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健康养殖疾病防控策略

    吕景福等

    摘要:种猪养殖中一些细节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应实施“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观念。针对种猪养殖容易忽略的问题和管理漏洞等,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即从猪场选址布局、设计建设、设施设备到饲养管理均满足猪各阶段生理需要,为各阶段猪提供舒适的环境及优质、全价饲料;科学免疫、检疫、疾病监测与驯化;病死猪、粪污与废弃物及时无害化处理;有效隔离、驱虫、灭鼠与灭蚊蝇等。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控制甚至净化各类疾病,促进种猪的健康生长、发育与繁殖。

    关键词:种猪场;健康养殖;疾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3-0019-03

    近几年,畜禽疫病流行状况越来越复杂,从根源来看,主要是引种不规范导致疫病传播泛滥。而《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规定,到2020年,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能力,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6种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根据生产与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种猪场健康养殖疾病防控策略,现将其报道如下,希望对种猪养殖有所帮助。

    1 防控原则

    实施“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原则。该防控原则就是从容易忽略的问题和管理漏洞等入手,即从种猪场的选址布局、设计建设、设施设备到饲养管理等,根据猪的各阶段生理需要,全程为种猪提供舒适的环境,提供优质、全价饲料,科学免疫、检疫、疾病监测与驯化,病死猪、粪污与废弃物及时无害化处理,并能有效隔绝病原微生物及其传播媒介,从而有效预防控制甚至净化各类疾病,促进种猪的健康生长、发育与繁殖。

    2 控制措施

    2.1 场址选择

    要求偏僻,且远离居民区、其他动物饲养区、动物诊疗机构及屠宰场,非疫源地,周围3 km无“三废”污染源,远离交通要道,同时交通、供电便利,水源充足方便,水质良好,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方便。

    2.2 设计建设

    (1)场周围应有山林或绿化隔离带等自然屏障与外界环境隔离。

    (2)场内分区设计建设,应包括生活区、管理区、饲料加工区、生产区、隔离区、病死猪与粪污无害化处理区,顺着常年主导风向依次建设,相互之间距离50 m以上,并设围墙与绿化带等有效屏障严格分开。

    (3)各栋猪舍有效隔开,按全进全出制设计建设成单元式猪舍,猪舍应全封闭透光处理,并配套有从上到下垂直通风且对进出空气进行了消毒的智能化通风系统、成套饲喂设备,还需要生产管理便利。

    2.3 饲养管理

    (1)环境控制。根据各阶段生猪需要控制温湿度,保持环境卫生(包括场内外、猪体、栏舍特别是产房),保持栏舍特别是猪生活区的干燥,保持栏舍良好的通风换气,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含量及有毒气体的浓度。做好冬季防寒保暖与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初生仔猪在任何季节都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持栏舍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促进猪的正常代谢与生长发育。根据生猪不同阶段的适宜饲养密度进行分栏,为猪只提供舒适自由的活动空间。

    (2)营养和水。根据猪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在饲料中提供标准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并应无霉变,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和有效生产。提供充足清洁优质的饮水,促进猪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

    (3)应激。避免营养不良、冷热、拥挤等应激,降低断奶、转群、去势、免疫、换料等应激。

    (4)运动。促进驯化,增强体质,接受光照,增强抗应激能力。

    2.4 消毒防疫

    (1)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防疫制度并严格实行,防止外来病原,减少环境病原。

    (2)掌握消毒药的选择与使用,根据使用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药,要求高效广谱,不受有机物、盐、碱的影响而失效,渗透力强,有效期长,毒性小,不污染水质,刺激性及腐蚀性小,使用方便。

    2.5 检疫及种群净化

    (1)检疫。外购引种,事先调查引进场与当地疫病情况,不在疫源场或疫源地进猪。引种前对所选种猪进行检疫,包括猪瘟、伪狂犬、蓝耳病、口蹄疫、圆环病毒、痢疾等,检疫合格方能引入。引入后置于隔离场,临时观察45~60 d。隔离观察前期,停止服用各种药物添加剂,利于检疫观察。隔离期内,针对猪瘟等主要疾病进行疫苗注射,并进行驱虫。隔离期结束前一周,如猪表现正常,在饲料或饮用水中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清除可能存在的病原菌。隔离期结束后对猪进行复查,如表现正常,方可调入正常猪舍,逐渐与本场猪进行接触,降低相互感染率,增强适应性。

