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激活课堂

    马焕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分配给小组的语文任务讨论研究之中,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下使小组中不同语文水平能力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小组合作的语文教学方式更加适应于小学语文教学。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分配、语文问题设置及引导教学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习的方法,在互动性强的话题讨论中还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小组合作的语文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互动性、探索性的增强,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满兴趣的展开对语文知识点内容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对抗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应用发挥。统编版教材中更加突出对学生语文素质和审美的培养,教材中的大量教学活动更是为课堂教学方案优化提供了有效路径,在每一篇课文背后都列有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小组问题清单,及在每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教学活动中也都有较强的话题性和讨论性。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开放性强、趣味性强的话题讨论活动更是与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完美的契合。

    二、结合教材,精选小组合作讨论内容

    面对全新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实施开展更应该以教材为出发点,通过教师的精心策划使小组合作的讨论学习更具内涵。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教学活动中,针对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养成问题在教材之中展开了一定的情景讨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一话题讨论进行延展,在班级内展开小组合作对阅读理解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在教学活动的结构设计上,可以通过由教师指导学生对一篇简单的阅读文本展开思考解读,将基础的阅读理解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再将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分发给不同小组,使各小组对各自拿到的阅读材料进行理解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对之前教学中阅读理解方法的回顾,从而更好地在阅读材料中进行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允许学生将自己的疑惑或对阅读材料的个人理解进行陈述表达,在此过程教师进行控制班级秩序让其他学生从别人的理解思考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阅读理解方法。当小组讨论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应组织小组报告讨论成果,让不同小组展开竞争使学生在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驱动下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构建探索式的小组合作教学

    探索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内容进行深度学习,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更能强化提升语文水平和丰富语文知识储备,而通过探索式小组合作体系的构建将促进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开展。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时《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特点来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配,使成员分别扮演课文中出现的狐狸、松鼠、鳄鱼等角色,而教师自己则作为树。通过小组成员根据课文内容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探索思考,按照角色的性格、心理活动等来延展课文故事中的对话,而教师则应该根据小组角色在故事中的形象来做出应答,在此过程之中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在小组合作下能否对课文中单一的人物角色性格进行透彻理解,同时还能了解小组成员在故事延展中的想象力发挥,使学生从一篇简单有趣的课文学习过渡到想象力培养、人物心理探索的深度学习之中。通过探索式小组合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更有利于得到关注和培养。

    四、注意细节,保障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教学虽然能够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开展,但如果语文教师不注重小组合作教学的细节问题反而会有碍于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理解吸收。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主要存在着节奏较快和学生不参与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两种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教师对细节把握不严谨而造成的。学生不参与小组讨论这一问题是影响小组合作教學开展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其原因是学生对小组讨论内容缺乏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对讨论话题的选择上应注重方式方法,使讨论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更有利于学生对话题产生兴趣。

    总之,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只是教学方法的某种改进,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改革。让我们潜心研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充满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