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项目式学习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黄利锋

    

    

    

    [摘 ? 要]成立学校联盟是一项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举措,联盟学校之间共享教育资源,在教师培养、课程教学、学生发展等诸多方面打破了城乡资源界限,缩小了城乡差异,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联盟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切入点,统筹设计跨学科项目课程,构建项目式学习共同体,为学校联盟的建设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学校联盟;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共同体

    当前,课程统整、跨学科学习、STEM课程、创客教育、项目式学习等备受关注,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样态。有的以信息科技为主,有的以科学工程为主,有的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进行跨学科统整,很多学校已形成特色。一些地方开展了区域推进,集合各校各科的骨干教师,成立了课程开发导师团,研发了校本教材。然而在具体推广实施中,因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区域资源整合的优势还尚未得到完全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联盟的六所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构建了项目式学习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以下将结合联盟跨学科课程《浩瀚的星空》加以阐述。

    一、达成共识,确立联盟发展方向

    1.自愿组合,共谋发展

    2015年,张家港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联盟建设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主要目标是通过创建一批教育质量过硬、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声誉优良的学校联盟,基本实现联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优质化,适龄儿童的入学机会与成长环境大体相当,推动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份通知中,同时附有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各个联盟的核心学校名单,全市学校自主选择核心学校结对,最终城北小学、中兴小学、乘航小学、港区小学、合兴小学五所学校以万红小学为核心校组成了张家港市万红小学联盟。经过联盟校长会议讨论,制定了联盟章程和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用三年时间把万红小学联盟建设成理念协同、品牌共建、特色鲜明、同步优质的教学共同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教育。

    2.综合课程,联盟力量

    2016年6月底,张家港市教育局提出举办小学暑假创意作业展,并以联盟的形式展示。当时,万红小学正在开展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的实践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内容是联结学校周边社区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在暑假期间考察学校附近的水域资源,绘制一张体现生物分布和水资源状况的根与芽水地图。由于联盟其他五所学校也临近不同类型的河流,因此决定把“根与芽水地图”作为整个联盟的暑假作业,各校分别成立活动小组,统一方案,分别行动。经过一个暑假的户外实践,成果丰富。其中包括思维导图、采访日记,调查问卷、活动照片等,在同年9月份的全市展示中令人眼前一亮。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社会责任感等,在水地图项目中得以发展,也让教师们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魅力和联盟团队的潜力。

    2018年1月,万红小学联盟赴深圳观摩南方科技大学实验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的统整项目课程,该课程强调将学习与生活联结,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通过参观学习,万红小学联盟的六位校长达成了共识:要从基于学生未来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出发,重新审视、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协作能力、自主学习与创新技能、跨文化理解能力、计算能力与IT素养的学生。基于此,联盟的发展方向逐渐清晰,即构建项目式学习共同体。

    3.聚焦PBL,协调共进

    项目式学习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根据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描述,项目式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这个探究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形成相应的问题解决能力。目前跨学科学习的表现方式或组织形式有多种,如STEM课程、课程统整、创客教育等,但在具体实施时都需要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即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并特别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校认为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的一种新形态,每个学科教师都能够在跨学科课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团队合作给学生带来跨界协作学习的全新体验。因此,学校项目式学习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是以基于项目的跨学科课程建设为抓手,區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

    二、资源整合,跨学科项目式实践

    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好联盟跨学科课程建设,光有理念是不够的,必须有让课程落地生根的措施。以五年级《浩瀚的星空》课程为例,全体联盟校协同研讨,经过“顶层设计—通识培训—项目研发—教学实施”的步骤,历时4个月,共有6所学校的31个班级、125名教师、1567名学生投入了这场协同学习。

    1.顶层设计

    学校充分挖掘联盟优质资源,组建了课程决策团队、课程设计团队、课程技术团队,为联盟课程的推进保驾护航。课程决策团队由六位联盟校长组成;课程设计团队由各联盟校五年级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技术团队由联盟各校信息技术教师组成,负责活动过程性资料的采集与整理。联盟打破了各校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的形式,把年级项目组作为设计课程内容的主力军,并着力打通学校壁垒,打通学科界限,聚合优质资源,汇聚集体智慧。

