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孙雨 张学聪

    [摘要]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确保党长期执政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能够有效引领党长期执政的方向,坚定执政目标;能够有效化解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政治风险,维护执政权威;能有效提升党长期执政的政治认同,巩固执政根基。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来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关词键]政治建设;根本性;长期执政

    [作者简介]孙雨(1987-),女,汉族,辽宁抚顺人,中共抚顺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张学聪(1982-),男,汉族,辽宁本溪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8-0046-02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核心是新时代党的建设“6+1”总体布局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共中央政治局依据计划在2018年6月29日进行了第六次集体学习,重点围绕的主题就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再一次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共同的政治纲领、路线以及目标是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它集中代表了特定阶级集团的利益。因此,从政党的属性来看,政治性就是其本质属性。2018年党内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总人数已经接近8900万,基层党组织数量达到457.2万,不断壮大的队伍规模和党员成分的复杂化,使全党上下意志的统一和肌体的纯洁变得尤为重要。一、党的政治建设是确保党长期执政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

    党成立九十八年的经验证明,政治道路的走向是由政治纲领的内容决定的,同时,要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中始终统一全党上下的意志,凝心聚力,克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与成功,关键在于要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信仰、严明的政治纪律和规矩。早在1939年毛泽东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到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党成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①,至此,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政治建设构成党的自身建设的三大要素。1945年党的七大将作风建设加入其中,党的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建立,即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政治工作是党领导人民军队获得成功的基石。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自此,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伴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过程中。直到改革开放,依据局势和任务的变化,1987年召开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用制度建设取代了政治建设,重新确立了党的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但是,随之而来的东欧剧变、八九政治风波对国际国内的共产主义运动造成影响,特别是1991年的苏联解体使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均蒙受重创,世界政治格局由此发生重大转变。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再次将党的政治建设加入其中,首次形成了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1997年党的十五大之后,党的建设布局再次拿出政治建设。直到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下,报告中重提党的政治建设,强调党的建设中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并且明确将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6+1”总体布局中的首位。由此可见,党的政治建设伴随着党90多年的历程,政治建设的效果决定着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果,政治建设是保证党能够执政、并且能够坚持长期执政的优良传统和最大优势。二、党的政治建设能有效引领党长期执政的方向,坚定执政目标?

    方向明才能道路清。新时代,旗帜和道路的问题就是方向的问题,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完成党现阶段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的重要前提。要在全面贯彻和有效落实党中央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令畅通,就必须确保全党上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政治方向,坚定执政目标。

    世界政治格局充满不确定性,而党的十九大却为未来的中国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现阶段肩负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历史使命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一场将目标变为现实的新的长征由此开启。新的长征路上要防范和化解重大的、突发的危机;要率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整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党还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这是对全世界政治责任的担当。这就意味着要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有机结合起来。一百七十年前,伟大的革命导师在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标,即“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②三、党的政治建设能有效化解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政治风险,维护执政权威?

    习近平关于政治风险早有过严密的论述,他说:“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③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成就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极大优越性,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确定也使中国共产党必须正视执政中面对的各种矛盾与问题。除了长期复杂的四大考验和尖锐严峻的四大危险,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社会风险、生态风险、甚至包括开放状态下的文化和主权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涵盖在各个领域和多种层面的所有风险,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中,假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最终都会演化为政治风险,甚至会威胁到党长期执政的要求和长期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升。因而,党中央强调“四个意识”,特别是政治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这是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与权威的根本。

    十九大报告再一次阐述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并用长期、复杂、严峻、尖锐表达了其具有的挑战性。与此同时,党内长期存在着各种突出问题的解决尚未从治标转向治本,特别是在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等层面表现突出,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的发挥,也弱化了党的纯洁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布局上升到了战略的角度,并且强调加强党的各项建设都要围绕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核心,在严明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强化“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在严明党的纪律建设中,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重要的;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注重政治功能的发挥;在选人用人时,突出政治标准的考核。由此可见,党的政治建设能有效化解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政治风险,维护执政权威。四、党的政治建设能有效提升党长期执政的政治认同,巩固执政根基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与胡耀邦探讨关于政治的问题时曾论述过这样一个观点:政治就是支持我们的人多多的,反对我们的人少少的。由此可见,争取人心是党的事业的核心,人民的事业就是党的事业,最大的政治就是人心。习近平致力于研究为什么人和靠什么人的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检验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合法性的试金石;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力量源泉,归根结底就是要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之后,习近平在媒体见面会上,代表十八届党中央对全国各族人民庄严承诺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承诺,除了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党在思想和作风建设上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政治高度来引导,科学判断党性与人民性是相互统一的。人民性突出解决的问题是“我是谁”“依靠谁”;党性突出解决的问题是“为了谁”。这样才能将党性与人民性有效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党带领广大人民治理国家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密切联系群众是改进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关键,各级党组织要发挥政治功能,真正做到为民造福;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重视政治能力和素质提高,执政本领的提升,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切实担当起党与人民群众赋予的政治责任,在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戴和支持下为民服务。

    九十多年发展历程中的实践和现实多次证实,强调和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就会充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党内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朗朗乾坤,反之,党的建设事业就会出现重大的波折、造成严重的损失。[注释]

    ①毛泽东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5.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