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性主题 全媒体生产 故事化表达

    谭筱玲+黄娟娟

    【摘要】2016年,广播新闻在内容选取、生产和传播模式以及表达方式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在主题内容的选取上,广播媒体在国内外重大事件中发挥了主流作用;在生产和传播模式方面,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全媒体制作平台的搭建,积极拥抱新媒体,深化供给侧改革;在表达方式上,用广播新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关键词】广播新闻 创新 舆论引导 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了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各大传统媒体均致力于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成为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有两个方面的判断指标:一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二是关注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为社会主流受众提供资讯和设置议题。”①其中,广播新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中,在“创新”这一关键词的引领下,从主题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以及表达方式方面努力,紧紧围绕反映时代特色的重大事件,坚守舆论阵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用广播新闻讲好中国故事,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一、主题内容:提高社会“音量”,坚守舆论阵地

    全媒体时代,观点和意见的表达日趋多元化,发表言论的成本和门槛降低,一方面提升了公众话语权的表达,另一方面也为误导性言论的传播提供了渠道。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之一便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②这要求新闻媒体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作为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广播在向听众传播新闻事实的同时,更应该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性。2016年,广播新闻在“两会”“G20峰会”、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事件报道中“先声夺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實现报道方式和话语方式的创新。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之中,针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广播新闻积极创新报道方式和报道角度,积极发挥主流作用。

    (一)在国内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表现出色

    2016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新闻媒体的第一次重大战役性报道。本次“两会”过程中,广播新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报道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首先是普遍性与地域性相结合,各地方广播新闻媒体在报道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重大新闻事件的同时,结合地方特色,报道角度更贴近地方听众。例如: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在全国“两会”期间,专门设置了《决胜开局之年》《对表国家战略》《民生走向》等六个专栏,在关注全国热点的同时,积极传播江西声音,从不同的切入点报道与江西本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会信息。其次是完善传播体系,坚持全媒体合作报道。本次“两会”期间,广播与电视、报纸、新媒体等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围绕媒体融合转型,探索新型广播发展道路。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与电视新闻中心建立全媒体采编平台,通过“大编辑部”的形式统一调度,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黑龙江台建立 “中央厨房”,在“两会”期间,通过10套频率推出了《两会全速递》《两会对对碰》等新闻栏目。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广播新闻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在报道过程中表现出色,带领听众“用耳朵重走长征路”。2016年9月12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推出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新闻广播剧《生死关头》。上海台新闻广播《990早新闻》、东广新闻台《东广早新闻》10月17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永远飞扬的红飘带——长征胜利80周年》,通过记者走访红军长征故地,深入采访各地建设发展,展现目前的一系列变化和成就。10月10日至18日,北京台新闻广播联合推出八集专题系列报道《长征——不朽的丰碑》,并通过新媒体进行推送。

    (二)在国际事件中积极传达“中国声音”

    广播新闻不光在国内重大时政新闻中表现出色,同时在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新闻事件中积极传达“中国声音”,表现可圈可点。

    2016年9月4日至5日,世界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G20杭州峰会作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国际化峰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广播媒体在此过程中精心设置议题,发挥声音优势,讲述中国故事。中央电台在采用传统的广播频率向听众播报新闻的同时,借助图片、文字、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形式,通过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中国广播客户端及微博、微信集群等多种渠道,实现G20资讯的集纳式报道。此外,中央电台还积极与地方电台合作,与浙江台联合推出了《风景这边独好》《浙商有话说》《走进浙江 感受小康》《行进浙江·精彩故事》《我与G20》等大型系列报道,积极宣扬“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一时代性主题。

    2016年8月在里约举办的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广播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全国广播媒体在世界平台上积极表达“中国声音”。中央电台联合中国广播联盟成员,组建前方报道组,在中国广播云平台开设“奥运专区”,187家中国广播联盟台共享报道资源。此外,地方广播电台在奥运新闻报道过程中独辟蹊径。例如:里约奥运会期间,浙江之声专门开设个人专栏《奥运“奇”谈》,发挥评论特长,对体育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表达独到的观点和内容。

    (三)打造“乡村舆论场”, 把好最后一道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县级广电是最贴近“迁徙的受众”的媒介,需要坚定党的领导,因地制宜地制作和传播节目,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在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县级广播不仅能够为县城受众提供舆论通道,也是化解城镇化建设矛盾的重要渠道。农村广播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抗灾救灾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2016年,广播新闻在打造“乡村舆论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湖南省在2016年基本实现了全省县有广播平台、乡有广播站、村有广播室,全省农村广播声音全覆盖。2016年夏季,湖南发生洪灾,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新东村发生了一起特大山体滑坡,造成9栋房屋倒塌,由于村里启动应急广播及时、预警巡查到位、提前转移,无一人员伤亡。此外,截至2016年11月底,呼和浩特市完成广播“村村响”工程,大喇叭覆盖了948个村,拨付项目资金1 068.5590万元。

