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陈伟

    摘要: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选拔出合格的学生加以培养和发展,同时对已经发展的学生党员进行再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2-0065-02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三年,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入党教育一般从新生军训开始着手,大一第一学期结束时,各班级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基本上都在90%以上。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群体,和我们较少的有限的党员发展名额,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更加有效的考核入党积极分子的途径。同时,对于已经发展的学生党员,一般党支部开展的党员活动以理论知识的讲座和学习、实地考察、参观等为主,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体现,也都需要我们提供一条新的实现途径。因此,构建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构建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在原有的思想态度、学习成绩、资格证书、评奖评优、群众意见等党员发展考核指标之外,增加志愿者服务这一考核指标。并规定学生达到2小时志愿者服务时间才能取得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合格证书,达到70小时志愿者服务时间才可以获得党员发展的资格。通过志愿者服务这一考核指标,促使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到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食堂以及校外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各种志愿者活动的报道,在全校学生中树立典型和榜样,吸引非党员学生关注,扩大志愿者服务的感染力。并把党的知识教育与具有公益性的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达到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考察和真实测评。

    (二)有利于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和自身发展

    目前我们对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大多拘泥于课堂教育,学生学习的也都是理论知识,而社会实践教育环节则较少或没有。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促进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可以规定学生预备党员达到40小时志愿者服务时间方可以申请转正,学生正式党员每学期志愿者服务时间不低于30小时。让学生党员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走进社会、走近百姓,提升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干,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三)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现阶段,学生党员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局限于校园内的老师和学生,对校园外的社会群众提供的服务还较少。当学生党员的志愿者服务形成一种机制,学生党员就可以突破自身社会交往范围和能力的限制,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社区养老、赛事服务、公益活动等的志愿者服务,真正深入到基层的普通群众中去,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二、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的组成

    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应当由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一)管理机制

    要保证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持续地、正常地开展,必须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由学校党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例如对不同类别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时间做出规定,同时各系院党总支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要实现学生党员志愿者工作的归口管理。其次,要构建项目化志愿者活动,各系院党总支要结合自己系院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制定志愿者服务项目,例如笔者所在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学生专业主要有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护理、旅游管理等,在制定志愿者服务项目时更多考虑的是与养老院、医疗机构、旅游景点等相结合。再次,要认真做好志愿者注册登记和服务活动的记录,一般由各系院分团委负责,接受志愿者服务的单位出具证明,标注参加志愿者服务的人员名单和服务时间,同时要留存活动照片或视频,所有材料由专人存档保管。

    (二)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学生党员坚持志愿者服务的动力来源。一是要加强对志愿者服务的宣传报道,通过宣传报道让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表扬。学生党员所在系院要做好有关志愿者服务活动图片和文字的报道,最短时间内上传校园网,辅导员老师也要在学生集中时开展有关宣传和教育工作。同时,学校宣传部门也应积极向有关媒体报送和推荐志愿者活动的报道。2014年获得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的刘琦同学,在担任钟山老年网络服务社社长期间,积极开展各项志愿者服务活动,被《扬子晚报》、爱德基金会网站等多个新闻媒体报道。二是要加大对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学生的评奖评优力度,在他们获得表彰的同时,将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除了可以在奖学金评比、五四评优中加入志愿者服务这一考核指标外,加大对志愿者服务的导向的力度,还应该设置单独的志愿者表彰奖项,如年度十佳志愿者、最美志愿者等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志愿者评比,从班级开始推荐,扩大获奖志愿者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三)保障机制

    我们开展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是学生的事、学校的事,更是全社会各阶层的事,大家都应积极参与进来,为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学生给予必要的保障。一是要给予志愿者服务活动必要的经费保障,相较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经费更为紧张,但是也应当划拨一定的经费保障学校志愿者活动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各系院可以自行筹措部分费用,还可以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保障志愿者在长时间连续性的志愿者服务时的饮食和饮水。二是要保证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志愿者是怀着美好的心情去为他人、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他们把爱、把关怀、把快乐带给了更多的人,因此更要注重对他们人身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在旅游景点、医院等特殊地区提供志愿者服务,更应注重这一点,要避免受到特殊情况下的意外人身伤害。

    三、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的载体

    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需要必不可缺的运行载体,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可以把设立学生党员志愿者基地、开展学生党员志愿者活动和创建学生党员志愿者品牌作为志愿者教育管理机制的载体。

    (一)学生党员志愿者基地

    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积极为学生党员开拓和建立校外的志愿者基地,便于学生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定期参加社会实践。在志愿者基地的选取上,应当注重与学生党员所学专业相结合、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与实践性教育相结合,便于学生党员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实际志愿者服务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党员提前体验社会实际工作岗位。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促进学生党员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笔者所在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目前建立的志愿者基地,有栖霞区爱德仁谷颐养园、石城金康护理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邺区社会福利院等,这些都与养老、康复、护理等专业有关。特别是2014年11月,与建邺区社会福利院共建了“党员职业教育基地”,让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在开展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的职业品德。

    (二)学生党员志愿者活动

    开展学生党员志愿者活动,需要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进行预先设计,活动的设计既要新颖、能够吸引人参加,又要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进步。同时也需要对活动效果进行预先评估,评估活动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志愿者服务承诺书活动,由学生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撰写服务承诺书,并统一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以此激发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断激励学生党员提高自己的志愿者服务水平和能力。志愿者示范岗活动,在学生党员进入志愿者基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时,对于重要岗位、困难岗位,挑选出学生党员中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学生,设立党员志愿者示范岗,在示范岗上做出表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其他志愿者学习的榜样。志愿者志愿服务大比拼活动,组织在同一个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学生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大比拼,除了专业的志愿者业务知识竞赛外,志愿者服务对象、志愿者服务单位的反馈等进行综合评比,号召学生党员们人人争做专业志愿者服务的行家。志愿者成长日记活动,在每一个志愿者服务基地成立一个党小组,为在此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的学生党员制作成长日记,记录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的点点滴滴、服务对象的评价、心灵的感悟等等。同时,引导学生党员总结志愿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学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志愿者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

    (三)学生党员志愿者品牌

    当今社会,品牌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涉及到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所开展的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也要积极努力地创造志愿者的服务品牌。形成品牌,是对过去服务过的志愿者们的一种肯定,是对现在服务中的志愿者们的一种激励,是对将来新的服务者的一种吸引。学生党员志愿者品牌,是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一种提升,是对学生所在学校的一种社会的肯定。笔者所在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多年来积极开展志愿者品牌的创建活动,目前形成了“钟山老年网络服务社”、“钟山康复站”两个品牌志愿者服务团队,在南京市、特别是栖霞区的养老组织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将志愿者服务品牌做优做强。

    高职院校构建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教育管理机制,是为了使学生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这三个阶段接受阶梯式教育引导,从而形成对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在机制构建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党员志愿者工作,以此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平,陈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探索——以志愿者基地建设为例[J].太原城市职 ? ?业技术学院院报,2012,(11).

    [2]史丽宏.高校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教育载体创新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4,(2).

    [3]张银爽,于滢.有效激发学生党支部活力——学生党员志愿者实践活动探索[J].科教导刊,2011,(8).

    [4]李维意,郭广伟.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

    [5]刘常春,巫奇华.“志愿者服务体系下”的大学生党员党性“实践性”教育之思考[J].黑河学刊,2011,(11).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