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技术措施

    李兵 朱军政

    摘要:介绍了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方法,为养殖户进一步提高奶牛的产犊量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产犊间隔;缩短;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12-0050-01

    奶牛的产犊间隔是指奶牛场母牛每两次产犊之间的间隔天数,又称胎间隔。养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奶牛存栏数以15%快速增长。奶牛的产犊间隔直接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相关,产犊间隔延长,不仅增加了母牛的饲养管理和相关的生产费用而且降低了养牛效益。随着养牛业不断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奶牛的产犊间隔研究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关注,奶牛的适宜产犊间隔应该为365 d,奶牛要在产后 85 d内配种怀孕,再经过280 d的妊娠达到一年一胎。但是很多养殖场在饲养方式上和管理上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很难做到母牛产后及时受孕,使得奶牛的产犊间隔没有在一个科学的合理范围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1 影响产犊间隔的因素

    影响产犊间隔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奶牛的饲料营养管理、奶牛的应激管理、奶牛的生产繁殖管理、奶牛的卫生防疫管理等,尤其奶牛子宫疾病、卵巢疾病及产后营养护理不科学的是延长产犊间隔的主要原因。

    2 措施

    2.1 加强营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中,饲料的营养水平是培育高产奶牛的物质基础,奶牛营养配比不科学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奶牛场的员工应根据奶牛不同的生理特点和生产阶段要求,实行科学饲养,营养因子失衡将会导致奶牛某些疾病的发生,包括乳房炎、子宫炎或蹄叶炎等,会影响到奶牛的繁殖或受孕,进而影响产犊间隔。如奶牛的蛋白质与能量不足可导致子宫复旧延迟,继发子宫炎症,造成卵巢机能不全;维生素A、E不足、微量元素缺乏,母牛可长期不发情或发情无规律、不排卵、受精卵着床困难等子宫异常疾病;而粗纤维不足还会导致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1]。

    2.2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

    养殖场内不能混养其他动物;保证牛舍温度、湿度与饲养密度,保持牛舍干燥、清洁,保持牛舍常年通风;做好定期消毒、驱虫、杀虫,定期进行奶牛产前、产后的产科疾病的监控;对于出现分娩征兆的母牛安排进入环境安静经消毒的产房,适时用消毒药水对母牛后躯肛门阴户和尾部进行清洗,分娩时遵循助产原则,少干预母牛的正常分娩,尽可能地防止产道损伤和人为感染;尤其要注意奶牛在产犊前后、挤奶前后及干奶期的卫生。

    2.3 加强奶牛的热应激管理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宜温度为0~21℃,当气温超过30℃,奶牛会产生热应激,流产率上升,延长其胎间距,产犊间隔自然就难以控制,所以保持牛舍温度是夏季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配种旺季最好要避开夏季[2]。

    2.4 加强奶牛的卫生防御工作

    奶牛的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重要因素,奶牛的免疫程序不科学,将使奶牛经常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滋扰,诱发奶牛蹄叉炎、乳房炎、胎衣不下以及子宫炎等疾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奶牛繁殖问题都是息息相关的,只有给奶牛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提高其免疫能力,才有可能缩短其产犊间隔[3]。

    2.5 加强奶牛的繁殖工作管理

    2.5.1 种公牛选育 种公牛质量对于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较大,所以加强种公牛的选育对母牛产犊有重要意义。

    2.5.2 奶牛产前及产后监控 加强奶牛产前的早期妊娠诊断与生殖疾病监控,可应用EIA测定血液或乳计中孕酮含量或者监测母牛分娩后的卵巢活性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产后重点监护其生殖、泌乳、消化和运动系统,保证发挥奶牛潜在泌乳量、避免产后感染、重建正常繁殖功能,头胎牛需监护21 d[4]。

    2.5.3 科学促孕保胎和繁殖激素 科学使用促孕保胎和繁殖激素如促黄体素、前列腺素法、血促性素等,采用诱导发情和同期发情技术调节奶牛卵巢功能,对有正常黄体、卵泡或没有的分类进行技术处理,达到及时妊娠的目的。

    2.5.4 掌握人工授精技术 在牛发情结束后,直肠检查优势卵泡发育成熟,采用一次性人工授精在子宫内输精。在输精前6 h肌注促排3号25 μg或输精时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 000单位以提高受胎率。

    参考文献:

    [1] 杨章平,王杏龙,吉 林.影响奶牛产犊间隔变化因素的分析[J].中国奶牛,1997(4):54-56.

    [2] 张忠超,张福信,李福云.影响奶牛产犊间隔因素的分析[J].中国奶牛,1998(4):36-37.

    [3] 王 锋,杭苏琴,王元兴,等.影响奶牛产犊间隔因素的分析[J].云南畜牧兽医,2002(4):4-5.

    [4] 渊锡藩,陈乃清.母牛产犊间隔几个问题[J].中国奶牛,1992(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