    (2)种群净化。一是在不同季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净化,保证猪群的健康度。夏天防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冬春防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二是在各阶段实行药物净化。仔猪阶段实行仔猪保健计划,提高仔猪健康度与育成率。保育阶段药物净化,控制呼吸道、肠道等疾病。母猪产仔前后实行饲喂产仔料制度,控制母猪的繁殖疾病和仔猪的早期感染等。实行早期隔离加药断奶技术,一般18 d断奶,尽可能减少疾病传播机会。

    2.6 疾病监测

    (1)兽医人员每天深入猪舍巡视,检查猪群健康情况,及时准确了解疫病动态。

    (2)建立兽医诊断与疾病监测制度,经常性用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血清学和病理学等方法对猪群进行检疫和监测。视具体情况定期和不定期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

    2.7 免疫接种

    (1)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监测疾病流行情况和抗体水平等)与周边疾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2)作好免疫接种前、后的免疫监测工作,保证合适的免疫时间和良好的免疫效果。

    (3)视实际情况做好各类免疫工作。常规免疫包括猪瘟、口蹄疫等,种猪必防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等,可选择性预防的疾病有大肠杆菌病、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4)保证免疫效果。应做好疫苗保管工作,正确使用疫苗(类型、剂量、对象、免疫方式正确),操作规范(用具严格消毒,一猪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禁止打飞针)。对价值高的种猪可使用高免血清、卵黄抗体等生物制品。

    2.8 合理药物保健净化

    (1)适时进行,不能长期使用。合理的药物保健净化可以有效预防控制许多病原微生物,或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有些疫病没有合适疫苗或感染压力不大无需免疫的情况下,适宜添加抗生素等药物控制。寄生虫防治、霉菌毒素控制等在现阶段均有必要通过药物控制,可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猪场发生疫情的风险。

    (2)改变用药观念。通过药敏试验来合理用药、有效用药及少用药;逐步减少抗生素类药物,合理使用天然药物,由抗生素保健控制转向免疫力调控,如中草药等。

    2.9 治疗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2)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确定疾病类型,查明发病原因。

    (3)治疗原则。一是在发病初期或需要预防阶段进行投药,主要方式为混饲、饮水、注射等,应控制好药物品种、剂量、使用疗程,注意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二是要及时对症治疗,做到科学、规范、正确。掌握好药物品种、剂量、配伍禁忌,针对性地按疗程合理使用,减少耐药性。还应做好治疗记载工作,为以后的防治作参考。三是“五不治”原则:无法治愈、治疗费时费工、治疗费用高、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及传染性强、危害大的均不予治疗,实施无害化处理。

    2.10 果断隔离

    (1)原则:强化隔离,淡化治疗。

    (2)对怀疑或确定有传染性疾病的猪只及时迅速地进行隔离,舍少保多,清除传染源,降低环境病原微生物含量,可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流行和传播。留栏治疗可导致病原扩散,从而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有治疗价值、饲养价值的隔入隔离区治疗,无治疗与饲养价值的及时淘汰处理,以清除传染源。淡化治疗优化猪群,尽可能减少传染源,降低感染压力。

    (3)隔离淘汰制度。问题母猪隔离饲养,产房仔猪、保育猪分级下床,问题仔猪单独饲养,正常仔猪进常规栏。原则是病猪与正常猪分开饲养。病猪特别是怀疑传染性病猪及时隔离,视情况予以治疗或淘汰,此时遵循“五不治”原则。

    2.11 无害化处理、驱虫、灭鼠与灭蚊蝇

    (1)无害化处理。一是废弃物处理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进行处理。病死猪的尸体及分娩后的胎衣、胎盘、死胎消毒后深埋或投入专门的尸体窖,不得出售病死猪,禁止乱扔。使用粪污处理系统,使粪污集中流至固液分离处,经分离后,污水进一步无害化或净化处理,粪渣运至堆粪区制肥。二是饲料中使用除臭剂、益生菌等,以降低粪便中恶臭污染。三是疫苗或疫苗瓶等消毒后在安全处深埋或供集中处理。

    (2)驱虫。采取药物控制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做虫体监测,根据寄生虫感染程度对不同阶段的猪群制定合理的驱虫方案。根据驱虫药物说明选用正确的方法驱虫,驱虫后要及时清除栏舍中被虫、卵等污染的粪污,防止循环感染。

