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与贡献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高等院校和中小学两个维度,对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发展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对中国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的贡献。提出为使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发展,需冷静客观基于不足,各方联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奥林匹克教育治理体系,切实实现中国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奥林匹克教育;中国;发展;贡献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6-0037-05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认为:“我们文明的未来不取决于政治或经济基础,而完全取决于既定的教育方向。”教育是以顾拜旦为代表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发起这场宏大国际社会运动的初衷。诞生于1894年6月23日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百余年的历练和发展,初心未改,一直秉持着“通过与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相一致的竞技运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社会作出贡献”的宗旨 。

    早在20世纪初,伴随着现代体育在中国的兴起,中国就开始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些活动,但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各项活动却是到了1979年回归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后。

    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伴随中国申奥和办奥前行的。1991年北京第一次申办2000年奥运会没有成功,但却触发了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在高校的正式开启。1999年北京第二次申奥并于2001年获得成功,成为促使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的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第一次在中国开启。2010年2月10日,中国南京获得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促使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得以传承与发展。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2022冬奥会的成功,又使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的奥林匹克教育掀起了一个新的热潮。30年来,中国的奥林匹克教育走过了怎样的历程?给中国教育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还存在哪些困境?未来如何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尝试进行全面的探究。

    一、中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与贡献

    在1991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的背景下,为了响应国际奥委会关于在各成员国高等院校开设“奥林匹克运动”课程的建议,北京体育大学任海教授于1993年领衔编写了第一本面向大学生的《奥林匹克运动》教材,开启了中国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序幕。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该书作序指出:“当我获悉中国的体育学院决定将‘奥林匹克主义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感到十分高兴……我要赞扬这一创举,它将有助于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对‘奥林匹克运动也是一个促进。”这既是我国首部用于高等体育教育的奥林匹克运动教材,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本面向大学生的教材,当时英文版这样的教材还未面世”(Susan Brownell)。2005年8月,该教材第二版正式出版,2012年9月第20次印刷。

    (一)奥林匹克教育教学的发展

    1994年,北京体育大学率先在中国开设“奥林匹克运动”课程,形成了以任海教授、孙葆丽教授等为主的教学研究团队。

    1996年,首都体育学院裴东光教授应用任海教授的这本教材,开设了“奥林匹克运动”课程。2005年,裴教授在全国探索开设了“奥林匹克运动”双语课程,并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奥林匹克运动》双语教材,采用主题化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目前该校已形成了以裴东光教授、董杰教授和茹秀英教授等为主的奧林匹克教育教学研究团队。

    从2002年开始,北京大学董进霞教授开始在北京大学开设“奥林匹克文化”通识课。实现了该课程首次在中国综合类大学的开设。2008年,董教授与英国J.A.曼根教授出版了《奥林匹克文化概论》(双语教材)。目前,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等部分院校分别开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专门课程。

    除了专门开设“奥林匹克运动”课程外,奥林匹克运动内容不断融入体育院系开课率最高的“体育概论”的课程中。从1999年到2018年20年间出版的18本“体育概论”教材中,8本教材已包含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表1)。由此可见,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教学还有待于实现进一步的普及和强化。

    

    (二)奥林匹克科学研究的发展

    中国高校奥林匹克研究与教育相伴而行。1994年,北京体育大学率先在中国建立了首家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在1999年申办2008奥运会背景下,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人文奥运研究中心。2007年,首都体育学院成立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并于2008年创建了中国首家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在筹办南京2014年青奥会的背景下,2014年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成立了奥林匹克研究中心。

    2015年在北京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后,北京体育大学将1994年成立的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升级为奥林匹克研究高等研究院。首都体育学院接受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政府任务,筹建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旨在留下北京2022冬奥会独特的教育遗产。此外,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更新改建,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奥林匹克教育主题博物馆。

    30年来,整体而言,中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是以北京体育大学为引领,任海教授发挥了领军作用,不但确立了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理论框架,还培养了中国奥林匹克研究科研人员,研究领域包括奥林匹克史、奥林匹克营销、奥林匹克组织、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视觉形象、奥林匹克教育、奥林匹克与中国等诸多领域。目前这些科研人员在中国各个高校中发挥着传承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国内研究奥运的学者专家,跟风求热的居多,始终如一进行奥林匹克学术研究的却为数较少。

    (三)中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贡献

    历经30年的发展,中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教学丰富了体育院校的课程建设,促进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奥林匹克研究拓展了中国体育学的学科体系和中国学术研究的国际地位,目前中国有4所奥林匹克研究机构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居亚洲之首,世界范围内有45所。更为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研究促进了中国体育学术成果的国际化和研究学者的国际化。任海教授成为国际体育史学和奥林匹克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裴东光教授因在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以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名字命名的“维凯拉斯奖”,他是获此殊荣的亚洲第一人。这些成绩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体育学术界的话语地位。

    二、中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与贡献

    中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启是在2001年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后。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至2008年9月奥运会结束,北京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历经7年,不但创造了百年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教育运动,而且还推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东方特色和发展中国家模式的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

