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双元制”教育思想

    周波

    互联网时代拓展了传统的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参与者、教学任务和教学结果,为“双元制”教育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的基础是实践,关键是体验,核心是要从体验中让学生形成新思维。为此,学校应深刻理解新时代“双元制”教育思想的内涵,在教学模式上与时俱进,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教学达到新的发展高度。

    一、“双元制”教育思想的前期总结

    我国的教育学科体系完整、学科思想严谨、学科教学扎实,学科评价也比较统一,由此也容易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技能、能力方面都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更难以为社会作出真正的贡献。传统的教育改革是在教育内部进行的,是教育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的定位是为学生获得学历服务,这就造成了两个不可避免的矛盾:教育和国家发展、经济发展之间的脱节;就业和追求学历之间的冲突。

    “双元制”教育模式脱胎于德国的职业教育,同时又具有广泛的普适价值。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引进、借鉴、研究“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21世纪初,又开始研究基于“双元制”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双元制”教育模式可以理解为时间、地点、人物、任务、结果的变革,其教育思想可从以下“四个统一”来理解:在教学模式上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和谐统一;在课程模式上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和谐统一;在管理模式上是理论规划和实践管理的和谐统一;在办学模式上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概括地讲,“双元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

    二、对“双元制”教育思想的新思考

    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应基于互联网重新认识“双元制”教育模式,丰富其内涵。为此要打开三个思路。

    一是要突破职业教育模式,深化从模式到理念的发展与认识。这一点在笔者早期主持的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普教、职教和谐发展的研究”中已有关键性的思考,并在相关学校开展了实践,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要突破传统思维,形成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概念。这一点在笔者早期的研究,特别是在上海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优化多种教学媒体 组合教学设计》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双元制模式下中职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研究”中都已有所体现,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的关键是“弥补教学环节的不足,使信息化从教学辅助变为教学的组成部分”。

    三是对模式内涵(即时间、地点、人物、任务、结果)要有新的思考。这一点是对前两点认识思路的补充,即“双元制”教育思想的内涵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关键。

    三、“双元制”教育思想的新内涵

    “双元制”教育思想的新内涵主要涉及操作层面(或称为模式)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聚焦于核心素养如何从原本被普遍看重的技术、能力层面上升到思维层面,即“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的基础是实践,关键是体验,核心是要从体验中让学生形成“新思维”。

    1.教学时间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时间已经被悄然打破,学习时间拓展到任何可能出现问题的时段。一旦发现问题即是学习的开始,一旦问题解决即是阶段性学习的终止。随着问题的不断涌现和解决,不同的学习内容交叉出现又交叉终止。互联网时代使人随时可能进入学习状态,为个体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2.教学空间

    互联网时代的课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学习者不仅可以在网上学习,在虚拟世界里面学习,也不时地被“邀请”进入真正的实践空间。从理论上讲,任何空间都有可能成为学习的地方。“双元制”教育原本已經将学习空间拓展到了企业(即实践空间),而互联网又进一步大大拓展了这一空间,特别是网上虚拟空间。但必须注意的是,实体空间对学习者依然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3.教学参与者

    互联网时代的“双元制”教育将教师定义为“课堂教师”“企业师傅”或者“学习伴侣”是不够的,网络空间中还有大量虚拟教师。真实世界的教师成为学习的陪伴者和组织者,他们要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并更多地采用“双元制”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真实世界的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技能指导的方式,合理使用互联网,激发学生探索、辨析、沟通、交流。

    4.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变革引起的社会变革,互联网时代需要培养学生新思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这种思维就是“双元制”教育理念中提出的“能力-创新”的“双元一体”的意识。在笔者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中认为:最核心的素养是“创新思维-实践意识”,这是“双元一体”的,属于精神范畴。“创新思维-实践意识”从本质上已经渗入到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沟通素养、合作素养的各个环节。

    5.教学结果

    在互联网时代,教学不应只是传授知识、技能,更要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就是要培养学习者能够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的“双元制”教育思想,立足于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即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教育不能追求“功利”,但教育必然要追求“利”。这个“利”是指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教育必须为学生立足社会(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服务社会(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引领社会(学会思考,学会竞争)奠定科学、人文和艺术的基础。

    四、智能化时代

    “双元制”教育思想发展的新空间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为“双元制”教育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在坚持“双元制”教育思想的“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要坚持前文所述的“四个统一”,在模式上理顺时间、地点、人物、任务、结果五者之间的关系,并与时俱进,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达到新的发展高度。目前发展的难度主要在于如何认识智能化。智能化既是教学的技术,也是教学的内容。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