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培育途径

    徐庆涛

    [摘? ?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校体育以及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所习得的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品格,主要由体育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情感与品德、运动技能与习惯三维度构成。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动态发展、长期培育、三維度协同发展的过程。要以学校体育课堂为主要阵地,同时充分发挥课余体育锻炼、家庭教育等在落实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学校体育

    核心素养于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支撑。当前,核心素养也正在我国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教学中逐步得到落实,然而在体育学科课程的建构方面,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基于此,笔者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入手,探讨分析了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及重要路径,以期对体育教学与课程的改革做出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1.概念界定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中涵盖了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与体育品德等方面[1]。于素梅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形成其全面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和素养,包括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情感与品格[2]。从宏观角度来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涵盖了健康、运动、社会适应与发展三个方面[3]。笔者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校体育以及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所习得的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品格。

    2.构成维度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校体育以及课外体育锻炼所习得的素养,其基本的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体育”“核心”两个方面,即体育学科自身具备的最能反映体育学科价值的素养[4]。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及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并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初步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技能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情感与品德三个方面构成。

    一是运动技能与习惯。学生在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进行体育学习,应结合自身兴趣熟练掌握2至3项运动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与规律,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二是健康知识与行为。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单纯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因此,学校体育的使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也要传授科学锻炼与科学健身、运动损伤与预防、平衡饮食等健康和保健知识,而这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三是体育情感与品德。在核心素养理念的统领下,学校体育除了传授学生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外,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特征

    1.发展性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人的动态发展方面。人存在于社会当中,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共同作用于体育学科的发展,因此,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5]。

    2.长期性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简单理解为体育健康素养,而这一素养往往影响个体的一生。体育健康课程在不同学段都有对应的体育课程内容,这些课程内容都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所以不同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在高等教育阶段,运动技能、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学习仍在继续,而它们对个体的影响也将持续存在。因此,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长期性是客观存在并应引起高度重视的。

    3.差异性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差异性主要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一是不同学段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发展、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所适应的体育活动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二是学生性别不同,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三是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四是学生的体能与技能是因人而异的;五是不同地域学生所处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条件不同,适合开展的体育活动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效果。只有兼顾各个方面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果。

    4.完整性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由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情感与品德、运动技能与习惯三个维度构成,三个维度应均衡发展,只是单纯侧重于某一维度而忽视其他维度的发展,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6]。例如,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所掌握的体育专业运动技能和储备的基本运动能力就不能长期持久的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同样,不具备坚定的体育锻炼精神,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就难以长久的维持下去,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以及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样难以实现。因此,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完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的完整性上。

    三、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多元途径

    1.充分发挥体育课堂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

    学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场所。而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教授了学生体育和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和体育锻炼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一线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方案时,不仅要考虑运动技能、健康知识与行为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体育情感与品德的培养。例如,针对体育课堂中出现的学生矛盾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合作,承担个人和团体的责任;针对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健康行为习惯养成方案,并在每节体育课上进行渗透;针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低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组织管理,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确保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充分落实

    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充分落实是实现学校体育育人目的的重要保障。课余体育锻炼具有豐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也为学生从事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较为便利的组织形式,例如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各种体育比赛、体育节等。课余体育锻炼的活动内容广泛、活动空间广阔,而且组织形式多样、活动方法灵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自在的尽情游戏、娱乐的领域和一个多边的社会交往的机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激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此外,课余体育锻炼还是对有限体育课堂的延伸,弥补了学生体育课运动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对体育课所学内容进行反馈,使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体育课堂教学。因此,课余体育锻炼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贡献。

    3.注重与家庭教育的联动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能单纯依靠学校体育来实现,需要学校体育与家庭教育的联动。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更多重视学校内部的改革,而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更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这就离不开家庭教育的介入。如学生平衡饮食的习惯、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式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建立家校联系,构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习惯档案,使家长参与到学生体育锻炼的评价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日常体育活动、健康行为和习惯的监督,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培育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环境。

    四、结语

    文章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性、长期性、差异性和完整性四个基本特征,并从体育课堂、课余体育锻炼以及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未来,教师需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针对某一体育运动进行项目化的深度教学,并从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单元设计、体育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研究,丰富体育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内容,在培育并提高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体育学科以及学校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于素梅.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建构[J].体育学刊,2017,24(4):5-9.

    [3]于素梅.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乐动会”体育课堂教学方式[J].体育学刊,2018,25(3):74-78.

    [4]沈晔,张瑛秋.核心素养目标下体育慕课教学问题析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109-113.

    [5]岑艺璇,张守伟.国外核心素养框架下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J].体育学刊,2018,25(1):104-109.

    [6]尚力沛,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2):109-114.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