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微记录片”的融合传播

    包春新

    新媒体环境下,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为纪录片的传播开启了新格局。微纪录片作为新的紀录片样式,也迎来了兴盛的发展期。全媒体时代,融合传播包含内容创新、渠道变更、平台拓展,推进传播内容、呈现形式等方面的与时俱进。微纪录片的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品质上乘、顺应时代潮流、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借势,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圈和产业链,强调融合发展,将互联网与微纪录片融为一体。

    一、 致力“品质记录”,提升传播价值

    (一)以“小视角”反映“大主题”

    对于微记录片来说,其生产制作流程不同于大型长篇记录片式的“厚重叙事”,而是选取新颖独特的微小视角,于细节处着手反映主题。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现象盛行的情况下,它既能有效满足受众对“精简叙事”的要求,也能使其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获得最大的视听享受和情感体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及时性等特点,与微纪录片的精短、平民视角、时效性高等特点相得益彰,既可以满足受众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也便于其观看后进行分享和转载。

    比如微纪录片代表作《城殇》,将南京大屠杀中侵华日军的暴行进行崭新叙事。每一集约在4分钟以内,围绕特定的人物经历或事件进行记录,比如在南京大屠杀灾难事件中深受其害的慰安妇夏淑琴等等。它从小处着眼,以具体的真实故事对这一震惊中外的灾难事件进行记录,充分适应当今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需求和受众的收看习惯。全篇共30集,受众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形成深入的了解后,可以引发其对整个历史事件的认识深化,增强切实的理解力,有助于扩大微纪录片的传播范围,优化其传播效果。

    微纪录片作为一种创新的传播形式,往往选择具有突破的选题作为记录切入点,微纪录片《故宫100》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通过每一集6分钟的简短叙事,将着眼点放在微观层面,以小见大,以点及面。比如第14集《金砖铺地》里通过再现金砖制作场面,将金砖的复杂制作工艺表现的淋漓尽致,让受众对故宫建造的精细程度和古代能工巧手们的“匠人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摆脱了传统“高高在上”的教科书式说教,将拍摄角度细化,类似于纸媒行业里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体”,将内容个体化、故事化,巧妙地将主题润物细无声般传达给受众。

    (二)从细节入手,增强可看性与精细度

    不难看出,微纪录片中的“微”字,并不仅仅是“微型”的意思,它更是迎合了当前“微时代”的传播要求。形式新颖,画面精致,可供受众进行“碎片化阅读”,因而得到不少网友的喜爱和追捧,传播效果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每个微纪录片的时长只有短短三五分钟,但摄制团队在创作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却不少,因为缺乏完整的长篇叙事,意味着同样的精神传达需要更细致的打磨和精简,将精华浓缩,才能达到“品质记录”的效果,可见传播者背后付出的精力超出想象。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已成为微纪录片传播的重要渠道,扩大了传播范围,增加了受众人群,有助于推动微纪录片的良性发展,提升制作水平。渠道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传播效果,促进微纪录片向更加精良、精细、精益方向发展,将主流审美与大众娱乐有效结合,在简洁、灵动的叙事过程中传达正能量。

    比如国内首部传统文化微纪录片《味·道》就是从小处细节着眼,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受众传达中华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用微纪录片的崭新形式走进观众的视野。它在形式上具有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等特点,极具时代气息和深厚的观众基础,迎合了受众的观看心态。每一集只有4分钟,创作模式规范,风格统一,满足新媒体时代的观众需求。微纪录片以小见大,展现了一道道美食“背后的故事”,在精致唯美的画面中,通过对湘菜食材、巧计、刀工等精彩看点的逐步展示,不仅勾起人们对湘菜的美味向往,也传达出极具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内涵,让世界感知中国“味道”,激起群体的“湖南记忆”。

    二、 开辟互动交流模式,增强受众参与度

    (一)建立网站讨论专区聚集人气

    如今,视频网站的热度不断提升,受众通过在线观看或者发布分享视频已经成为网络流行态势,微纪录片以视频网站作为其主要传播渠道是必然。很多视频网站都已经开设了纪录片频道,优酷频道为用户提供了自制纪录片展播平台,腾讯视频、爱奇艺、CNTV 等凭借自身的背景建设了纪录片库,提供了众多记录片作品,为微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运行平台。同时,众多APP移动终端的价值吸引了各大网络信息载体的加入,许多视频网站现已开发了移动客户端,为用户观看微纪录片提供了又一捷径。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接收、思考和反馈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信息传播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视频网站为受众都开辟了纪录片聚集交流区,提供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为更多的纪录片爱好者提供多种互动交流渠道,为人们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新空间,让微记录片在网络上经受众传播分享后,产生大量反馈,继而推动微纪录片市场的繁荣,增强传播效果。

    由于时间的碎片化,使受众经常在短暂的空闲时间内进行快速阅读,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情况越来越少。他们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这就催生着新的传播方式来适应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微纪录片的出现迎合了现今社会受众的需要,让其可以通过便利的移动终端即时观看、点评、转发,在形式上契合了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在传播方式上满足了“碎片化”需求。比如新浪微博、腾讯视频等,用户只要在手机上安装这些程序就可以了解微纪录片信息,就可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和分享微纪录片。

