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胡会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发散能力的养成上正处于关键性的时期,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严格的培养,使其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中将重点介绍如何有效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教师能够重视这方面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培养的能力很多,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等能力的养成都是以思维能力为前提的,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初中数学来讲,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学习数学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将这一良好的品质长期的发展下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乐趣,同时还能在无形之中使其树立善于思索、勇于探究的精神。

    1、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发散意识,首先应该从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养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学习的目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听教师的话,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数学知识,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兴趣是关键,只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才能自主的进行思考,进而掌握思维的方法,突破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一系列阻碍,为实现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自信心提供重要的帮助。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具有新意、具有创造性,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叙述故事、引用名人名言、运用多媒体的教学道具等,使学生尽快的融入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同时,思维能力的养成必须要建立在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对基础知识进行熟练运用,那么就无法进行思维能力方面的拓展。

    2、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情境创设法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对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具有明显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课堂都是枯燥乏味的,毫无兴趣可言,因为学生除了听教师讲课,根本没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更不必说发展思维能力了,在这种情况下,改善教学环境就显得很有必要。首先课堂情境的创设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对环境进行创设,其一是设置问题的情境,其二是创设生活的情境。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在讲解新内容之前,首先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学生丰富的答案最终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精神集中在重要的教学环节,另一方面也能锻炼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而生活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学习的内容能够与生活相契合,那么数学的学习就会更加具有意义,不完全依靠书本,走入生活的情境中,学生会觉得学习数学并非不枯燥,数学知识点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众多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无所不在,而让学生充分的探索生活中关于数学的奥秘,将会对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3、通过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儒家学说中告诉过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大智慧。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对教师提出质疑,这样才能进步,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成长。质疑不单单是质问,而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通过勤学好问,才能将数学的知识学习透彻,并且在数学领域,所谓的真理并不一定的完全正确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4、设计变式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变式问题是指同一个道理,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提问题。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同型不同形问题,并概括它们之间的共性,以解答和推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变式练习时,注意练习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学生在解题时能达到异中求同,同中存异,理解相关知识的联系,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5、运用探究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探究性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得到发展。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探究情境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外在的物质材料,展示内在的思维过程,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还应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学生认识结构三者和谐统一,促进数学知识结构向学生认识结构的转化,既要创设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要创设与当前问题有关,并能使学生回味思考的问题。

    6、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思维的多维性是指思维活动具有较高的灵活程度,能善于沿着不同角度,顺着不同的方向,选择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从多层次,多方位的认识。数学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不拘泥于狭隘的单一思路,探求多种思路,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多维性。

    7、结语

    总之,数学一向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可以掌握知识,更重要是发展了自身的思维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杨叶海.如何加强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