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与日本侵华(1894-1938)

    

摘要: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威海卫的形势受到了日本的特殊关注。自1894年至1938年间,《朝日新闻》围绕威海卫局势的报道涵盖了日本在威海卫问题上的态度变化。从《朝日新闻》中史料来看,日本对威海卫的政策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94至1898年,日军攻占威海卫以摧毁清政府的北洋舰队,并将其作为政治筹码以保证战争赔款、实现通商条约;第二阶段为1898至1918年,日军撤离,威海卫转由英国租占,威海卫成为日本为对抗俄国、排挤德国而与英国同盟的纽带;第三阶段为1918至1938年,威海卫归还问题是日本保持其在东北特殊权利进行政治斡旋的借口。将威海卫情势与日本的关系放在近代日本对华扩张的大历史背景中,不难发现日军两次占领威海卫之间的对外扩张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以及新闻的史料性与政治性。

关键词:威海卫;日本侵华;朝日新闻

中图分类号:K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7-0029-03

    0前言[1]

    山东半岛最东端、渤海湾的锁钥、天然良港,威海卫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1888年成为北洋水师的重要根据地。也正是如此,甲午战争中威海卫成为日本的眼中钉,其命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威海卫自1894年中被日本攻占至1938年再次被日军占领,其间被英国租借、国民政府收回虽与日本并无直接关系,但威海卫的形势与日本在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威海卫的命运又在诸多线索上与日本侵华进程联系在一起。日本国内报纸对威海卫的关注相对连续,报纸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威海卫与日本国家政策和社会态度变化的独特视角。通过对《朝日新闻》中有关威海卫的报道的整理和分析,观察日本1894至1938年间的政策调整与态度变化。将威海卫与日本的关系放在日本对华侵略的大历史中,以小见大,窥见自甲午战争至全面侵华日本对外扩张的连续性。

    1 1894-1898:保证战争赔款的筹码

    1894年在日军攻陷旅顺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接受驻俄公使西德二郎的暗示,于12月4日向大本营提出《应取进击威海卫,攻占台湾之方略》的政略意见书。伊藤判断,通过直隶作战而攻占天津、北京,就有使清政府“土崩瓦解”的危险,列强为了保护商民和贸易,“必然”要进行“共同干涉”,因而主张停止直隶作战,而进攻威海卫,以歼灭残存的清国舰队……[1]12月6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也建议大本营,“如欲继续作战,莫如进兵山东半岛,实行海陆夹击,歼灭北洋水师”[2]。大本营接受了伊藤博文和伊东祐亨的提议,1895年1月20日第二军主力在山东半岛登陆,2月2日陆军占领威海卫要塞,12日北洋舰队投降。17日,日本联合舰队驶入威海港。此时日本对威海卫的攻占主要是为了消灭北洋水师,对整个山东地区的没有太大兴趣,一如3月1日的社论所言:“取得山东省并无益处” [3]。因此“在将百尺崖所和威海卫西方的炮台破坏后,日军从山东撤退[4]。”

    4月17日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日军占守威海卫以保证中国如约支付战争赔款、签订通商条约。《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远远超出了清政府的财政税收,为了交付赔款,清政府唯一的办法是举借外债。帝国主义列强也就乘机争着向清政府提供带有政治条件的贷款,为此而在俄、法、英、德、美各国间,主要是英、俄二国间,引起了激烈的争夺[5]。通过俄法借款和英德借款,清政府分别于1895年和1896年将前两期赔款交与日本,并于1896年7月21日签订了《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7年5月第三期赔款交付后,负责通商条约谈判的张荫桓意识到日本占领威海卫在中日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力主向列强进行第三次借款,以早日偿清债务。清廷也吸取前两次借款因时间仓促而颇受要挟的教训,在1897年6月初即旨令李鸿章着手办理借款。在第三次借款上,俄法与英德再次展开了竞争。

    与此同时,东北亚的局势也在不断变换。德国于1897年11月武装占领了胶州湾,俄国以保护清廷免受德国的侵略为借口于12月14日派舰队驶入旅顺口。日本对列强在中国的行动和对中国的借款保持高度关注,17日《朝日新闻》指出“俄国希望驻屯威海卫的日军早日撤退,打算对清政府借款以支付赔偿金[6]。”23日转载了泰晤士报的评论:“英国对眼下局面不会袖手旁观。俄国占领旅顺口对北京政府以及海军军力占比带来的影响可能影响到英国在商业上的优势……日本政府恐怕会要就继续占有威海卫[7]。”28日更是关注到了德国的态度:“日本政府不愿从威海卫撤退,或许是以此对抗俄国占领旅顺口…因俄德法三国反对,日本或许需要英國的援助,或将威海卫让与英国…”[8]1898年3月6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27日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俄德两国的举动促使英国决定租占威海卫,以保持“均势”。日方在英国租借威海卫的问题的态度从驻日公使萨道义给索尔兹伯里的报告中可见一斑,2月3日和18日,日本曾两次向英国表示其“致力于在朝鲜恢复势力”,“在得到战争赔款后将不在希望占领威海卫”,“收到剩余赔偿后会撤离威海卫”。3月23、26日日本驻伦敦公使加藤高明两次电报政府,主张与英国结盟并采取坚决行动:利用威海卫问题保持与英国结盟以对抗俄国。

