为实施整全德育提供了条件。整全德育在主体上超越了家、校、社会的划分,立足于学生的关系性存在;在途径上不只有线下互动,还可融合线上互动;在成效上不再单纯指向当下社会的德育养成,还树立了德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德育的理念。全社会各组织及成员都将在整全德育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J].科技传播,2010(4):81-87.

    [2]李政葳.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N].光明日报,2019-03-01.

    [3]腾讯科技.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80后最爱呲牙笑,70后最爱捂嘴笑[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2176993955432288& wfr=spider&for=pc.

    [4]腾讯科技.2018微信谣言治理报告:辟谣中心全年科普4.9亿次[EB/OL].https://tech.qq.com/a/20180302/033437.htm.

    [5][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4.

    [6][法]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70.

    [7]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4.

    [8][美]摩尔,帕克.批判性思维[M].朱素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

    [9]黄甫全.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19-124,151.

    [10]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8):65-69.

    [1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545.

    [1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