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 巧妙导入

    沈月兰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燃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时候,怎样抓好课堂的导入环节,引领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呢?

    一、孕“情”,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堂是学生的,教师很快地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尤为重要。例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燕子》的导入。

    师:如果你的名字中有“燕”字,请你站起来。请不要紧张。我想问问你们,是谁给你们起的名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陈燕:是我爸爸给我起的名字。我是春天生的,正好是燕子从南方飞来的时候。

    师:(面对男生)你呢?(男生的回答也与春天有关)

    师:你们的名字多么富有诗意!燕子是很有灵性、很讨人喜爱的鸟儿。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自来自去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都写了燕子。我们班名字中带“燕”的同学不也像燕子那样伶俐、轻盈、活泼吗?那么,现代大作家郑振铎笔下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

    于老师的导入,亲切、自然,拉近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距离,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设“疑”,为有源头疑点生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质疑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引导学生发现智慧的“引线”。例如,苏教版二年级《梅兰芳学艺》的导入。

    师:(出示梅兰芳剧照)小朋友们,这是谁?通过预习,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了。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他的名字。“梅”是木字旁,表示它是一种植物,在这儿表示一个姓氏。“兰”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生字,相信你能记住它。“芳”本来表示花草的香味,上面是草字头,下面就是“方”字。谁来读读这个名字?

    师:(出示梅兰芳生活照)这是谁?(学生有的说梅兰芳,有的说不是梅兰芳)

    师:为什么你觉得他不是梅兰芳呢?

    生:第一张照片看上去是女的,而第二张是男的。

    师:对啊,两张照片完全不一样!你为什么觉得他又是一个人呢?

    生:因为这是书上的插图,我觉得是同一个人。

    师:你预习的时候除了预习课文,还关注了插图,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小朋友们,要解开心中的疑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生:梅蘭芳学的是什么艺?

    生:梅兰芳学成功了吗?

    生:梅兰芳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梅兰芳是位男性,学生如果不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角色,就以为梅兰芳是位女性。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矛盾点启发学生思考、质疑,很快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也为感知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品质做好铺垫。

    三、激“趣”,智作舟来趣为帆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活跃了,课堂就活跃了,活跃的课堂更能让学生喜欢,也能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学习中。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的导入。

    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没有脚,没有手,松土数它最拿手。是什么?

    生:蚯蚓。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一下就猜对了。我们再来猜一个:有只小娃娃,穿着花衣裳,飞在花丛中。

    …………

    师:动物王国要开展示会,想不想去看看?让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吧!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喜欢接触有趣的东西,不能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事物。教师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堂,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好奇,成功激活了课堂气氛,并在猜谜中为学生指明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要因课而异,恰当选择,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启学生的“悦读”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