    (一)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的形成

    “北京模式”的形成历经7年,分为两个阶段,即自发、筹备(2001.7-2005.12)和有计划、有组织全面实施期(2006.1-2008.9)。两个时期分界的标志性事件是2005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政府、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联合召开奥林匹克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发布了《“北京2008”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简称《教育计划》)和《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同月,命名了2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并授牌,这是奥林匹克教育的中国首创。《教育计划》《行动计划》的颁布和“示范校”的命名标志着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由原来各级各类学校自发的活动,转变为由政府全面配合奥组委、教育行政机构负责推进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实践行动。

    1.“北京模式”自发、筹备期(2001.7-2005.12)

    2001年申奥成功后,首都体育学院裴东光教授率先在高校自发建立了奥林匹克教育执行团队,裴教授曾留学加拿大专攻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深谙奥林匹克实践教育的真谛。为了推动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裴教授走访了北京市几所中小学,试图说服学校领导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当谈及奥林匹克主义时,绝大多数教师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但有一位教师除外,他就是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体育教师周晨光。他对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几乎每周都到裴教授家交流,经过多次交流后,他们决定率先在羊坊店中心小学举行“模拟奥运会开幕式和希腊古代五项奥运会比赛”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活动。历时一年的准备,周老师为学生制作了奖牌、火炬台、火炬、奥运会小天使的翅膀、橄榄枝桂冠、冠军证书等,2002年5月10日上午该活动正式落地。该活动标志着北京基础教育领域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开始,对后续奥林匹克教育在北京乃至全国的推进和开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被誉为“开创了中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先河”。(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教委在羊坊店中心小学召开奥林匹克教育现场会,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李炳华在讲话中的定位,该发言稿的复印件收藏于羊坊店中心小学)

    鉴于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在国内没有以往的经验,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是从研究中起步的,其筹备方主要包括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科学院等主要机构,同时高校专家也积极参与。2002年到2005年三年间积极开展筹备和实践工作,并于2005年建立了奥林匹克教育专门机构。

    2.有计划、有组织地全面实施期(2006.1—2008.9)的“北京模式”

    隨着2005年奥林匹克教育专门机构的建立、教育计划的出台及首批2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命名,从2006年开始,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实施期。

    2006年1月,北京奥组委、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建设和命名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的通知》和《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和命名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示范学校实施方案》)。全国范围内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正式开启。

    (1)“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在中国的首创

    2006年2月,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境内新闻媒体采访首批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活动。2006年6月,北京完成第二批180所学校命名工作。2006年10月,北京奥组委、教育部完成全国其他省市的356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的命名工作。命名以后,示范校的师生们广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活动,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的丰富经验对全国其他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启动与开展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整个设计工作并不是在北京奥运周期中完全由北京市自行设计的,而是在积极汲取近几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国家,如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的“一校一国”项目、悉尼的“奥运会欢迎项目(OWP)”等国际理解教育项目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特色和北京特点,拓展了“一校一国”活动的理念及其内容和形式,创造性地设计开展了“同心结”国际交流活动(“Heart to Heart”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gram)。

    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600天之际,即2006年12月17日,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项目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国务委员、北京奥组委第一副主席陈至立出席,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王岐山主持仪式,部分国家驻华使节、各区县教委主管领导和奥林匹克教育办公室主任、奥林匹克教育专家和“同心结”学校的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2007年1月,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奥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同心结”交流活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在奥运会比赛之前和赛时阶段“同心结”交流活动的任务,为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实施相关活动提供了框架性的活动建议,该活动实现了中国中小学教育对外交流史上的突破。

    从2006年12月17日“同心结”国际交流活动正式启动至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结束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北京210所“同心结”学校已经与204个国家和地区取得联系,并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应学校结成了姊妹校。北京市学校这一对外交往国家和地区规模是前二十几年总和(2004年底,北京市中小学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数只有23个)的7倍。北京中小学校对外交流规模的大幅进展,创造了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以及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巨大平台。

    3.“北京模式”的构成体系

    从2001年7月开始到2008年9月的7年时间里,中国的中小学尤其是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的中小学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活动。如前所述,这场教育活动不同寻常,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东方特色和发展中国家模式的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由奥林匹克教育理念体系、奥林匹克教育组织体系、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体系和奥林匹克教育保障体系四部分组成(图1)。

    (二)“北京模式”的传承与发展

    1.南京2014青奥会对“北京模式”的传承与发展

    2010年2月10日,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在温哥华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南京市。

    南京传承、借鉴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做法,制定了《南京2014年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创建方案》。南京2014年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分4批命名,共計106所中小学。示范校为奥林匹克传播提供了根基,为青少年开展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提供了场域,为辐射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提供了中心,在正式比赛时成为“世界文化村”,成为全世界青年交流、分享、体验和收获奥林匹克教育成果的乐园。

    南京青奥会传承、借鉴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的“同心结”项目的做法,创造了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该活动于2012年12月23日在南京正式启动。南京青奥组委选拔100所青奥示范学校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及学校建立结对关系,开展“同心结”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结对的做法、交流活动的内容与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大体相同。更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青奥会“同心结”交流学校的交流方式,突破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方式,实现了网络视频的即时交流。

