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写时评促进精神发育成长

    江富军

    学习写作与所有教育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学生成长。成长分为身体、技能与精神三方面。从语言是交际工具的角度看,写作是一种表达手段,是与人沟通用的,写文章时往往有假想的读者,包括假想敌,写好论述文说服读者,写好诗歌散文小说感染读者,写好说明文让读者明白说明对象,这些都是技能的掌握。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那么,写作是用语言让自己的思想感情明确的过程,读写一体,阅读与写作一样,都是靠语言支撑,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形成自我,创化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组建自己的精神体系。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精神发育史,而写作史(表达史)其实更是精神发育成长史。因而,学习写作既是技能掌握,又是精神成长,二者密不可分。

    文章合为时而著,时评是与生活最切近的写作文体之一,实践性较强。时评写作,是写作中的轻骑兵,是学生打开这个世界的窗口,它更是精神发育成长最基本又最有效的途径。

    一、新闻兴趣是基础

    时评就是对新闻或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篇幅短小,道理切近。对新闻感兴趣是时评写作的主要动力。相比文学阅读、科技阅读、历史阅读、哲学阅读等等,新闻阅读是源头阅读、基础阅读。

    信息接收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刺激自己,另一个是关心他人。一个婴儿关心不了他人,床是他的全部,谁当市长他不关心,他只关心能刺激到他的食物与玩具。当他有了行动力的时候,就会关心房间,院子,街道,一切与他有关的无关的,只要他目力所及,都充满了好奇、探索。直到用语言交流来接收复杂信息,此时他的人际感受力与自然感受力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他有了推己及人的同情心,能将新闻(信息)刺激与关心他人之间协调平衡,这种新闻兴趣是健康成长的标志。新闻是公共性的,换句话说,一个少年人长期不关注新闻,就是没有公共性的视角,对他人不关心,缺少基本的文化能力,说白了,就是精神没发育成长。有人称时评为“个人化的公共写作”,确实有理。也有人说不关心政治(新闻)的人,你很难相信他的人品。这话有些极端,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新闻是现实世界的最初反映,新闻通向历史。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可以说是新闻激活了历史,在现实的疑惑处,历史开始了它的脚步,在现实的迷茫处,哲学与宗教开启了,文学开启了。

    中学生认识现实世界,除了实际生活中的自然观察、人际关系观察外,更多信息是从媒体上得到的,从同学朋友口中传来的。有人说新闻传播的过程是“增值”的,就是传播者会加上自己的看法,看法至少是具有倾向性的。从美感上讲,这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意志活动,知情意合成美的价值。传播本身就是新闻的“价值认可”,传播的兴趣多多少少是“增值”的乐趣,从这个角度上讲,人人都是时评家。有人说评论是新闻的衍生物,是新闻的拓展,其实,这种拓展本身何尝不是新闻的一部分?当然,添油加醋的“增值”是不可取的,求真是新闻的重要原则,这是反“增值”的。但表达观点倾向,广泛联系其它新闻、观点,形成對世界的或大或小的体系性的看法,这种“增值”恰恰是新闻兴趣对精神发育成长的价值。

    二、中学生写时评是“入世”之道

    写作是语言技能与思想情感的融合。既然要表达观点,观点之间必有同异,会有碰撞。中学生观点碰撞促发他们更关心他人,确立建设美好社会的目标,在讨论中明确化,并与自身的价值联系起来,这是理想、志向的开始。在不断的新闻阅读加上文学阅读、哲学阅读、历史阅读中,悄悄地,一种人生模型、社会模型、科学模型在学生头脑中盘旋,慢慢地,不断地在自己的内心肯定、否定、再否定,不断扬弃、修正,而在新闻阅读中观察世界,不断求真。这可以视为逆反,但恰恰是正道,这种新闻接受脱离了坊间传闻模式,进入反思阶段,结合一个美好社会模式的构想,那构想是老师说的,名人描述的,是自己在反复观察与阅读中形成的,以此对现实社会的美丑作出判断。判断力,批判性思维由此而生,这不是简单的否定肯定,而是切合实际的分析推理。当他们把自己的未来投射到这样的想象中,激情澎湃,这种情操体验、高峰体验是最好的自我教育。所以说,时评人的情怀中一定有一个美好世界在呼唤。

