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牡丹江市文化产业发展

    李颖

    摘要: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做出科学的判断,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牡丹江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找出适应牡丹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加快牡丹江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培育和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较好基础和较强发展潜力的文化行业和新兴文化业态,充分发挥其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 促进文化产业提档升级,推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比较优势;创意;体系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从战略高度为我国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加快发展牡丹江市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顺应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克服不足,创新思维,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动牡丹江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争先发展。

    一、牡丹江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一)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旺盛。经过跨越式的发展,我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跨上了新台阶,逐步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日益更新,对品位和文化内涵更加重视,对数字电视、游艺动漫等具有时尚和新兴的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在十一五时期,文化惠民措施更加具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加活跃,基层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图书室(屋)、电影网络、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五项惠民工程建设达标率均为100%。

    (二)省级发展战略为牡丹江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首先,黑龙江省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将牡丹江市确定为全省产业三大战略支点之一,东南部产业聚焦区,为我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省、中央等有关的扶持政策、扶持措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其次,牡丹江市产业的地域优势明显,作为东北地区东南部的中心城市、节点城市,牡丹江市与俄、日、韩、朝、蒙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密切,本地文化与异域文化交融,对外开放和沿边先导的特色优势将对培育外向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雄厚的产业基础为牡丹江市文化产业跨越争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得到迅速壮大,牡丹江市新闻传媒集团是全省十大文化重点企业之一,红罗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试水扬帆,演艺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渤海民族刺绣、和音乐器、穆棱悉达木业等一批民营文化骨干公司发展壮大,国有控股、民营企业相辅相成、相融相生,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竞相发展、整体突围的态势。一批文化项目落地生成,牡丹江会展中心、新华影剧院翻建工程、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中共六大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在建或建成。镜泊小镇、莲花小镇、横道历史文化名镇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文化与其它产业融合更趋紧密,牡丹江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木业、制造加工业、对外贸易以及文化事业等传统产业已经进行了深入融合。

    (四)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创意源泉。牡丹江市历史文化资源厚重,列入国家级、省级以上文物保护的遗产39处,已普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达300多个,在黑龙江省三大历史文化资源中,我市渤海文化、流人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牡丹江市是少数民族集居区,汉、满、朝等15个民族相荣共生,多民族文化交融生辉,以满族和朝鲜族为主的民族民俗文化别具特色,歌舞、神话、故事等丰富多彩,是取之不尽、魅力无限的文化产业创意源泉。

    二、牡丹江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观念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仍然存在,对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的作用认识不够,忽略文化的经济功能,单纯地将发展文化产业局限于文化本身,简单地认为文化产业就是将文化的产业化。或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盲目跟风”现象,顾眼前、忘长远,甚至违背市场规律办事,导致文化发展缺乏生机与活力。

    (二)产业规模不大

    牡丹江市的文化企业呈现 “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的总体特点,除龙头企业新闻传媒集团外,大多数企业创新创意能力较弱,仅停留低端加工模式上,鲜有创意性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注册商标的骨干企业、骨干项目更是凤毛麟角。

    (三)高端人才匮乏

    懂技能、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在现代传媒、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创意、文化营销人才紧缺现象更为突出。同时,牡丹江市优秀人才流失严重,许多人才纷纷“雁南飞”,形成人才短缺的恶性循环。

    (四)资金投入不足

    牡丹江市文化产业项目大多属于投资拉动型,对投资依赖性较强,加之融资渠道不畅、社会资本难进,文化企业融资难、贷款难,资金问题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牡丹江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突破重点促进文化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两点、四镇”的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一核”,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规划建设具有较强集聚力、辐射力、牵动力的文化产业集聚中心。“一带”,即以境内G10国道为纽带,不断提高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中的文化产业比重,打造形成文化产业带。“两点”,即以东安区、宁安市为文化改革发展先导试点示范单位,发挥文化改革发展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四镇”,即规划建设集历史文化展示、民族民俗风情演艺、自然山水观光等为一体的镜泊湖旅游名镇,集林海雪原红色经典、中东铁路遗存、影视创意制作等为一体的横道百年历史文化名镇,集海东盛国古迹、宁古塔文化展示、朝鲜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渤海千年古镇,集绿色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体验、新农村风貌为一体的莲花旅游名镇。二是促进文化与其它产业的深度融合。划建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抗联英雄、林海雪原”为主体形象,以“哈尔滨—阿城—尚志—海林—牡丹江”为主要线路的红色文化旅游景观带。推进牡丹江博物馆、“中共六大”纪念馆、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开发、八女殉难地纪念工程、中东铁路建筑群保护开发等重点工程。

    (二)谋划生成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一是实施文化发展项目“三个一批”计划。即推进一批较成熟的文化产业项目提档升级、包装一批较完备的项目破茧化蝶、酝酿一批成长型的项目后期储备。对全市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建立我市文化产业项目档案库,对项目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及时了解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脉搏。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项目策划和宣传推介力度,编制和公布《牡丹江市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导目录》,引进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借势生力,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企业落户牡丹江。同时要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外文化产业展会、招商投资说明会,延长产业宣传半径,提高我市文化产业美誉度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三是抓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生成落地。立足动漫产业发展基础,打造黑龙江东南部全产业链条的动漫产业集群区,加快落地生成“牡丹江动漫产业集群园区项目”;立足沿边开放区位优势,加快冰雪画、肖型画、渤海刺绣、木刻等特色艺术品产业“走出去”步伐,建设“民族民俗工艺作品国际展销项目”;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加速牡丹江区域内沿301国道红色文化旅游景观建设,打造镜泊湖旅游名镇(风景区)大型演艺、4D影院、异域风情文化街区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

    (三)实施人才战略和金融战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应充分发挥人才规模化、集聚化、连锁化效应,[1](P.128-129)通过建立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等参与分配制度,推进项目签约制、年薪制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把引项目与引人才、引资与引智结合起来,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努力构筑我市文化产业人才高地。二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政策,大力营造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的社会氛围。[2](P.138)在培养本地优秀创意人才方面,依托牡丹江市大中专院校的教育资源,通过促进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培训机构间的合作,建立多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积极创造有利于最大程度吸引和使用域外高端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期权、高薪、兼职等多种手段,以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造就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是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筹资、民间资本投资等多种途径,实行多元化投资。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推介重点项目、贴息引导机制和市场化的项目贷款担保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鼓励企业运用资本动作的办法筹集发展资金,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吸纳社会资本等形式,加快推进股权多元化。

    (四)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要建立完善领导体系。牡丹江市文化产业总体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各项重要战略部署落实推进等方面需要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合作,依法加强行业引导、服务和监管职能,形成促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和有效合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有关现行的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出台牡丹江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措施,降低门槛,放宽准入。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在资金、立项、土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与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M].2009.

    [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