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

    毛惠娟

    摘 要:《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低年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段不少于40万字,高年段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所以,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关键词: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037-001

    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普遍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阅读中读不出作者的言外之意,概括能力不够,语言表述不当;作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顺;课外阅读量不够。对此我进行了长期观察,在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具体实践中重点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

    开放的语文教学应冲破40分钟课堂教学的限制,向课前和课后辐射,而课外阅读便是这种辐射的最好形式。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因而,教师要先从情感上去激发兴趣,如讲故事听故事,让讲者在喜悦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快乐,让听者在享受故事带来的奇妙世界中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各类书店等,可让学生感受书海之浩瀚,知识之精深。在我们学校,每周一到周五12:00至12:20时,广播里便会飘出悠扬的轻音乐,此段时间便是给孩子们自由阅读的时候,我把学生分成八组,有秩序地带领孩子们对推荐的数目进行阅读。每周一的中午,我领着孩子们又会来到阅览室,让他们尽情畅游在书的海洋。双周四的下午第三节课,我们班还会开展“讲故事擂台赛”活动,让孩子们把最近看的有趣的故事与大家分享。长此以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高昂。

    二、选择合适读物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们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学完《蟋蟀的住宅》一课,我推荐孩子们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完《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等科普性文章,我推荐孩子们阅读科普作品……只要能开拓孩子们视野的书籍,我都会鼓励他们阅读。我还会指导学生阅读跟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介绍自己家乡特色、风俗习惯、文明礼仪、人际交往类的文章等。同时,还要引导家长,争取他们的支持,让他们懂得,一个孩子的成長应该是知识、能力、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文明、礼仪等生活能力和素质。

    三、传授阅读技巧

    在阅读方法中,教师的导航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1.精读,也就是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感悟文章中重点语句的内涵,学会抓住关键词获得感受,并把好的文章、句子摘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2.泛读,这是我们多数人平时阅读的方法。拿到一本书,从序言、目录、正文到后记,从头到尾地浏览,力求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主要内容。这个方法适合篇幅较长的说明文。

    3.做批注,边读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注上对文中语言的感悟、内容的理解,加深阅读的印象,帮助更好地记忆。高年级的孩子必须做批注,这个方法我一般都会用在预习上。

    4.读与思相结合,教育孩子们做到全身心地读书,克服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做到边读边思:这本书(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地方特别精彩?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从中收获到了什么?

    四、注重阅读实效

    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流于形式,不停留在表面,真正使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取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作为引导者的我们,要加强指导,注重实效。在我们班,经过长期的实践,结合我们班学生的特点,我尝试开展了以下活动:

    1.定期进行汇报课。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我们会举行一次课外阅读的汇报活动,孩子们六人一组,进行读书笔记交流。此外,我们还会开展“讲故事擂台赛”,自己设计关于阅读的手抄报。

    2.鼓励大胆投稿。“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语言、丰富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深刻感人、吸引读者。我不断鼓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把学到的知识、积累的语汇灵活地运用到习作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或细腻或幽默或沉稳或多变的风格。通过大家的努力,班中多名同学的作文脱颖而出,在各类比赛中获奖,这成了提高孩子们习作兴趣的“兴奋剂”。

    五、贵在持之以恒

    1.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开始训练时可以把课外阅读当作回家作业布置,如每天做完作业后至少看半小时的书。当然,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课间或者自习课上,我的手中也会无时无刻地捧着一本书。让读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前面讲到要指导学生读书时做批注、摘录,但不要仅局限于一时的心血来潮,要持之以恒,做到这一点对小学生来讲并非易事,我们要耐心引导,并让他们从中尝到这么做的甜头,扩大课外阅读的成果。

    半学期过去了,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现在的班级中,同学们课后打打闹闹的现象明显减少,他们都围在一起讲故事呢。孩子们的写作兴趣也越来越高,讲台上的“投稿箱”中经常出现他们的作品。作文中的词句也流畅了、生动了,有的同学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课上,孩子们对文本的挖掘也越来越深,回答问题头头是道。看到这些变化,这一学年付出的努力,也值了。

    苏霍姆林斯基言:“当健康的课外读物充满中小学生的生活空间的时候,他还有时间胡作非为吗?他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担心的呢?”是啊,语文学习不能只满足于课内,要多阅读,课外书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窗,开启了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了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让孩子们在浓浓的书香中体味知识的甘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