    4月22日,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总理衙门发出公文。公文日军将从威海卫撤兵,但要求“清国政府方面应声明不将福建省内各地让与或租给他国。”24日,在英国的协助下,日本与清国互换了《福建不割让往来照会》。5月7日,中国驻英使馆参赞将第4至8期赔款一次性交付日本使馆。5月9日驻扎威海卫的日军开始撤离,23日日军撤离完毕,24日英军完成对威海卫的占领。尽管已经如数收到赔款、签订通商条约,威海卫作为威胁清政府的筹码已经实现了其最大的作用,但归还威海卫仍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一种失落感,“舍弃威海卫以来,在中国北部我国政治上的威势尽失,然而几乎与此同时我国在商业上取的长足进步[9]。”

    2 1898-1918:维系英日同盟的纽带

    因为对抗俄国的需要以及在租借威海过程中的合作,英日在远东政策的实际步骤渐趋一致,关系日益亲密,最终在1902年签订英日同盟条约。在日英同盟成立的同时英国宣布停止威海卫防卫工程。尽管英国对威海卫的建设停止了,英日同盟关系仍为日本对抗俄国提供了巨大支持。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未经宣战突然袭击俄国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因威海卫的租借期限与俄占旅顺相同,日军攻占旅顺可能会影响英国对威海卫的租借。但此时的日本希望英国这个盟友继续保有威海卫,“据伦敦发来的电报,英国政府预想到旅顺的陷落将与清国政府交涉企图永久占领威海卫。料想是因为根据租借条约旅顺陷落的同时英国也不得不撤出威海卫,加之日本决意要英国继续留在威海卫[10]。”因此根据1905年9月5日签订日俄两国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英国也继续占有威海卫。

    日俄战争使国人的国防和海权观念得到了增强,发展海军重新得到清政府的重视,1906年驻英公使汪大燮向英国提出收回威海卫。但在这一问题上,驻日公使窦纳乐则向外交部表明了日本非常希望英国留在威海卫的态度,他表示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声明,希望英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撤离威海卫,否则,德国将无法受到制约,英国继续占据威海卫是日本的“殷切希望”。此次交涉英国不仅没有归还威海卫,也没有明确可以归还的确切时间。此后清政府转而希望将威海卫建设为日清共用军港,但日方对此并不看好:“根据租借条约,清国军舰不论是否中立,都可使用租与英国的水面。但以此条约仅允许清国使用水面,建设共用军港的理由并不充分。而且如果没有陆上配套设施,几乎没有军港的价值。英国自租借以来,并未打算将威海建成永久军港,而是将其当作海军根据地和陆海军的疗养地[11]。”清廷的海军复兴计划很快便被辛亥革命的浪潮推翻,各方军阀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旋即进入一战,一战期间日本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威海卫是维持英日同盟关系以攫取在华利益最大化的的重要纽带。

    3 1918-1938:维持特殊权益的借口

    根据英国外交部在1921年做出的备忘录,日本占领青岛之后,不希望英国留在威海卫。“因威海卫租期至明年到期,加之俄国南下的危险已经消失,再租借威海卫对英国没有实际利益[12]。”尽管英国继续租借威海卫的实际用处不大,日本也十分不希望英国继续租占威海卫。但返还问题牵涉颇多,德、俄两国的威胁不复存在,但法国占领的广州港以及一战期间日本在山东占领原属德国的势力范围也必然受到威海卫归还的影响。因此华盛顿会议期间顾维钧提出各国将租借地交还中国时,列强无一愿意撤退,相互推诿:“关于威海卫等租借地问题,如果日法两国放弃旅顺大连青岛胶州湾等,英国也无异议[13]。”“如果英国从威海卫撤退,日本也会从山东及胶州撤退[14]。”因此这一时期威海卫问题成为了日本维持和扩大在华特殊权利的借口。

