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书之美

    汪雨萌

    每年都有高考毕业生撕书,漫天飞雪,这星星点点的白色,多么美丽呀,它在空中飘飘然,尔后轻盈落地,多么富有诗意与美感。一撕一撕的動作,看起来多么潇洒,一甩一甩,把自己的三年压抑心情全撒出去。一张张已经装订成册的讲义,一本一本朝夕相处的教材,三年来如柱拐杖般的参考书,片刻化为碎片,好像《红楼梦》中说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不,电影《银河补习班》就有高考毕业生撕书的场景,白茫茫一片,电影镜头拍得很美,美得让人辛酸与无奈。

    我们沉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些行为真的美吗?

    什么是美呢?西方哲学家说美是有价值的东西的感性显现,感性是外在的,高考撕书外在看好美,而实际是对三年生活的否定,也是对读书价值的否定。

    电影《致青春》中有个细节,学霸陈孝正同学坐在书上吃蛋糕,因为地面脏。他是全班学业最优异的,将公费留学美国,因而抛下了恋人郑薇,但留学期间他内心经历巨大的失败,回来后重新找郑薇谈恋爱,想重振精神。为什么他会失败?因为他爱的只是分数,是文凭。真正爱知识的人,总是爱护书籍的。在他们眼中,字纸是神圣的东西:仓颉造字,群鬼夜哭。语言文字是通鬼神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据说古人看重要的书时,先沐浴焚香;诗人年关把自己写出来的诗词放在砚台上,点上几根香,感谢上苍赐予自己这么多文字。佛徒认为把佛经往床上放、带到厕所,都是最不恭敬的。由此可见,陈孝正这些高分者,都不是真正热爱文字,热爱知识。他和女友一起吃蛋糕样子很美;而他坐在书上吃蛋糕,却暴露出内心的低俗、粗陋。

    读书最重要的是读出敬重知识的态度。学校给我们的应当是价值观,是敬重书籍的知识美、智慧美,否则,把读书作为分数的敲门砖,即使成功了,将来也是走不远的。

    语言文字可以安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别人进行交流。文字能带我们走出愚昧。在文字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千里之外的人,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人在想什么。阅读者,同样是传承人。敬重书之美,让人胸襟开阔,目光远大。

    撕书不美,反过来,阅读的姿态最美。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一位倚在椅子上,手捧一册书籍潜心阅读的少年;几道慵懒的光,打在书上,恬静淡雅。我们喜欢这样的书生美。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中民国年代的学生:戴一副圆眼睛,穿一身长袍,手捧一册书,风华正茂,站在那儿就是一道风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许他们容颜平平,外表朴素,但他们的才学与修养彰显出文气。这种书生美与书之美一起,值得我们敬重、追求。相比之下,那些撕书的同学,他们斯文的面具,早已随着那些书籍,被撕得粉碎。

    除了书之美书生美,我们也需要给自己留下美的记忆。我们能体会高考三年的压抑,能理解高考结束时的轻松感。然而正如普希金诗中说的:“一切终将过去,一切过去了的,都将成为亲切的怀念。”这就启示我们,无论多少痛苦与烦恼,过去了的,就是自己的历史,就算是苦难,也要留下记忆。我们成功,我们失败,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历史给自己的未来以信心与力量。我们落泪过,我们狂喜过,而那些高中时期用过的书籍簿纸,都是我们记忆的载体,看到它,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的青春。我听好多中年教师说,他们面对困难挫折,翻看那些高考时用过的书,写过的讲义,就会振作起来,就会感到一股力量把自己往前面推。

    是啊,生活有时如苦咖啡,初尝,味是苦的,但回味起来,却是一点一点的甜。我们需要保留记忆的载体,留下美好,敬重书之美。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人敬重美,美就会处处有。我们要深入美、留住美、创造美,把自己变成一个“美人”。

    [作者通联:浙江温岭市新河中学高一六班 指导教师:江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