    二、生产和传播模式:深化供给侧改革,重塑传播格局

    创新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永恒主题。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了中国经济治理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概念——供给侧改革。作为文化产业参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新闻传媒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改革的方略理应在新闻传媒业的变化与发展之中得到充分体现,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范式也适用于新闻产业。“所谓媒体供给侧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创新,实现传统媒体传播内容、方式、渠道的升级换代。”④2016年,广播新闻深化供给侧改革,改造新闻采编流程,优化传播模式,重塑传播格局。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关注这种新传播方式下营销模式的创新,而且在平台创建、组织架构创新、流程重塑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强化信息流内容生产者的观念转变和信息流内容生产者节目创新与资源流运作能力的提升,强化节目内容生产的品质、用户内容需求的精准和内容生产的用户定制性等关键点的攻坚克难,以实现广播 4.0时代广播节目内容的拓展和节目质量的提升。”⑤顺应时代的发展,2016年,广播新闻在改造和完善内容生产模式上成绩斐然。

    (一)技术创新,搭建全媒体制作平台

    2016年是中国广播云平台的发展之年,中央电台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依托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统筹全台优秀的策划采访编辑力量,再造新闻生产流程,初步形成全台7×24小时联合作战的融媒体新闻生产模式。此外,地方广播新闻的生产流程改造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2016年2月,原湖北新媒体云平台升级为湖北省委战略,“长江云平台”创新研发了服务全省各级媒体的“云稿库”,搭建了全省各级媒体共享互通的“中央厨房”,形成了权威信息发布的资源池。在2016年湖北强降雨的过程中,“长江云平台”支撑湖北台“迎战强降雨”全天候大直播,打通了電视、广播、报纸、新媒体信息及资源的界限,创新全媒体报道形式。技术的创新为广播新闻的时效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提供了保障,让主流媒体在新闻事件中反应更快、更全面,进一步提升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也有助于为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资源整合,集中力量改善生产模式

    2016年,中央电台通过了《关于全台广播频率资源整合的意见建议》,“频率资源整合的核心目标是主流频率做大做强,专业频率做专做精,对象频率做出特色,一些投入产出不匹配、影响力小的频率撤并或转型。”⑥2016年5月,上海广电东方广播中心打造的专门面向互联网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物理空间——广播全媒体制作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广新闻台、体育、财经、交通等五套广播节目纳入同一个空间进行制作,实现统一指挥。资源共享打破了各个广播频率既有的各自为阵的局面,将全台各个频率的新闻生产集中管理,可以产生1+1>2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⑦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既有的传授方式,广播作为三大传统媒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其传播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16年,除了传统的、单向的、线性传播之外,广播媒体通过微信、网络直播等拓宽了传播渠道。

    (三)借力微信平台,化“微”为机

    广播新闻节目由于其自身的特质要求,播出模式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广播节目而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封闭性,在与听众的互动性方面略显不足。据2016年腾讯最新发布的微信用户行为报告显示:“微信现有7亿月活跃用户;有1000万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新闻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新闻网站和电视;每天,61% 的微信用户打开微信超过10次;94%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⑧同时,在传统广播的受众数据调查中显示,老年群体在受众中占比较大,而微信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因此,搭载微信平台对拓展广播的受众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广播新闻微信平台的开通,为新闻节目语音和软文的推送提供了“二次传播”的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线性传播模式,同时也为与听众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了平台,为新闻节目提供了更多的线索和渠道。2016年,各大广播频率通过微信公众号在信息传播和互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央广新闻”微信公众号在克服广播既有劣势、拓宽传播渠道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除了每天定时推送中央电台固定的《三人五环》《记者专栏》等节目外,还设置了奥运专栏《大话奥运》,记者以奥运亲身体验者的身份来观察里约,关注场内场外给人带来的新鲜、愉悦、感动之处。此外,还会在每天早上推送当日(里约当地时间)赛况结果,下午推送当天(里约当地时间)赛事预报,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实效性,同时选取当日热门话题宣传奥运正能量,积极引导舆论。

    (四)试水网络视频,打造“可视化”广播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广播媒体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7月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 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 亿。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视频逐渐普及,网络视频直播对既有的传播格局产生了新一轮的颠覆。广播在新闻播报中历来以声音为主,网络视频直播与广播新闻的结合,让广播也可以有了视觉维度,2016年,“可视化”广播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2016年的“两会”期间,中国之声首次尝试在大会现场搭设360度可旋转式的摄像头,同时凭借优质的新闻内容搭载网络视频。在“两会”特别节目《直通北上广》增加“视频直播”“弹幕互动”,运用分频技术与听众进行实时互动。里约奥运会期间,“央广新闻”客户端新版上线,打造《央广记者里约行记》特别节目,央广网前方记者竹立志、穆天雨凭借手中的手机和自拍杆,从奥运现场发来视频报道内容。此外,央广网利用“央广新闻”客户端视频报道功能,对中国之声每天晚间的《里约大挑战》节目进行全程网络视频报道。

