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总关情

    张贵申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前,篾匠编织花篮时,竹片需要破很多次才能破成很细的竹棍,篾匠一直破,最后把竹片破成需要的样子。这种精致的竹器,需要很多细小的竹棍,而每一根都不能马虎制作,否则就破坏了整体效果。在编织时,篾匠的心中装着多种形状,如何起底子,何时收口,都心中有数。如今,超市里售卖的花篮等竹器都是机器生产出来的,虽然便宜但总会让人觉得,没有经过篾匠一刀刀破竹,一根一根刮去毛刺,也就缺失某种人文温情。造型奇特、凝聚着篾匠独特审美的花篮之类的工艺品,恐怕还得靠篾匠手工制作。

    读了上面的材料,对于花篮等的制作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进行立意,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材料内容是关于篾匠编织花篮等竹器和机器编织竹器的比较。实质上是有关传统手工生产与现代机器生产的问题。综合材料及写作要求,最佳立意应该是肯定传统手工生产。当然,在肯定传统手工生产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辩证看待这一问题,比如从规模、价格等来看,传统不如现代。若是完全否定传统手工生产或完全肯定现代机器生产则属偏题。

    参考立意角度:“有温情的工艺超越冷冰冰的机器”“传统的手艺不能丢”“承载着温情的传统手工生产需看重”“机器化的大生产不能代替人工的审美”“辩证看待传统手工生产与现代机器生产”,等等。

    【佳作展示1】

    世间赏心千百物,素心自有别样情

    一考生

    泰戈尔有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诚如斯言,正是篾匠以匠心掬一杯清泉,才让花篮这小而精致的竹器更具美感,更具温度。此间关窍,绝非机器之固样制作可以比拟,故吾辈当念之:世间赏心千百物,素心更具别样情。

    佛教谒语有言: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细小的东西虽微却精。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留下的不只是屈陶李杜的丽藻风华,唐诗宋词的美意朦胧;不仅仅是方块字和平仄律,更重要的,是它年年岁岁,历久弥新的传承于技艺。当你看到秦王墓中的俑人被埋藏千年,却依旧令人惊叹时;当你看到故宫博物院古代画像中的九天仙女,仍然灵动逼人时;当你去朝拜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神女,感受神秘久远的历史原样时;你会陡然一惊,是的,中华文化在开阖博大处自有气象万千。但在细谨微小处更有讲究无数,于此种种,便是说明,工艺的传承不可替代,历史流传下来的工艺更富味道。工匠铸造的精品,它的历史原样,历史原味更应被保存。

    或有“智能时代论者”,认为时代已变,人工智能或将取代传统的手工技艺。对此,我不置可否,诚然,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对于当今世界,对于未来的发展,必定是人工智能发挥才能之处,它的益处显然可见。但对于手艺的没落,我却并不认同。终章之后,手艺和工艺仍会留存。契诃夫小说中说:一切都会过去。大卫王戒指上也刻了一句话:一切都不会过去。什么不会过去?泰戈尔诗中说:天空没有飞鸟,但飞鸟已经飞过。诗人泰戈尔会逝去,《飞鸟集》却流传了下来;孔子会逝去,《论语》却一直在烛照后世;海子也会逝去,但我们每个人都记住了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顾城说的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要用它去寻找光明。光明在何处?便是在那素心所制之物,那便是源。工匠们的坚守,农民的不懈,苏绣的传承,那便是最柔软的,也是最有力的。

    忽然忆起故宫博物院中修钟表的老师傅,尽管一件缺损的清朝钟表古朴无华,但经他修好后,钟表所发出的泠然之音,我发誓我从未听过这么好听的声音!这又岂是机器可企望的?

    世间赏心千百物,素心自有别样情。愿斯志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点 评】

    这是一篇考场满分作文。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对举式标题,凝练而有文采,标题即观点,呈现出作者清晰完整的逻辑思路。开篇引用名言,直入话题,提出观点,简洁明了;主体部分论证严密,多引用名人名言,如泰戈尔、孔子、海子、顾城等;又有详实的事例,如九天仙女画像、秦王俑、清朝钟表等;或详引,或概述,涵盖古今中外,对于观点的论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辅助与支撑作用,说理透彻。结尾回扣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和题目。全文语言优美,很值得学习。

    【佳作展示2】

    手工溫情,莫失莫忘

    一考生

    面对琳琅满目的千篇一律,毫无差别整齐划一的花篮,是不是能让你想起属于手工的温情?是的,手工温情,人文传承,莫失莫忘。

    在几十年前的小巷,你也许会在无意中看到篾匠编织花篮。西下的夕阳余晖里,老一辈谈论着街巷小事,手里纳着一针一针的鞋底。而现在,花篮在机器生产线上批量生产,鞋底也是从工厂一一搬出销往市场。而这时,你就会听到许多感叹,没有了手工的味道,少了一些人文温情。

    诚然,这也许是社会中一个小小的物象,却是大社会的映射。机器制造的便宜,但少了温情多了冰冷;手工制作的较贵,但没了冰冷多了温情。可是,面对当下传统文化的流失,手工工艺的失传,我仍要言,手工传承,莫失莫忘。