    中学生关注现实,热情地生活,将来才能充分入世。今年浙江的高考题实质上还是时评,是要求学生关注这个时代。而我们的现实不容乐观。我们的校门是“关着”的,学时紧,网络不得上,手机不准带,订阅报纸也可能堆着,这种现象不少。目前,国家处于转型期,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新闻热点迭起。我们有些学校却为高考切断外界联系,让热情的青年坐于书斋中,一心只读圣贤书?好像忘了圣贤也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更有意思的是,语文课上有的是高蹈出世的暗示,让中学生没认识世界就把“浊世”贬弃。出世有时是一种成人的“口头禅”,却会误导未入世的中学生,而他们最需要的是入世态度,他们的职业生涯也需要入世心态才能积极地规划。理想、志向落实到职业规划中,才会指导自己的中学学习与精神成长。有的学生把入世心态理解为低俗,这会加剧他们的迷茫,至少,要用求真的时评写作进行积极的自我引导。时评家、《中国青年报》编辑曹林《时评中国2》的副标题是“用静能量对抗狂热”,这正是时评的一种作用体现。时评是理性地坚守,它不是冷嘲热讽,它指向一种积极的建构,是敢言与善言的结合,在褒贬的同时用乐观的态度来描摹希望,这才是真正的入世,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写时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如前所述,时评能培养一个人的判断力、批判性思维,但批判性思维不能误解为简单的否定,它强调所有的结论都要经过自己的脑子,仿佛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在我国,时评是晚清时期产生的,伴随着报纸盛行起来的。梁启超、邵飘萍、邹韬奋,还有茅盾、胡适、夏衍等,都写有大量的时评,他们在各自的学术、文化、政治领域,坚持独立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五年间(2003—2007),以笔名“哲欣”为《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撰写了232篇短评,可见,写时评是很多人的思想、工作需要。

    时评是一种公民表达,用时评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如今,大量报纸都开辟了时评栏目,时评呈“井喷”之势,说明公民意识增强。目前我们的教学中存在太多以标准答案为准的定势思维,限制了思维的高度、角度,带来信息接受能力局限,而多写时评能有效克服之。站得高,看得远,时评让人观察整个时代,与时代的脉博一起跳动。龙应台说:“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滚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跑向哪里。”时评就让学生伸出脖子看看,成为时代的瞭望者。

    时评接通的是社会思潮,为中学生将来在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作好知识准备。比如中东时势的新闻指向宗教学、社会学;近阶段对民营企业的态度,表现出公有私有方面的焦虑,指向政治经济学等等。有人把中美大学进行比较,大一大二时考试成绩我们不亚于他们,而到大三大四写论文时,在确定选题、搜集资料时,在组织研讨、切磋问题时,我们不如他们,这与中学时养成的思维习惯有很大关系,而在今后的工作、研究过程中,有没有创造性将取决于能不能独立思考。只有那些站得高的人,才能坚持长久地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不会被眼前的热闹迷惑。时评,是“理论登山”的基础。经常接触《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被《冰点》《教育评论》等栏目吸引的中学生,不仅议论文写得好,而且给人一种指点江山的真成熟。他们少有小我的烦恼,他们精神抖擞,把自己融入大潮流中,做不了弄潮人也要游泳,做不了领路人也要参与。相比之下,那些站在岸边的出世者,那些心理恹恹然者,其价值何在。

    四、写时评是最好的语境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说:语言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时评写作是语言实践的最好途径。

    写时评是对时代、社会保持敏感,是内心处于开放与交流的状态。索绪尔说:“在任何时候,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的特性之一。”时评写作对语言的社会性质作充分的发挥。时评语言是有温度的语言。

    写作是艺术。但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以及相应的语文教学中,把艺术知识化、功利化,写作太讲究技巧而忽略情景。美学讲究知情意,本来偏重美育的语文课,被知识塞入的填鸭式搞得情意颓然,写作成为学生的负担,有些甚至离开求真,言不由衷地滔滔不绝,这对精神成长是不利的,也是语言脱离语境的后果。这样的作文只是语言重复,加上中学生追求语言华丽、夸张,失去了生活语境的根,因此这种表面绚烂的言语,恰恰是冷冰冰的表达。脱离语言實践,容易进入语言游戏。

    索绪尔曾借别人的话发问:语言的生命条件究竟是什么?我们用中国的话回答:知行合一。时评让写作投入生活,让问题激发热情,在语境中激活语言。好时评中,没有多少“美得发紫”的语句,却是“每个句子都在跳舞”,每个词语都有他的活力。好时评缘事而发,迅速及时,不避开热点,又不沉溺于热点,有敢言善言的求真态度,贴近受众的平等姿态。有时叙议结合,有时带有专业化的表达而深入浅出。如语言学家韩礼德说的:“语言中的‘创造性在于说话者创造新的意义的能力:实现语言将其资源向新的情境语境无限扩展的潜能。”

    只有让语言找到语境,才会有“深情”的表达。为了写好时评,写好中学作文,建议中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料体系。经常读报纸,浏览各大网站上的新闻,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存入自己的硬盘中或网络上,建立资料库。每个周末整理一次,将自己的热情融入其中,一则则材料就会成为鲜活的写作素材。一个个文件夹在整理过程中,就变成一个个主题,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问题体系。长期关注这些选题,在现实语境中不断摘抄,写点感悟,“养大”这些问题。这些知识就带着自己的生活,构成自己的写作语境。如此写作,有感而发,有料可叙,避免了无病呻吟现象,写作才会真情流露。这个个人资料库,不仅滋养了时评等写作材料,更是自己的知识美点,让自己的精神境界发育成长。

    [作者通联:浙江温岭市新河中学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