    三、表达方式:坚持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目前全国各级新闻媒体正在践行的一项新闻业务活动。所谓的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新闻选取有新闻价值和故事情节的题材,以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进行报道,“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柏拉图(Plato)也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而广播作为以“声音”见长的媒体,讲故事是它的长项。不同于电视的视觉表达,广播新闻充分利用受众的听觉和头脑想象,通过声音将观众带入另一个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广播新闻在题材和业态上面的一种创新,为此,首先要把握讲故事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接近基层,接近百姓生活,要注重 “三贴近”;同时,在国际传播中,广播新闻要积极表达中国声音,向世界传达真正的中国主张,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

    (一)用广播新闻讲好“中国故事”

    把握好讲故事的方法,意味着广播媒体要在传达新闻事实的过程中,掌握新闻叙事的方法。对于广播新闻采编者而言,首要的任务是选择报道主体,从百姓故事入手,注重人文关怀,贴近基层生活,找到每个个体与时代的关联性;其次,在选材上注重冲突性、戏剧性、奇特性和曲折性,发挥好议程设置的功能;同时新闻故事要使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和编排方式,比如现场式、悬念式、回合式和铺张式的叙述方式;最后,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广播媒体在语言上做到口语化、形象化、动作化,以 “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传达新闻事实。广播新闻的根本任务是充分利用广播的优势和特点,做足、做优新闻故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成风化人,影响受众,引导舆论。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参与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而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在世界中的形象多是通过“他塑”而非“自塑”,所以,积极对外宣传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断丰富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在国际化事件中,广播新闻也应该积极承担“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在对外传播中,广播新闻坚持母语传播,与本地政府合作,形成“全媒体、大文化”传播格局,与当地媒体融合,通过受众熟悉的平台,传播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2016年“两会”报道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欧洲、非洲、北美等地区和澳大利亚等国的70余家电台合作,通过本土化传播集群合力报道“两会”。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东三国期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推出《在中国的中东人》系列报道,分别选取贸易交往、职业交流、婚姻生活等“接地气”的主题,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呈现中国与中东地区民间交往的瞬间,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对待中东问题的态度,积极回应国际声音。

    (二)整合碎片信息,回归新闻深度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深刻性和公信力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全媒体融合时代,既有的传播生态被改变,新闻信息多数是由新媒体首发,但受到新媒体本身的媒体形态和表达方式的影响,通过新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面对全天候流动的新聞信息,传统媒体的功能之一便是凭借自身的专业性、深刻性和公信力,整合碎片化信息,回归新闻深度报道。例如:2016年2月16日,浙江金华浦江3名孩子失联,各路救援力量集结,展开大搜救。当天的《浙江新闻联播》在“今日头条”栏目播出了从中午到节目播出时的最新动态消息,还在随后的“今日关注”栏目做了深度报道,这样的组合编排,既有动态又有深度,为听众提供的信息服务是比较全面的。

    回归新闻深度,要求广播新闻在娱乐、社会化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坚持正面导向。在新闻立台的前提下,除了时政类新闻,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娱乐新闻和节目只有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才能旗帜鲜明地抵制低俗,自觉主动地弘扬新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于2016年8月4日正式施行,就两类新闻的导向把关、平台责任、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议题引导力、制播资质等做了进一步明确。广播新闻在娱乐、社会类新闻的播报中应以正面报道为主,慎用网络线索,坚守舆论阵地。

    四、小结

    2016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在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闻媒体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在这一年中,广播新闻在内容选取、传播渠道和表达方式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在主题内容的选取上,广播媒体在国内外重大事件中发挥主流作用,坚守舆论阵地;在传播渠道方面,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全媒体平台的搭建,积极拥抱新媒体,深化供给侧改革,重塑传播格局;在表达方式上,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用广播新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注释

    ①喻国明《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价值范式与影响力的关键——以北京广播电视台线上直播平台“北京时间”G20杭州峰会报道为例》,《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10期。

    ②阎晓明《坚守职责 担当使命 塑造中国声音形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广播工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年第4期。

    ③雷扬《新形势下的县级广播电视发展新思维》,《中国广播》,2016年第8期。

    ④洪磊《城市广电媒体内部也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年第5期。

    ⑤仲平《广播4.0时代的平台、架构和信息流内容的创新思考》,《中国广播》,2016年第3期。

    ⑥姜海清《推动融合发展 构建新型广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年第10期。

    ⑦张惠建《占领新媒体舆论场的意识形态阵地——广东广播电视台2016年两会报道的创新探索》,《新闻战线》,2016年第7期。

    ⑧唐智元《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中国广播》,2016年第10期。

    ⑨腾讯网科技频道,http://tech.qq.com/a/20160803/018606.htm.

    庄媛 周星呈《广播可视化的创新与思考——以中国之声为例》,《新闻世界》,2016年第6期。

    王庚年《勇担职责使命 加快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年第4期。

    参考文献

    《中国广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新闻界》《中国广播影视》《广电时评》等2016年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