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中的茶文化

    宗志军

    摘 要: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

    关键词:紫砂;壶文化;茶文化

    1 前言

    “茶因壶而香,壶因茶而响。”品茶使我们想起了人生。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品茶,会不会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品,决定着人生一辈子的色调。有人说,茶是为了友谊而在世间的;最好的茶,则是为了知己的人存在。我们到处找茶、品茶,是渴望着与知己的人对饮。一杯清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给人以澄净与善良的感觉。泡茶给人喝是一种很好的关爱,可以为三五知己而冲泡。

    古人以诗表禅,以禅入诗,只因为禅境“不可言,不可说”。以茶表禅,仅凭茶的日用性,便可以体现禅者的“平常心”。凝神吸气,只有淡淡的茶,和淡淡的禅。茶还是有好茶,喝到是一种福分。禅,还是有好禅,悟到是一种慧根: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之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泰平。茶与禅,禅与茶,在脱去红妆的岁月里,相汇,交融,袅袅新叶散落后,摁住沸腾的热血,转眼化成一阵清幽,不绝于口。

    2 浅谈紫砂壶中的茶文化

    紫砂壶是最佳的泡茶具。这种茶具,经几百年发展,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大自然为紫砂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在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紫砂壶体造型中,无一不是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与泥色的浑然天成来展示它的形象美,以达到典雅、含蓄、古朴、端庄的艺术效果。难怪有人说紫砂壶艺是“别出心裁,意在神韵”。

    在庞大的紫砂家庭里,紫砂壶的品种多达两三千个,其造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仿自然物体造型、几何形体造型、筋纹造型和现代陶艺造型。紫砂艺人心灵手巧,把自然界中花、草、虫、鱼、水、云等物象符号,用紫砂土表现出来,有一种超越现实的隐喻之美。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劲松壶、报春壶、樱花壶、挺竹壶、莲花壶……都是仿自然物体造型,凸显了东方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风格。

    古老的宜兴紫砂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文坛名士更是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紫砂壶创作中来。(下转第52页)已故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曾于1994年到宜兴视察,观赏了紫砂之后欣然提笔,写下“陶都建,北宋已知名。坡老归来曾买宅,陆翁于此著茶经,佳话说宜兴”的诗句,并且赞美紫砂茶壶“精思巧手,茶道文心”。从中,可以看出朴老在“茶禅一味”中对宜兴紫砂的钟爱之情。此外如周瘦鹃、唐云、程十发、冯其庸等名家亦恋壶如子,每得佳品,常常喜不自胜,舞之蹈之。

    我们在鉴赏一把好的茶壶的时候,主要看它的“精、气、神”。“精”者是指壶的工艺、造型、装饰的精美;“气”者指壶的气质内涵;“神”者指壶的神态情趣。一把好壶,以素心素面沟通茶人的心灵,魅力所在让你魂牵梦萦,抚之爱恋,赏之悦目,用之舒心。无怪有人赞叹,紫砂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

    紫砂壶有高短之分,容量大小之别,既重工艺造型,又讲究实用功能。用紫砂壶泡红茶,茶汤甘醇而香味浓郁;沏绿茶,则色泽清翠而味醇厚。容量仅一二两水的小壶,那是“功夫茶”的最佳茶具。初次使用紫砂壶的时候,应先用热水冲洗,泡茶后,可用毛巾在壶体表面擦试,用手经常抚摸,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养壶”。日久之后,就会呈现珠圆玉润、典雅端庄的风貌。

    3 总结

    品茶即读人生。在饮茶之际,你会领略到生命的味道。在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不能长久拥有,在生命中也总有一些心愿无法实现。当为之深深扼腕叹息的时候,不如饮一杯清茶,就会在沉默的怀想中,慢慢地修整疲惫的心,去忘却一些苦痛,开始另一种别样风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