    2.通识培训

    万红小学作为联盟的核心学校,在联盟各校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承担了对其他联盟学校进行全员培训的任务,内容包括《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解读、学科备课组的跨学科思维训练(见图1)、项目式学习案例剖析和思维导图应用等。

    3.项目研发

    跨学科学习是对分科学习的拓展与整合,两者相互依存。跨学科学习方案的设计分为以下三步。一是学科备课组的跨学科思维。由每个年级的学科备课组提出本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素材,要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话题或自然现象相关联。二是年级组的项目化整合。每个年级的项目组综合本年级各学科备课组的素材,确定项目主题和内容框架。项目主题要具备综合性、生活化、可操作的特点,项目子主题要跨学科和项目化。三是项目组长的统筹规划。项目组长负责带领本年级项目设计团队对主题进行进一步设计,基于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运用逆向思维,设计具体的项目化学习方案,可以侧重单学科的纵向挖掘,也可以侧重跨学科的横向联合(见图2)。以下,将结合联盟跨学科课程《浩瀚的星空》介绍项目研发的流程。

    (1)主题由来

    当五年级各个学科备课组提出了本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素材后,年级项目组在汇总时发现,科学、语文和美术学科都有与“星空”相关的知识点,如语文有《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圆梦飞天》,科学有《北极星不动的秘密》,美术有梵高的《星空》作品赏析。结合2018年1月31日的“超级蓝血月”天文现象,项目组决定把主题定为“浩瀚的星空”。

    (2)内容设计与实施

    基于学生的问题,联盟五年级跨学科学习设计团队经过多次讨论,把“浩瀚的星空”学习内容分为四大领域:人文星空、科学星空、艺术星空和技术星空。要求每个领域的项目任务均与真实生活相连接,体现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需要通过跨学科学习,整合、归纳、分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突破单一学科教学固有的线性思维模式。

    在人文星空子项目中,学生阅读与飞天或星座等有关的神话故事、诗歌散文、科幻小说、科普小品文,通过制作星空主题科幻书、举办“我与星空”音诗画朗诵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在作品融合了语文、音乐和美术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活动中提升了人文和艺术素养(见图3)。

    科学星空领域的学习目标是: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星空,让更多人了解星空。通过制作北斗星模型和排练科普剧,学生体验了文理相融的学习过程。在科学和数学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们认识了北斗七星的相互关系,学习使用简单工具,利用数对确定天体位置。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枪钻,学会了钻孔和拧螺丝等技能。科学星空团队组织了一次室外观星活动,家长和学生一起在操场搭起了帐篷,借助高倍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但学生们的探究远不止于此,他们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科普剧《星空漫谈》,在舞台上进一步锻炼并提升了表达能力(见图4)。

    在艺术星空子项目中,学生结合现代美术的创作方法,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创作,并在校园里策划了一场星空艺术作品展和星空服装走秀,大大提高了活动组织规划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在星空艺术作品展上,有沙画、马克笔画、粘土立体画等充满创意的作品,从普通彩笔的笔触变化到废旧材料的综合利用,学生获得了不一样的美术创作体验。学生还积极参与画展布置,在一个个泡沫球上绘制宇宙中不同的星球,大大小小,你画我画,相互合作,乐在其中。在星空服装秀上,学生们感受到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们画帽子、画衣服,对原本样式统一的T恤剪剪贴贴,使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设计元素,个性十足。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艺术团队的学生大展身手,自主排练,呈现了一场极具动感、时尚的服装秀(见图5)。

    技术星空子项目的驱动问题是如何展示航天发展史以及怎样让航模飞上天。一场展现人类探索精神的航空航天图片模型展,涉及了研究性学习、劳技、信息技术、语文等多个学科。学生们与信息技术教师一起查找、整理图片,向美术教师学习图片排版设计,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文字说明、担当现场解说员等。在航空模型的制作活动中,学生与同伴一起探索实践,回到家中则跟家长一起钻研挑战,完成了一个个充满创意的作品(见图6)。

