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少点“功利”,多点“思辨”

    陈晓丹

    在当下,高中教育一直高呼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事实上仍把应试教育进行到底,填鸭式讲解依然替代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近几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几乎人人都知道阅读可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等等。

    可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给出几部作品指定阅读,让学生做简单的摘抄,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是浅显地解读课内选取的经典文章、不给学生去自主思考,剥夺学生阅读课上的话语权。这样看似省时省力了,实则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太过于浅显直白,缺少了学生的思考,往往课结束过后一无所得。老师们想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还是以考试来进行学习,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答题的一些技巧上,而忘记进行阅读教学的初衷了。因而笔者认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让阅读少点“功利”,多点“思辨”。

    所谓“思辨性阅读”就是一种阅读方式。思辨性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真知,或者为了解决问题,阅读的准确性、明晰性与合理性,则成了判断阅读效果的首要标准。我们倡导思辨性阅读也是在倡导批判性思维,倡导质疑和反思。

    作家狄马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那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该如何推进思辨性阅读呢?

    首先,设置问题启发文本。我们在教学中是需要学生依据文本来进行文本内容、文本意蕴解读的,进而能够通过文本对反思自我,所以应该先设置问题启发文本。例如在《像山那样思考》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文章的题目是“像山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的思考?是谁要像山那样思考?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这其实就是这篇课文初步的思维导图。通过文本阅读,学生很快就会得出答案:我们人类要像山那样思考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处理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因而老师以这些问题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对本文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实现了透过文本进行主旨分析、透过事实表面来看到更为深层次的东西。

    其次,鼓励学生质疑文本。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阅读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质疑文本是思辨性阅读的出发点和发展点。质疑是建立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认真去读了,读懂了才能去思考合理性、思辨性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思辨性阅读时,特别要鼓励学生有质疑的精神。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在评价探究作者内心情感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去探究“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否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再如《边城》这篇小说,它是近乎纯粹的田园牧歌,抒写的几乎都是美好的人事。但是现实中的湘西,普普通通,贫穷落后,所以有人认为沈从文对湘西社会描写不真实,掩饰了当时湘西农村的生活真相。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去各抒己见。只有他们去质疑观点,去思考才能真正的有所得。

    最后,引导学生反思文本。如果说带着问题去阅读是基础,质疑文本是发展,反思文本则是思辨性阅读的终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实现学生思想的升华。在阅读《阿房宫赋》时秦因纷奢而亡,而我们身边也有一些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的现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反思自己生活中有没有为攀比肆意浪费金钱的现象。阅读《瓦尔登湖》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否发展就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让他们在思考中得到提升,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只要利用好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让他们去反思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达成我们教育人的目标。

    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考问题花费的时间长,量少、质次、结构欠合理、浅阅读等问题,在后来的课堂上就变成展示问题直接给答案,让思辨性阅读流于形式,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教语文要树立大语文观,不能为教语文而教,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分数,更要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培养独立、自主、理性、思辨的習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能有一个思辨的认识。

    如果老师不先改变教学认识,阅读的思辨性教学就始终得不到落实,思辨性阅读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只是传统阅读教学的一个新标签而已。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少一点“功利”,多一点“思辨”吧。

    [作者通联:江苏石庄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