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胡锦涛和谐思想的形成过程

    吕伟

    [摘要]胡锦涛主席的一系列关于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和谐思想及其理论,自提出伊始,就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已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本文旨在对胡锦涛和谐思想的形成过程做以梳理,将胡锦涛和谐思想划分为发轫阶段、成熟阶段、扩展阶段,并加以说明。

    [关键词]和谐;和谐思想;形成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胡锦涛主席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提出在国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共同推动和谐世界的科学主张,逐步发展完善成为一系列关于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和谐思想。胡锦涛的和谐思想作为胡锦涛治国理念的重要创新成果,自提出伊始,就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已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目前学术界对于胡锦涛和谐思想从整体上研究的成果较少,然而从整体上进行研究,才更容易全面理解胡锦涛和谐思想的科学内涵并付诸于实践中。本文旨在对胡锦涛和谐思想的形成过程这一点做以梳理。

    一、胡锦涛和谐思想的发轫阶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003年7月28日,全国防治非典会议上,针对“非典”疫情暴露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广东既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更要‘协调发展,‘努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交出优异的答卷”。此时已经谈到了“协调发展”问题。同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文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深入阐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处处体现着和谐的意蕴,是胡锦涛和谐思想的发轫。

    二、胡锦涛和谐思想的成熟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此后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并于2005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长篇讲话中,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讲话中,胡锦涛主席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及其必要性,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及其工作重点做以系统阐述。随后,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具体部署。至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标志着胡锦涛和谐思想进入成熟阶段。

    三、胡锦涛和谐思想的扩展阶段: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胡锦涛首次提出和谐世界这一命题,他指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7月1日,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将“建设发展与和谐世界”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由此“建设和谐世界”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同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思想的深刻内涵。“这标志着中国的“建设和谐世界”新理念完全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

    此后,胡锦涛在多次讲话中丰富和发展了有关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2006年的新年贺词中将和谐世界作为贺词的主题。2006年4月23日《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演讲中,胡锦涛具体阐述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三项原则。2006年7月1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时,胡锦涛指出:“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应倡导“互尊互鉴”和“开放包容精神”。胡锦涛在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宣布:“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起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成功运用,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逻辑延伸与扩展,是胡锦涛和谐思想的新拓展。

    几乎与此同时,胡锦涛主席根据世界各国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和谐世界思想推广到地区事务的层面,提出了和谐地区、和谐亚洲、和谐亚太等命题。2006年6月15日,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我们应该全面加强合作,努力把本地区建设成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并全面阐述了四点建议,为和谐世界思想注入了区域发展模式。仅隔一天,17日胡锦涛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上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的讲话,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所有亚洲国家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2006年11月18日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表示,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同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携手努力,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太大家庭作出贡献。

    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建设“和谐世界”、“和谐地区”,清晰地展示出胡锦涛和谐思想不断前进的足迹。至此,胡锦涛和谐思想已经形成,但是其发展脚步并未停止,胡锦涛和谐思想在内涵上还在不断深化。如: 2006年5月胡锦涛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讲话中提出“和谐文化”命题,并指出“和谐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可以预见到,胡锦涛和谐思想还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必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參考文献:

    [1]刘绍春.简论胡锦涛的和谐思想[J].学术论坛,2006(9):42-46.

    [2]兰红光.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M].人民日报,2003-10-15.

    [3]叶江.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大国战略转型[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人民日报,2007-10-25.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