    2.北京2022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对“北京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奥林匹克教育第二次在中国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启。在平昌冬奥会刚刚落下帷幕、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之初,2018年2月28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印发了《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该计划7项主要任务的第4、5项就传承了2008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体系的内容:第4项是建设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第5项是开展冬季奥林匹克交流活动,其中包括推进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同心结”学校建设工作。在传承中的北京2022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实现了新的创新: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命名了835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2062所冰雪运动特色校,冰雪运动进校园成为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主题特色活动,冰雪运动“旱地化”成为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创新之举,奥林匹克教育从大型的主题活动开始转向精耕细作的课程化。

    (三)中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贡献

    中国中小学奥林匹克从2002年开始自发落地开启,历经北京2008奥运会、南京2014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筹办北京2022冬奥会,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基础教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正如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际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巴尼教授所言:“在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方面,中国成为最佳典范。在公立中小学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使学校受益良多。我认为奥林匹克运动总部洛桑应对此深表谢意。”

    1.史无前例、广泛普及了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理念

    奥林匹克教育对象是面向以青少年为核心目标人群的所有大众。在2008年以前,在人口居世界之首、从未有过奥运会举办经验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面向4亿青少年,以2.3亿中小学生为重点,制定了专门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正如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言:“数以百万计的中国青少年首次感受到了奥林匹克友谊、尊重、卓越等价值的魅力。”国际奥委会官方杂志《奥林匹克评论》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它使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中国的传播超过了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未来奥运会的组委会肯定会视中国正在进行的奥林匹克教育举措为典范,实现奥林匹克运动高于一切的教育宗旨。”

    在传承和创新中的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基于“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北京冬奥会的目标,将集2016年国际奥委会及各国奥林匹克教育专家之智慧,出版的基于竞技运动项目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指南》,组织译成了中文,被列为北京2022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资料。基于该指南,裴东光教授领衔主编了4本《中小学奥林匹克读本》,由我国最高权威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确保实现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中国的可持续传播。

    2.凸显中国文化特色,丰富了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多元文化的教育资源

    从奥林匹克运动视角出发,奥运会是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载体,具体方式和途径是通过体育竞赛、标识体系(会徽、吉祥物、火炬、图标)和各种仪式(火炬接力、开幕式、颁奖仪式、闭幕式)进行,因此这些方式与途径是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在奥运会的竞赛项目中,源于西方的运动形式居于压倒地位,而且这些比赛具有极强的统一性、规范性、标准性,主办国文化特色很难在其中得以呈现。因此各奥运会的主办国都在视觉形象和仪式上不遗余力,凸显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纵观现代奥运史,奥运会极少在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城市举办,这就限制了其从西方以外的文化中吸取营养的机会。北京2008奥运会和2022冬奥会在中国的举办恰恰在这方面弥补了奥运单一文化的不足。“双奥之城”蕴含的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标识体系和仪式活动,都会极大地丰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资源。

    3.为中国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促进了学校整体发展和教育公平

    中国首创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为中小学校提供了创新和实验的广阔空间。奥林匹克教育元素与学校日常教学紧密整合,使得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内容有了根本改观,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得到了充实,国际理解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得到创新,师生在学校组织的全面渗透奥林匹克教育的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观念得到改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从而全方位地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辐射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

    4.奥林匹克教育是助力新时代中国中小学校教育改革的独特资源

    2018年9月习近平总書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新时代“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这与引领奥林匹克运动核心治理机构国际奥委会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主题殊途同归。进入21世纪,国际奥委会经过研究,将奥林匹克主义核心价值概括为卓越(Excellence)、友谊(Friendship)和尊重(Respect)。基于三大核心价值提出的奥林匹克教育五大主题,即奋斗中取乐、公平竞争、履行尊重、追求卓越、身心精神均衡。

    另一方面奥林匹克教育倡导基于竞技运动的跨学科、跨课程融入,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促学校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奥林匹克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强调竞技运动必须与文化相结合,以提高竞技运动的层次。这种特征落实到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中,就是实现以竞技运动为轴心的跨学科、跨课程融入。在传承和创新中的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在跨学科和跨课程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冰雪运动进校园成为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活动的亮点,冰雪运动尤其是冰雪运动“旱地化”,极大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新时代中小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要求,为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在冬奥会后可持续开展提供了完全不同于2008奥运会后的教育背景,奥林匹克教育实践就是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落地抓手”。这是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独特贡献所在。

    三、结语

    历经30年的发展,中国奥林匹克教育伴随中国申奥和办奥的脚步,持续发展,形成了融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和中国特色的“中国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出了中国贡献。在欣喜之余,为使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发展,需冷静客观,基于不足,各方联动,进一步加强对竞技运动独特教育价值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落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奥林匹克教育治理体系,切实实现中国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8:1-10.

    [2]裴东光.裴东光奥林匹克研究文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12:79-80.

    [3]董进霞,等.奥林匹克文化概论(双语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10.

    [4]茹秀英,等.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6,10: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