    (3)教学实施

    一是集体大课,学生分组。万红小学率先进行了面向本校全体五年级学生的集体大课,由四个子项目的领衔教师分别讲解学习内容和项目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公布参加各个项目的学生名单。联盟其他学校相继开展集体大课。

    二是专业知识,分科授课。对于语文、科学和艺术学科教材中有关星空的知识,由各学科教师按原来班级授课。如果在原教学计划中未安排在该时段教学的,可由学科备课组统一调整教学计划,将其安排在跨学科课程活动期间完成。

    三是项目任务,分组活动。各校教务处对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临时连排,统一安排在每周五下午作为项目分组活动时间。学生跨班走课,到各子项目活动地点报到。每个子项目组的指导教师团队至少由四名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结合项目小组任务,开展分工教学。

    四是场馆学习,家校协同。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教育场所不断扩大,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场馆是有意识地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设计的物理空间,创设了学校和家庭难以提供的情境。场馆通过实物、模型的布置,配合图片、文字说明,可构建出特定的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的历程,包含家庭活动的选择、各种教育情境中学习资源的提供。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在校外情境中被激发。在家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带领下,学生们到上海科技馆开展了实地研学。其中令人惊叹的大体量展项以及可以动手操作的展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五是作品布展,项目展演。如2018年6月1日,对万红小学联盟学校的师生而言,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六一”儿童节。星光大道、 星空海报、星球世界、星贴标志……把学生带入了神秘的宇宙。家长也应邀参与,看着眼前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作品,强烈地感受到孩子们正在经历不一样的学习。参与现场的每一个人,从科学、人文、艺术和技术等领域全面领略了太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4)活动评价

    在基于问题或任务的跨学科学习中,学习知识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体会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学习成果以作品形式呈现,因此更适合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发展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其评价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演讲、辩论、表演、实验、调查、观察、艺术品创作、作品展示等,具体评价内容见表1。

    三、自主设计,成立项目孵化平台

    两年来,从几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所学校到一个联盟,从一门学科到一组统整课程,万红小学联盟在“集群协同发展行动”中,跳出了小“我”,发现了“我们”的价值,绽放出万紫千红的蓬勃生机。《浩瀚的星空》是万红小学联盟的第一个联盟课程,虽然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但也在深度实践中完成了项目式学习的启蒙,推动了聯盟成员校之间的协同学习方略,初步形成项目式学习共同体。

    “聚是一把火,散作满天星。”万红小学联盟项目式学习共同体,既有统一的课程目标、实施路径、实施策略、成果设想和评价标准,又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造性发挥,充分展现了各校特色。联盟尊重每一所学校的办学个性与特点,努力推动各校互学互补,特色发展;鼓励各校分年级自主设计实施跨学科课程,并根据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穿插联盟专题研讨活动。目前,各校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化实践,基于项目的跨学科课程已经成为万红小学联盟的课改特色。

    到2018年下半年,联盟各校已相继研发了自己的跨学科课程,如万红小学的《泥艺工作室》《校园绿地图》《绿豆芽的研究》,中兴小学的《一棵树的价值》,城北小学的《纸课程》《缤纷的海洋》,乘航小学的《假期去哪儿》,合兴小学的《沙洲美食》,港区小学的《蒜瓣儿成长记》等。为了保证课程质量,联盟课程设计团队对各校的项目设计和过程性资料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资源开发与管理探索是当前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也是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项目的跨学科课程,其关注的焦点在于整合以学生经验为代表的生活世界和以学科知识为代表的科学世界,促进学生完整地认识和把握世界,实现和谐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课程设计师,引导学生的跨领域、跨学科学习,创造面向未来的新教育。

    万红小学联盟课程的实施突破了时空限制,充分发挥了联盟核心校的辐射作用,以跨学科课程实施为载体,实践课改、多校联动,促进了一群人的发展,推动了多所学校的齐头并进,真正形成了校际共同体发展的新样态、新格局。同时,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实施提供了一个样本。

    (责任编辑 ?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