    (3)灭鼠:根据鼠情制定合理的灭鼠方案,堵好窗户、地面、下水道等处的鼠洞,门、窗及下水道应设防鼠设施,进出关门,采取机械捕鼠、投药捕鼠的方式,同时注意人猪安全。

    (4)灭蚊蝇:做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清理水渠,搞好卫生,减少蚊蝇滋生,并配备灭蚊灯。

    2.12 防控饲养模式

    (1)同一场区内,实行全进全出的小单元饲养,同批次猪日龄间隔在7日龄内,不同批次不混养。每栋猪全出后移走可移走的物品,彻底清洗消毒空圈干燥一周以上,可打断群内猪只疾病循环,避免交叉感染,并有效地将病原微生物控制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针对产房最后几窝产仔的母猪可提前3~4 d使用氯前列烯醇类药物使其同期产仔,缩短每栋产房前后产仔间隔时间,便于全进全出及管理。

    (2)按不同阶段猪实行分点式饲养。不同阶段猪所含病原微生物不一样,免疫力也不相同,近距离极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相互传播,因此,将公母猪、保育猪、育成猪、残次隔离区分为四个点进行分点式饲养,可达到不同阶段病原微生物相对稳定的效果。

    (3)合理分胎次饲养。猪群不正常,特别是头胎猪不稳定、免疫保护力有限时,可将头胎猪与其他胎次猪分开产仔饲养,因头胎猪可能与其他胎次猪病原谱差异较大,容易相互感染,不利于头胎猪的继承免疫,因此,建议头胎猪不稳定时采用分胎次饲养,猪群正常时可不需分胎次饲养。

    2.13 驯化

    (1)一个理论:即适度理论(感染、环境适度)。生物在没有接触外源微生物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病原微生物会导致超过机体抵抗能力,而缓慢逐渐接触少量病原微生物,机体本身可产生特异性抵抗力,进而可以抵抗更强的感染外力。因此可有意识的让猪体适量接触一定微生物,减少消毒次数,环境适当干净,适当感染,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2)一个方略:即“外方内圆”,对外严格控制,防止引入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场内适当感染接触,增强其非特异性抵抗力。

    (3)一个关键点:即后备种猪早期驯化。虽然良好的管理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许多感染都是由新增加猪与生产群病原微生物差异较大而引起,因此本场选留或外面引进的后备种猪应在35~60 kg或90~130日龄时,用表现健康的老母猪先接触再混群(比例1∶10~15),逐步适应生产群的病原微生物,让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自然感染,产生保护力,基本康复正常后2~3个月再配种。若配种时间过早机体可能还会继续排毒,从而造成胚胎早期感染及一系列问题。需注意的是不能有猪瘟、伪狂犬、血痢等持续性感染或其他烈性传染病,否则驯化会引起直接快速传染。限位高床、封闭式饲养等现代养猪方式减少了驯化功能,可考虑敞开式饲养,并有运动场所。后备阶段消毒会抑制驯化效果,因此无较大感染压力时无需消毒。接触已知未知病原微生物,尽量在可能安全范围内,防止场外新的病原微生物侵入。驯化后优胜劣汰,淘汰抵抗力较差的个体。

    2.14 抗病育种

    运用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培育抗病力强同时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在多种疾病混合流行、多种病原存在于同一环境的情况下,现场选出抗病力强、生长发育正常的公母猪个体,往往是非特异性免疫力强的个体,这将是育成有生命力的抗病力强群体的基础。只有立足于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而不是特异性免疫培育出的抗病品系才有长期存在的意义。对初步选中的表型上抗病的公母猪个体攻毒,并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进行检测(如干扰素的表达、干扰素的基因型鉴定或被攻毒者病原受体基因型鉴定等)。对中选公母猪实行纯繁或杂交,对后代进一步进行攻毒和检测。对真正的抗性强、生产性能好的种猪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迅速扩群,进一步严格选择,使抗性和主要生产性能性状稳定遗传。

    2.15 疫情处理

    (1)通过检疫即临床检查、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等方式确定疾病,查明发病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

    (2)隔离、封锁、控制人员和猪群及相关物品流动,隔离舍专人负责。

    (3)对患病猪、尸体及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加强消毒。根据病原特征选用高效、无刺激及无残留消毒药,对污染场地及场内外进行紧急消毒,并保证其有效作用时间与浓度。

    (5)紧急接种(有疫苗或免疫血清并可行情况下)。

    (6)对症治疗,通过饮水、饲料等方式进行药物防治,防止继发感染。

    (7)通过调控免疫系统,投药、加强营养等措施,提高机体抵抗力。

    (8)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