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李文静

    摘 要: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为了更好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应该重视对三个课堂的打造:第一课堂是课堂教学,应深度解读文本、营造课堂氛围;第二课堂是实践活动,应认真策划组织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第三课堂是网络学习,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新技术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小学;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三个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031-002

    自从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至今,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2017年印发的《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再度强调要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标志着我国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那么,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有效地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我们认为要重视对三个课堂的打造。

    第一课堂:课堂教学

    深度解读文本。课堂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主要途径,教材是课堂学习的重要依托和载体,是教学的主要资料。温如敏教授提出新教材的编写较以往教材立意要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诸多方面[1]。以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为例,所选编的有现代诗《黄河颂》、外国小说《最后一课》、现代散文《土地的誓言》、北朝乐府诗歌《木兰诗》,这些都是抒发家国情怀的作品。编者在单元导读中写道:“家国情怀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本单元要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中,深入文本学习,调动自己的体验与想象,感受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家国情怀[2]。”依此,教师在《木兰诗》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大意、解决重点字词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如“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几句,由“黑山”“燕山”“胡骑”可知这首词创作地点是北方中原地带。教师于此可以引入塞北地域文化,北方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多风沙、荒漠和戈壁,经常受到匈奴、西戎的骚扰和入侵,同时受儒家孝悌文化影响深远。在此基础上分析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以及木兰身上表现出的善良、孝顺、责任感、热爱和平等中华传统美德,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激发爱国之情。

    营造课堂氛围。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语文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精神之所在[3]。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

    比如在每节课上课之前用少许的时间来朗读或背诵经典古诗词,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的学习必须深入到中小学教学中。或者,教师以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些名著典籍,搜寻相关资料,整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故事一起分享,给学生创造语言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我们在学习《劝学》和《师说》这两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总结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涉及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一起交流。教师也可以参与互动,分享古人勤学的小故事,比如凿壁借光,并顺势传达古人勤学好问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每一节课、每一篇文章的学习,师生之间的探讨交流更加频繁,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一种启发式教学来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勇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了解我国的文化精髓,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与沉淀文化财富提高文学素养。

    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校园活动。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扩展和延伸,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的内容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必须将教材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之作,也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只局限于书本的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教材只是起到凭借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扩展课外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家国情怀的作品时,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推荐一些爱国题材的作品让学生阅读,从而多角度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组织有趣的活动、比赛,比如古诗文作品的诵读比赛、诗歌朗读比赛、书法比赛、以走进经典作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征文活动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最重要的不是比赛本身,而是提高自己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对经典文化的感悟的能力,去更加深刻地体会民族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

    社会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力地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家庭、个人都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不仅仅是孩子,父母也要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校可以组织和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从不同的视角、价值观看待民族文化。在研学旅行之前规划好此次活动的主题,准备好笔记本拍照设备,在实现过程中做好记录拍好照片。活动结束后,整理材料和照片,写一些感想汇编成小册子,大家一起分享。比如感悟民俗民风,我们可以选择山西的官道巷民俗文化小镇,了解当地的剪纸、蜡染等民俗文化,并体验课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让学生从做中学,深度体验互动式研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第三课堂:网络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移动终端的运用得到普及,人们的学习方式也更为丰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面对面的教学和书本的学习。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有机地整合成一种新的混合式的学习方式,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相互补充,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作为新时代教学的引导者,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教师把握信息时代新特点,利用新技术,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能适应社会新形势的需要。[4]”如何才能有效并合理的运用新技术进行语文教育,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第一,教师可以录制微课对课文中的重难点或文章中的文化常识进行讲解,长度控制在15分钟左右,分享上传到学生QQ群或学习的网络地址,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者查阅资料进行补充。

    第二,利用移动终端,在手机上学习,比如超星学习通,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的传统文化专栏,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学会管理时间。

    第三,利用网络自媒体学习,比如以网络直播的方式演奏民族乐器、演绎经典文学作品、戏剧等国粹艺术,传播传统文化。

    第四,通过高端技术网络数字化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学习,例如3D版《清明上河图》,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古代社会的场景,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方式。当代社会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主动适应社会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综上所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然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創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加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4-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7

    [3]肖华莲.营造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