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英文化差异对于英汉翻译的影响

    朱玮

    摘要:翻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在沟通交流和对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语系,在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之下形成发展,不可避免在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这种差异会对我们的翻译工作造成困难。本文试从中英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方面阐述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差异提出减少文化阻力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和对外传播。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3-0067-02

    1 中英文化差异对于翻译的具体影响

    1.1 地理环境对于翻译的具体影响

    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英国虽也处于温带,但其西靠大西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潮湿。在中国,东风一般象征着春天,朱自清先生曾在文章《春》当中写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可以说,东风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在中国,西风和北风一般象征着冷风和寒风。比如,我国南宋词人李清照曾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写道:“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也是西风意象在闺怨相思诗词中的运用。然而,对于英国这一岛国来说,左侧有大西洋暖流经过,西风则是温暖的象征。比如雪莱曾写过的《西风颂》中提到:“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借景抒情,抒发了对西风的热爱和歌颂之情。英国人对于东风的理解和我们也截然相反,他们认为东风一般刺骨而寒冷,最鲜明的例子便是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说过的“biting east winds”翻译过来便是“东风刺骨”。其次,中国发源于大河文明,属于农耕社会,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因此,汉语的形成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牛耕地是中国古代主要的耕种方式,汉语中许多词语都和牛有关。但是在英国,耕地的工具不是牛而是马,所以在西方文化中,马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中国的牛的含义,如英语中的“talk horse”,如果翻译成汉语就是我们常说的“吹牛”,而英语中的“drink like a horse”则是我们汉语中日常所说的“牛饮”。再比如“农民们如牛负重”要翻译为“The farmers work like horses”。“他真是条老黄牛” 要翻译为 “He is really a willing horse”[1]总之,针对这种由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文化差异,我们需要翻译出文字背后深层的文化意义,切忌直接翻译,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1.2 风俗习惯差异对于翻译的具体影响

    风俗习惯是指在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的习惯性做法和思维方式,一般来说,风俗习惯约定俗成,具有地域性和时空性特征,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人文科学、生活习惯等。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深入了解风俗习惯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免造成文化冲突。在问候语方面,中国由于历史因素,有很一段时间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老一辈的人见面打招呼时,通常会问:“吃了吗?您”“您去哪儿啊?”这类贴近生活日常的问候方式,此时如果直接翻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不免显得有些唐突,英国人可能会认为你在询问他的隐私。[2]相比之下,英国人的问候方式更加随意,他们会问:“Hows it going?”或者“How are you doing?”更加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其次,中英两国对于颜色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黄色代表高贵,贵族血统,类似说法有“黄袍加身”(be draped with the imperial yellow robe by ones supporters)黄马褂(yellow mandarin jackets)但在英语中,黄色则需要慎用,黄色是怯懦的象征,比如“他们都是胆小鬼”就可以翻译成“They are all yellow men ”。英国人用蓝色来表达尊贵,比如玫瑰花的高级类型“蓝色妖姬”(blue enchantress),贵族血统就可翻译成“blue blood”,最高荣誉则是“blue ribbon”。如果我们对于这些文化因素,风俗习惯没有深入的了解,就容易造成错译和误译。

    1.3 历史文化典故对于翻译的影响

    历史文化典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国家历史文化的沉淀,体现了鲜明的国家性特征。历史文化典故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因时间而异,因国家而异。“败走麦城”讲的是三国名将关羽兵败逃往麦城,随后被曹操所杀的故事。关羽、曹操、麦城都是中国特有的名词,如果单纯的直译,西方人多半难以理解,所以在翻译时,可以寻找与其相似的历史事件—滑铁卢事件,所以“败走麦城”就可以翻译成“meet ones waterloo”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meet ones waterloo”翻译为“遭遇某人的滑铁卢”也未尝不可。然而英语的文学典故则多见于希腊罗马神话,英语的三大来源便是《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和《莎士比亚故事集》。比如,“Oedipus complex”要翻译为“恋母情结”,这是因为俄狄浦斯在希腊罗马神话中是一个典型的“妈宝男”,他对母亲有着特殊的感情,以至于最后爱上了自己的母亲。由此可见,涉及到文化典故的翻译时,必须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积累文学常识。

    2 从文化差异出发,探讨减少文化阻力的翻译方法

    2.1 归化翻译方法的运用

    归化翻译方法,指的就是为符合译入语读者习惯,对源文本进行本土化翻译,使其更容易理解为读者所接受。归化就是在翻译当中尽量减少源语言文本内容陌生感的一种翻译方法,其最大限度地让源语言文本所体现的内容与目的语受众的世界观相接近,以此来实现源语言文化与目的语言文化之间的对等。[3]所以,针对中英文化差异,如果一味采取异化方法,追求形式或者内容上的对应,最终只会让译文晦涩难懂,影响读者的深入理解。而采取归化方法,减少了读者对于文本的陌生感,在理解上也就不成问题了。

    2.2 添加注釋方法的运用

    添加注释,即在难以理解或有特殊含义的术语或句子后,增添注释,用于解释内容,方便读者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又可以为读者所接受。比如“叶公好龙”我们都知道叶公是一个虚伪的人,但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没有叶公的概念,对于历史其中的意义也不甚清楚。此时叶公好龙就可翻译成“Lord Ye who claimed to be fond of dragons”(But he was scared out of his wits when a real one disappeared.)此时,通过添加注释,就可表达出这个成语的历史意义,人物形象也就更加鲜明了。

    2.3 意译法的合理运用

    著名的翻译学家尤金·奈达以其功能对等理论闻名于世,他认为,翻译需要在两种语言中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并非形式上的对等。形式上的对等也就是字对字翻译(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或者采取直译法。而功能上的对等则要求我们在必要情况下(比如存在文化差异时),采取意译的方法来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和对应。针对历史文化典故和宗教习俗的差异,我们无需追求一字不差或者形式上的对应,只需将原文的意思功能完整的传递即可。

    3 结语

    翻译的难点不在于语言之间的转换,而在于文化的传递。尤金·奈达说:“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4]综上所述,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文化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采取归化,添加注释,意译的方法无疑可以缩小文化差异,减少文化阻力,促进文化的传播。因此,译者应在强化翻译实践的同时,深入挖掘宗教、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减少文化冲突,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更加有效地传播中外文化。

    参考文献

    [1]时兆倩.中英文化对翻译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6(5):26-27.

    [2]汪涛.谈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11):191-192.

    [3]徐劼成.英汉文化差异视角下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157-158.

    [4]尤金·奈达.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