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法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朱英

    

    

    摘 ? ?要: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改变这种局面。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改革;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11-0020-02

    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工业4.0迈进,对就业岗位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生产制造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等成为企业及高校日益关注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也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具有启发性、讨论式,带动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进行深度融合[1]。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行动导向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起引导的作用[2],有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以“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为例,阐释此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一)以教师讲授为主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这门课程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通过多媒体、微课、慕课等现代教学技术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但仍然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仍然以理论为主,实践及实际操作能力差。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方式单一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式和课时均较少,目前实践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课程教学软件,但教学软件和企业实际应用软件相差较大,教学软件设计简单,以验证和演示为主,而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和设计开发能力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软件较少,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学校与企业协同指导效果较差

    学校和企业签署实习基地协议,学校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加强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实践教学合作模式往往流于形式,效果较差。因为企业专业人员只定期为学生开展几次本课程的相关讲座,很难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际操作的机会,即使有了在企业实践的机会,也只局限于认识实习的层面,即学生到企业参观半天或一天的时间。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想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内涵及操作步骤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想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并分派任务。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任务情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应用技能[3]。该教学方法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

    首先,让学生达到即学即用的效果。可以使抽象的教学过程变得具体化,学生容易接受。其次,“任务”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学生在一系列的讨论、分析、操作以及完成任务环节中,建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行动导向法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相关概念、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等,企业物质资料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生产运作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等。

    (一)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企业实际生产运作,为学生设置或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境,提炼企业生产运作中各流程环节的实际工作任务[4]。首先,教师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流程讲授,并以案例形式展开各环节知识点的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了解生产企业的现实运营情况。其次,开展任务式互动教学模式,如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每个任务是一个教学知识点的运用,学生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结合企业实际运用案例,给出任务的解决方案,并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起到引导和点评的作用,以促进学生进步。因此,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更加灵活多元,还能提高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二)实行“三合一”教学内容改革

    本课程的核心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增加实践课时的目的,就是通过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5]。通过理论性的学习和企业的实践学习,形成理论、实践、创新应用的“三合一”阶梯式的教学内容框架。

    理论教学:生产运作概念、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企业物质资料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

    实际应用:模拟任务的实践、探索当地相关生产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先进生产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创新应用:方法创新、思路创新。

    (三)设置情境并提出教学任务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的关键是确定有效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实现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工具。设置的任务一定是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必须要具体实用,有针对性[6]。任务设置的基础,一是根据教学大纲内容,二是根据企业实际运作。先设置本课程的一个总任务,再根据各章节设置各子任务,各子任务必须根据业务流程有效衔接、环环相扣,并在实际中有一定的操作性。教师第一堂课必须让学生明白本课程的总体任务,以后每次课引入本次课的任务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设置任务情境,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了解教师对任务设计和制作过程,以及需要达到的要求。

    (四)引导学生分析教学任务

    在教学活动开始后,为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必须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给出实际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熟悉其任务内容及相关要求,以避免学生面对任务时,随心所欲地运用自己学过的相关理论设计解决方案,而不是运用本次课程任务中的教学理论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因为设置每个教学任务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本次任务中的相关理论,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理论知识点的认知。在给出的解决方案中,必须让学生提供相关文字资料,并撰写解决方案整体思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撰写开展思维活动。

    (五)学生分组讨论练习并完成任务

    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针对一些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就学习方法和操作技能进行交流。同时,学生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讨论,不仅能增强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较快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某超市配送中心选址确定后,再确定最优配送路径。任务步骤如下:(1)小组内学生讨论,制订出工作任务计划,各小组根据调研信息,设计最优配送路线,并编写路线图和执行计划方案;(2)各小组成员通过课本、中国知网、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小组初始方案;(3)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程序,根据实际场景设计。此任务以时间、距离和成本最优为目标设计不同的配送路线,以此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对任务成果进行评价

    任务完成,由组长对任务成果讲解,其他同学向该小组成员提问,互动式讨论,教师和其他同学按照预订评价标准对此任务方案做评价,教师再引领学生完成整个任务的最终方案,任务评价的内容见表1。此外,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根据内容再补充相应的理论知识。

    特别提醒,任务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对任务完成方案的客观评价,不应对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做太多评价,主要目的是任务成果以及学习的过程[7]。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到“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改善了目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理论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余丽婷.移动学习环境下“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的? ? 应用研究——以运输管理课程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 ? 大学学报,2018,(2).

    [2]庄小云.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 ?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2).

    [3]王小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 ? 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

    [4]赵建义,赵永强,王爱国.转型背景下应用型课程建设的? ? 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5).

    [5]段炼,廖超明,陆汝成,等.新工科背景下GIS应用创新型? ? 人才培养教学改革[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2).

    [6]周曉清,李宏,叶安胜.任务驱动式项目案例教学法在? ?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 ? 2018,(4).

    [7]王瑛,汪凯茜.物流专业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课程教学? ? 改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