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的悖论分析

    王建星

    [摘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的一个改变中国十几亿人民贫穷落后面貌的战略构想。现阶段,邓小平共同富裕的设想尚未变为现实,中国社会却产生两极分化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有制度保证,唯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两极分化问题,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共同富裕;两极分化;悖论

    共同富裕的梦想一直鼓舞着当代中国人努力前行。如何尽快消除分配不公,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正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本文试图就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的话题作一个粗浅的探析。

    一、共同富裕的梦想

    1、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的一个改变中国十几亿人民贫穷落后面貌的战略构想,也是萦绕在他心中几十年挥之不去的梦想。从1978年开始,这个梦想一直牵引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直到生命结束。这个梦想也一直引领他进行形而上的理论沉思,并成功将共同富裕思想升华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本质要求。

    经过改革初期六年左右的实践,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写进党的文件,其重心是在先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但还没有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经过执政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走完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现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近40万亿人民币(约6.04万亿美元),国家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大多数中国人实现了小康生活。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经达成。

    2、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

    进入九十年代,邓小平重点思考共同富裕问题。1990年4月, 邓小平指出:“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含义就是共同富裕。”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第一次把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极其精练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生活的思考与描述,激发了广大中国人民努力工作,建设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南巡讲话后,新一轮建设高潮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中国人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二、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

    分配不公会带来两极分化,邓小平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提醒我们:“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在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的今天,因分配不公导致的两极分化正在考验着中国。邓小平当年的忧虑变成现实。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距的测量指标。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5说明财富集中、两极分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改革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2010年底,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表示,全社会的总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基尼系数目前在0.5左右。这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认为:全国高收入阶层占15%左右(约2亿人),中间阶层占到10%左右,而低收入階层超70%,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在放慢,而高收入者收入增长相对加快。这使得收入分配差距在持续扩大。三十年来,中国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方面成绩很大,也赢得了国际声誉,但是贫困问题仍然很严峻。按照中国的扶贫标准,现在中国的贫困人口在4000万人左右。按照每天2美元的国际标准,中国应该有近1亿穷人。而在贫困线之上附近,达不到平均收入水平的易于陷入贫困的人口约在2亿人。

    专家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存在两极分化,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悖论分析

    悖论一词来自希腊语,它是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悖论是自相矛盾的命题。悖论实质上是客观实在的辩证性与主观思维的形而上学性及形式逻辑化的方法的矛盾的集中表现。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种共建共享、普遍幸福的社会模式,经济上共同富裕,政治上人民民主,社会上和谐共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这个角度出发,在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中是不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但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极分化,其直接表现就是少数人占有多数社会财富。这是一个悖论,是自相矛盾的命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初邓小平设计的共同富裕路线图是:第一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部,先富带后富;第三步,走向共同富裕。但先富起来的人们没有按照邓小平的路线图走,邓小平共富路线图中作为中间环节的先富带后富的实现出现障碍。

    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彻底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什么是“两极分化”?邓小平做出了一个明确的界定:“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他说:“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我们不会允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两极分化的标志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中国目前有资产阶级吗?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1胡润财富报告》称,中国大陆地区有96万千万富豪。近百万人的千万富豪是资产阶级吗?判定资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现阶段的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96万千万富豪具有两面性: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他人剩余劳动的占有者。

    两极分化的产生有两个直接原因:一是市场经济,二是分配不公。

    市场经济必然产生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复杂的,既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又有个体经济、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经济成分中,生产资料仍归资本家私人所有,他们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无偿地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这些经济成分的范围内,两极分化现象是难以避免的。

    分配不公。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丛亚平、李长久在《中国基尼系数实已超0.5 财富两极分化》一文中指出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四大表现:一、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越来越小;二、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农大众收入偏低;三、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农民消费严重不足;四、权力资本的暴利在扩大而中小企业普通民众的盈利空间被挤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第二点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农大众收入偏低。它直接导致两极分化。

    四、解决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悖论的制度选择

    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现阶段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的悖论是阶段性问题。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必须要有制度保证,唯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必须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进行制度创新。

    1、在政治领域,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国社会两极分化背后是政治权力的失衡,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实际是政治权力。老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政府在住房、教育以及医疗资源供给上的不足,其背后则是公众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不足。

    政治体制改革是解决收入失衡问题的根本。一是改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广泛吸纳基层民众进入人民代表大会,让人民代表大会成为真正的人民的代表大会。二是不断扩大直选范围,在村一级直选的基础上进行乡镇一级、县一级的直选,使人民有权票决县、乡两级领导人,真正体现人民民主。三是努力构建公民社会。让全体公民都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2、在经济领域,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推动社会财富在全民中公平分配。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城乡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增长两大方面作为“十二五”主要的约束性指标。第一,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不低于GDP增长速度,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第二,确保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初次分配后,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仅为35%左右。最近10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9%左右,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劳动者报酬年均增长不应低于10%。同时,完善分配领域的税收体系。通过税收增减来调节和缩小社会贫富差别是收入分配调整的有效手段,改变我国在初次分配中把过多资源分给强势群体的做法,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向民众倾斜。

    3、在社会领域,树立社会保障新思维,促进财富合理分配。

    以前,我们把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仅仅看作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生活安全感。现在,必须确立社会保障新思维:社会保障的战略任务是促进财富的合理分配。如果我们将社会保障的功能定位于促进财富的合理分配,它就会伴随着国家发展与财富增长而普惠全民、实现共建共享,促进财富的合理分配格局。

    2011年04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二五规划已经为我们画出了一个伟大的蓝图,共同富裕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卷

    [2]周新城:试析两极分化的根源 《中华魂》 2010年第8期

    [3]丛亚平、李长久在《中国基尼系数实已超0.5 财富两极分化》《经济参考报》2010年05月21日

    [4]方栓喜 张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确立四大基本目标《学习时报》2011年01月04日

    [5]李實:《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新动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