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培养研究

    【摘要】语文学科是学生了解中外文学、历史、文化等知识的重要途径,新课改后,高中语文教师需明确阅读课程开展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课程,为学生构建深度学习场域,并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更高阶的学习思维,保证语文学科较快走上综合发展路径。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高中语文开展阅读课程时进行的教学策略,讨论深度学习、高阶思维二者关系,结合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课程实例,为高中学生开发高阶思维,提供深度学习上的相关办法,促进高中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深度学习;高中语文阅读;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5-0103-02

    【本文著录格式】管仲英.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15):103-104.

    引言

    初步接触高中语文学科时,多数学生未认识到语文知识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新课改落实到语文学科,教师应在新时期下借由优化后的教学方式,不断鼓励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对语文教材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思维能力。随着学习进程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知识变得更加复杂,此时教师需转变语文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由知识灌输变为培养学生自主求学能力及思辨思维能力,即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深度学习,借此发展高阶思维,从根源上让学生更好掌握语文学科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深度学习及高阶思维的关系概述

    进行深度学习,应从三个角度分析。第一,从学习状态角度看,学生能通过深度学习目标,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并沉浸在由知识搭建起的课程海洋内,促进学生更积极地自发学习学科知识。第二,从发展目标角度看,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深度学习,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批判、自主思考等主观能力,并可将学科知识加以串联,由此构建出完整的学习体系,提高学习能力。第三,从课程发展目的角度看,深度学习能促进高阶思维的更好养成,让学科知识牢记在学生心中,利用知识的组合串联,培養更高阶的语文学习思维。

    高阶思维能在学生学习阶段起到分析、评价等作用,所以尽早培养出高阶思维,有助于学生及时掌握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综合素养。落实并推动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应先从深度学习角度出发,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学科教学安排的内容,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升语文水平。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有其必要性。通读全文是理解文章大意的主要途径,精读文章可以分析作者用意,朗读文章则能深刻体会文章脉络感情,所以阅读部分的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较高的语文学科文化素养。不断深入开展阅读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度解析阅读文章的动力,在优化后的教学策略上,督促学生尽早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速度,让学生具备高效学习、有效提分的学习方式。

    二、高中语文阅读进行深度学习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是承接大学语文前奏的重要知识范围,在此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更多是让学生在充沛的知识体系下,拥有更多自主学习意识,从而传承文学素养。教师在阅读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首先应创设出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语文阅读的趣味性;其次,教师可将阅读内的场景、知识点融合现实生活,增加关联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欲望。

    比如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材的开篇文章便是毛泽东《沁园春·雪》,教师可引入诗篇创作时的背景,让学生通过自我感知来了解诗人当时的豪情壮志,从而深度学习诗句内含的情感。

    (二)探究阅读本质

    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教学知识点,发现并探究隐藏在文章中的知识本质。在阅读课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拨开文章的层层迷雾,找出蕴含在文章骨子里想要表达出的想法,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得出阅读文章的总体框架。传统阅读教学中更多使用死记硬背方法,当文章结构稍有变形、文章用词稍加修饰,学生便丧失了理智分析的能力,从而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探索阅读课程的本质内容,以某篇经典文章来作为分析原点,经过文章结构、层次、段落、修辞、情感等因素的分析,让学生学习到不同角度的阅读解析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寻找阅读联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度学习文章内容,教师可采用寻找阅读联系的教学方法,将看似不同文体、不同叙事手法的文章加以整合分析,由此带来较突出的教学成果。在学习新的文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曾学习过的阅读篇章,让学生由主观思维进行语文知识的整理和联想,进而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便于知识模块化掌握,提高学习成绩。

    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由于学生已经在上一节课了解了当代诗作《雨巷》的相关表达艺术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相关语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加强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深刻认知,促进语文知识体系完善。

    三、高中语文进行高阶思维培养分析

    (一)用好提问机制

    语文学科是艺术、文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基础学科,高中语文的阅读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不同的文章作出无限的解读,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加强其内在素养。语文学科的高阶思维培养过程应伴随提问和解答,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开拓高中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得出专属自己的答案。使用提问机制,能为教学过程带来更多惊喜和收获,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现阶段语文思维,同时也能拉近师生间距离。

    比如必修四教材中分别选取了辛弃疾和李清照两首词作,教师可在阅读任务开始前便提出问题,“辛弃疾与李清照同为宋代词人,那么二人作品有何异同之处呢?”“同一作者不同作品有着怎样的情感表达?从何处可以发现?”学生带着教师问题阅读词作,通过小组讨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教师更要激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在问题机制的不断使用中,为培养学生高阶学习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二)组织教学实践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阅读课程期间,应妥善利用教学方式。新课改后,教师应将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化的转变,采用情景剧或分角色朗读方式,将阅读文章中存在的人物关系、情节递进关系加以深度的学习,由此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分组,于组内分角色通读全文,并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阅读展示,通过指正文言读音、语句语气、断句等问题,让学生的感情更融入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中,从而发挥出较高的阅读水平。

    (三)引导教学反思

    教师为提升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应在阅读课程深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教学反思工作,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教师一堂课不能对所有学生都进行足够的照顾及关注,所以要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反思,能准确认识到知识的欠缺,从而便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弥补,填补学习短板。

    比如进行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阅读学习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小路、荷花、月色、池塘等意象做出分析解读,学生在做出自己的解读后,教師结合学生给出的答案及还未想出的答案进行分析,学生借此机会,便可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短板及思维的不到位处,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阶思维。

    (四)增设教学评价

    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借由教学评价,给阅读课程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改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应更多吸纳课堂评价数据,在后续阅读教学中不断完善个人教学能力,以巧妙的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锻炼出高阶思维。

    四、结论

    综上,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增长,首先应为学生构建起深度学习的教学体系,在体系内融合各项教学手段,培养阅读高阶思维。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探究阅读本质等方式增强高中生阅读能力,另外借用好提问机制、组织教学实践、引导教学反思、增设教学评价等方式加大提高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力度,渗透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教师应结合新课改教育方针,在课程中不断融合全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课程的深度学习,进而培养学生阅读高阶思维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课程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树财.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概念为本的阅读教学策略微探[J].教育科学论坛,2020(28).

    [2]刘俊峰.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

    [3]谷爽姿,杨李娜.以表现性评价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高阶思维能力[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4).

    附? ? 注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学科深度学习与高阶思维研究》(GS[2020]GHB16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管仲英,女,1975年生,甘肃渭源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