    随着威海卫租期接近到期,1922年4月北洋政府开始与英国交涉归还威海卫,两国交涉过程受到日本的持续关注,1922年11月8日刊载的《利权收回热》表明了日本关注威海卫交涉的理由:“威海卫已经确定返还,但在关东州问题上日本立场明确拒绝返还。”尽管北洋政府与英国于1923年达成接收威海卫意见书,1924年议定《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草案修正专约》,1926年“山东省当局为收回威海卫做准备,向外交部求取全部参考文件[15]。”但因北京政府的频繁更迭,英国一直对交还威海卫心存疑惑,1926年11月29日,英国外交部表示威海卫只能归还给一个拥有权威的、能够保证条约内特殊条款落实的政府。只有等到这样的政府出现之后,才把威海卫归还中国。因此至1928年东北易帜后,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得到国际承认、代表中国的合法的中央政府,才再次就交收威海衛展开谈判,因担心中国收回利权热会波及日本在东北的利益,威海卫问题再次成为日媒关注热点。

    在1929年6月24日题为《不承认旅大租借期延长:二十一条约无效,将于威海卫之后收回》中,《朝日新闻》进一步表明了交收威海卫对日本利益的影响:“国民政府认为旅顺和大连是在日俄战争中继承而来,之后通过二十一条强迫将租期延长。二十一条并未取得中国政府的同意,也缺少国际条约的手续。因此中国政府不承认旅大租借延长,威海卫交涉解决后将根据租借条约与日本协商。威海卫收回情况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旅大问题。”1930年4月18日《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及《协定》签订,旅顺和大连问题便更为迫切,王正廷在新闻记者见面会上回答中国记者的提问称:“从条约上看,旅大和威海卫本质上相同,威海卫已被交还,今日便不能对旅大问题置之不顾[16]。”10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接收威海卫。

    随着国民政府接收威海卫,威海卫作为租借地的历史终于结束了。但威海卫与日本的纠葛并未结束,日本的大东公司继续在威海经营,1934年的排日浪潮中大东公司的三名事务员被袭击便马上得到了《朝日新闻》的报道,虽然三人仅负了一点轻伤,但日本驻烟台领事“严肃地与中国方面进行交涉,要求逮捕犯人、谢罪、赔偿损失和做好保障”[17]。1937年愈演愈烈的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3月7日日军从烟台出发,在威海港登陆,再次占领威海卫。《朝日新闻》也紧跟日本海军的步伐,于5月4日以《威海卫:我海军颇有因缘之地,美丽的天然良港》为题回顾了威海卫与日本的“因缘”,讲述了当地的抗日运动并表明了日本在威海卫的决心:在临时政府之下建设王道乐土。

    4结语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自1894年至1938年间《朝日新闻》报纸对威海卫的形势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提供了一个观察威海卫形势与日本关系的独特视角,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政策调整、社会心态的变化。甲午战争中攻占威海卫、摧毁清政府的北洋舰队,并将其作为威胁清政府履行《马关条约》的筹码。确保通商条约签订和战争赔款全部偿付后,日本以威海卫为契机拉近了与英国的关系,支持英国租借威海卫。威海卫成为日本为对抗俄国、排挤德国而与英国同盟的纽带。一战爆发后更是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出兵山东。战后在山东问题的交涉上,同为租借地的威海卫是日本保持旅顺大连的借从政治筹码,到维系英日同盟的纽带,再到保护在满权益的借口,以至1938年日本海军再次占领威海卫,将威海卫的形势与日本的关系放在近代日本对华侵略的大历史背景中,不难发现日军两次占领威海卫之间对外扩张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也验证了西方媒体一贯宣扬的新闻独立客观的虚伪性,以及新闻自身的政治性。同时也验证了新闻自身具备的史料性,只不过需要我们剥离其价值观的外衣。

    参考文献

[1]信夫清三郎.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日本外交史[M].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75.

[2]王树强.威海卫史话[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205.

[3]没有必要占领山东[N].朝日新闻,1895-3-1(2).

[4]我军从山东省撤退[N].朝日新闻,1895-3-5(1).

[5]胡繩.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40.

[6]威海卫与俄国[N].朝日新闻,1897-12-17(1).

[7]东洋风云与泰晤士[N].朝日新闻,1897-12-23(1).

[8]各报论调:在东洋问题上的英国[N].朝日新闻,1897-12-28(2).

[9]中国北部贸易进步[N].朝日新闻1899-7-25(2).

[10]日俄战争与保全清国[N].朝日新闻1904-8-26(1) .

[11]威海卫与清国[N].朝日新闻1911-7-5(4).

[12]威海卫交还说[N].朝日新闻,1921-5-26(2).

[13]英国与威海卫[N].朝日新闻,1921-11-24(2).

[14]日本针对远东诸问题的意向[N].朝日新闻,1921- 11-19(2).

[15]着手准备收回威海卫交涉[N].朝日新闻,1926-11- 27(1).

[16]必然要收回旅顺和大连[N].朝日新闻,1930-5-10(1).

[17]威海卫事件解决[N].朝日新闻,1934-8-29(2).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崔文静(1997—),女,山东沂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