    回首故宫,成千上万件展品在历史的岁月中丧失了原有色彩,而不变的是它们所经历的沧桑之感。是的,文物也有属于它们的生命与灵魂。而这一切的修复却不能依靠机器赋予的冰冷,而要手工给予的人性温情。

    沙漠中传来陀响铃声阵阵走过黄沙,月牙湖千年苦守敦煌不曾遗志。八十高龄的敦煌奶奶樊锦诗,将她的一生信仰如同千年不枯的月牙献给了敦煌。

    然后,我们循着水汽来到古镇江南,这个不同于沙漠戈壁的水乡,刺绣的工艺令人绝响。我有幸听闻刺绣手工的工艺,仅是袖口的一朵花就要用上好几天功夫,一针一线都不得马虎,全是绣娘的心血。

    是了,故宫文物,月牙敦煌,江南刺绣,哪一样也决不可能被机器取代其背后的工艺传承。我们不得不承认高速发展的时代,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带来的便利,可我们更不得不去承认冰冷的数据是无法寄寓工艺的温情和灵魂的,在这手工人文的背后,它们赋予工艺的更多是灵魂,是人文温情。

    也许,你会想起曾经在街边画糖人的师父;也许,你会想起路边修鞋的大爷;又或者,你还会想起麦秸杆编的蚂蚱……这无疑是属于每个人的温情,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冰冷的机器,永远无法取代手工背后的溫情,智能的AI亦无法代替人的深情。所有的手工工艺被赋予的是人的心血,是人文的温暖。当我们心怀美好,坚守一份传承之时,又怎么会怎么敢去遗忘这份美好呢?

    是的,手工温情,莫失莫忘。

    【点 评】

    这是一篇考场高分作文。文章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结构井然。文章以设问开篇,自问自答,给出中心论点“手工温情,人文传承,莫失莫忘”,同时照应了标题。接下来作者回顾过去、对照当下,手工与机器孰优孰劣不言自明。主体部分例举三个事例:故宫文物、月牙敦煌、江南刺绣展开论述,强调了“手工工艺背后更多是灵魂,是人文温情”的观点。结尾部分把记忆中儿时美好的手工工艺师傅们的精湛手艺跟如今的人工智能,两相比较,深刻地论证了机器与手工的差距,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观点“手工温情,莫失莫忘”。

    【佳作展示3】

    手工永流传,人文藏其间

    一考生

    工业革命以后“机械化生产”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而备受欢迎;而新时代的今天,“手工制作”似乎又成了热潮。固然,机器生产出的东西价格低廉,但却少了手工制作的灵动与人文温情,追根溯源,是人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开始追求人文的情怀。

    手工制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一幅精美的刺绣需要耗费绣娘三年以上的时间,而机器生产出一幅刺绣只需短短几分钟。一件绝妙的陶器需要耗费陶艺人五年以上的时间,但对于机器而言,一件陶器不过是几小时的时间。机器生产所需要的时间短了,却丢失了温暖与灵动。手工制作不仅不会被机械生产取代,反而会更加受人追捧。因为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人之情怀来除去其浮躁,人们也需要在往来不息的人群中寻找人文情怀的慰藉。

    手工制作富有创造力与绝伦的精彩。篾匠在编织花篮时心中有形,那些造型奇特,凝聚蔑匠独特审美的花篮离不开手工制作。只有人才能做出富有人文情怀的器物,也只有人才能用富有创造力的双手做出机器无法比拟的精彩。琢玉师手下的玉器花纹栩栩如生,机器生产出的玉器形似而神无。雕刻家雕刻出的塑像浩大磅礴,而机器面对“大卫”却只能望而却步。机器无法代替手工,因为手工独蕴的人文情怀与创造力远非机器所能及。

    手工制作包融着浓厚的情感与感情。妈妈包的饺子总与别人包的不一样,手工包出的饺子又总与机器包的饺子不一样,长的相差无两,可总觉的机器包的少了几分味道,少了的是什么?是人文情怀与独有的情感,是人与机器最大的差距分别——爱。正因为机器没有情感,它生产不出具有人文情怀的器物,它写不出饱含情感的诗词,它做不出让人一吃就忍不住下泪的食物。生而为人,人们需要爱,需要情感。因此,机器永远无法取代手工。

    手工制作不会随科技的日新月异而逐渐消逝,当人们追求温情、人文情怀时,无法离开手工制作。手工制作就像寒夜中的一盏油灯,给人光亮与温暖;手工制作是扰闹的尘嚣中的一方净土,供人栖息与沉淀。只有人在,人文情怀将永不磨灭。

    【点 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考场议论文。文章结构清晰,文体典范。开篇分析论述“机械化生产”不如“手工制作”,机器生产少了手工制作的灵动与人文温情。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呈递进式结构,分论点一,即“手工制作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分论点二,即“手工制作富有创造力与绝伦的精彩”;分论点三,即“手工制作包融着浓厚的情感与感情”。作者论述角度多元,层层深入,很有说服力。结尾再次扣题,照应开头和标题。

    [作者通联:河北南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