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千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城延向纵深

    孙春梅

    近年来,海西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因地制宜,分类分区,依托公益造林、三北防护林、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深入开展小范围人工治理,大范围封禁保护,扎实推进柴达木千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城建设,呈现出森林覆盖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的良好局面。“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防沙治沙资金8.96亿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0.84万公顷(含沙化草地治理),建立7处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6个沙漠公园,柴达木盆地防风固沙功能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海西州坚持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向沙区倾斜,推进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持续巩固提升柴达木盆地独特的生态地位。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以坚持生态保护完整性为重点,统筹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严格湿地用途管制和总量管控,大幅度提升生态资源质量。目前,全州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53处,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省之首。随着生态环境日益好转,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动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多。截至目前,全州野生动物种类达196种,国家级、省级保护野生动物62种,野生植物资源达400余种,可开发利用的达198种。

    在生态环境日益向好的同时,沙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枸杞产业成为生态治理、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并在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中产生明显作用。据近年氣象资料显示,都兰县诺木洪地区年降水量从39.9毫米增加到108.51毫米,6级以上大风由年均54次下降到不足20次,枸杞产业在保护柴达木绿洲湿地、防沙治沙中发挥了支撑作用。据悉,全州枸杞种植面积达3.4万公顷,产量8万吨,产值24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6.4%,综合产值达100.02亿元,每年近10万名省内外剩余劳动力参与到枸杞种植、加工销售、采摘等生产活动中,人均增收近万元,有效推动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