    (二)利用社交网络进行链式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播客、微博等社交网络正成为微纪录片传播的主要阵营。人们使用社交网络,就是为了休闲和社交,而微纪录片篇幅精短,不会耗费太多时间和网速,通过“转发”“赞”“评论”等功能,一部好微纪录片作品可以通过人们的社交网络进行链式传播,快速在网民中传播开来。微博内容简练、传播迅速等特点,符合快节奏的生活和快餐消费心理,与微纪录片的精短形式相吻合,于是,微博上关于微纪录片内容的传播越来越多。

    微纪录片可以在较短的篇幅传达最有价值的信息,借助门户网络的推广、社交网络的链式传播。微博在傳播纪录片的过程也很重要,可以借助名人效应来扩大微记录片的影响力。微博以其交流、互动、分享的人性化优势,为纪录片拍摄者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与网站、论坛相比,纪录片网站只是单纯播放影片,不能够与观者实现互动;论坛虽能互动,但很难有名人的加入,影响力不够大。而微博的出现,则弥补了以上的不足,社交媒体所提供的互动讨论功能为微记录片带来了一个交互性更强的交流新阵地和聚集区。

    比如微纪录片《味·道》,巧妙地选择以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为主题,将其美味以及文化背景娓娓道来,每集4分钟,在表现形式上,它从每一道菜入手,来展示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等一些优秀纪录片的热播,受众纷纷开启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火热追捧,掀起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一轮又一轮的传播热潮,为美食类微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互联网用户习惯于“短平快”的信息接收方式,第一集《辣椒炒肉》播出后,主创团队将作品即刻上传至网络,很快就被土豆网、爱奇艺等多家视频网站转载,一天总点击量达100多万次。它通过真实记录的形式,采用纪录片的手法与风格,利用纪录片真实可信的特性,将内容精简成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形式更利于网络传播。其传播优势在于,一个微纪录片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甚至“刷屏”,会使得观众产生从众效应,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继而让微纪录片可以即刻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 充分运用“微传播”理念,打造微纪录片产业链

    (一)发动社会力量,聚集群体智慧

    比如历史类微纪录片代表《中国词儿》,它通过与传统媒体平台发布,采取网络众筹的方式,向受众征集创意文本,并与之进行持续互动交流,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激发集体记忆,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推广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和主旋律,紧扣“文化自信”时代主题,展现人文风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从选题到拍摄,再到剪辑制作播出,微记录片的主创团队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精益求精,充分发动社会力量,聚集群体智慧,开拓思路,比如开展微纪录片比赛,海选征集、评比竞赛、轮播展示等活动,融入新鲜元素,呈现一系列简短、灵活、有思想、有温度、有创新意识的代表作品,再借助网络渠道加大传播力度,微记录片将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新起之秀。

    除了专业团队制作外,大学生也成为互联网时代下视频制作的一支新生力量。微纪录片因其拍摄成本低、制作周期短、传播方式便捷畅通高效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微纪录片爱好者,他们的独特视角、创新思路与新颖手段等,为微纪录片市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角。微纪录片低成本、短篇幅、注重生活纪实,这使得很多爱好纪录片的非专业人士有了拍摄微纪录片的机会。非专业的“拍客”也成为微纪录片制作的新兴力量,为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思路,他们只需要一台普通的DV、一台可以摄像的相机,甚至一部具备摄像功能的手机,就可以通过纪实性的拍摄和后期的剪辑,生产一部微纪录片。可见,微纪录片市场全面开放式的低门槛准入机制,可以使得更多人加入到微记录片的制作中来,参与微纪录片创作的群体日渐庞大,为微纪录片提供更多的创新视角和突破,为微纪录片的发展提供更多元化的新生力量。

    (二)充分培育市场,“线上+线下”结合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碎片化阅读盛行,微纪录片市场成为视频时代的蓝海,打破了传统记录片的固定传播模式,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下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具有移动互联网时代特色的传播格局。因此,微记录片创作者应该深入贯彻“微传播”理念,把握受众心理特征和消费习惯。在微博、微信上等社交媒体平台发起话题讨论,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受众参与到微纪录片的传播中来。同时,还可以与直播平台、微店等传播形态进行良好对接,形成微纪录片市场的生态圈和产业链。比如,在许多美食类主题的微记录片背后,与餐厅或食材供应商等商家进行合作,受众可以在观看后进入商铺链接购买产品或到线下实体店进行体验等。

    新媒体时代为微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互联网上涌起了一股微纪录片的传播热潮。但在这种“传播热”的背后,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理性思考和看待。从微纪录片概念的提出到兴盛,微纪录片短小精悍、低成本、传播快等优点就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其与网络、市场的结合具有更大的传播价值。

    当前,电视剧、网剧、综艺娱乐节目的强劲发展给纪录片的发展带来挑战。我国微纪录片的营销方式不稳定、盈利不容乐观等等问题,都需要正确对待,用理性的眼光从根本上进行完善和改进,促进微纪录片市场健康稳步发展,以生产和引进更多更好的微纪录片,进一步充实我国纪录片内容库。通过线上线下的立体式产业经营,形成微纪录片的生态圈和产业链,充分培育微纪录片市场,逐步完善微纪录片的传播模式,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其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与发展,梳理微纪录片传播的机遇和挑战,用不断改变的力量进行创新突破,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微纪录片的美好未来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