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文师范专业认证课程设置的思考

    白燕萍 付煜

    摘要:课程设置是中文师范专业认证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中文职前教师的培养方向和质量。中文师范专业认证的课程设置应兼顾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它决定师范生的师范性和专业性;二是“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要求”,它决定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三是“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要求”,它决定师范生的基本能力和兴趣面,满足师范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兼顾这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才能依课施教,培养出优秀的中文师范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文;职前教师;师范专业认证;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1-0055-05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合格甚至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才标准、育才过程密切相关,更与高校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密切相关。有科学的课程设计理念,有全面、严谨的课程体系,有理论和实践、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多层次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才能保证育才的过程和成才的质量。既然课程设置在中文职前教师培养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结合“中文师范专业认证”的课程设置,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理论和实践课程”“必修和选修课程”等视角,以贺州学院为例,来谈谈中学职前教师课程设置问题。

    一、按《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置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是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用来指导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纲领性文件。[1]它“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它的基本理念有三个,即“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意思是说,通过教师教育课程培养出的教师应该具有“育人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当然也包括相关知识和理论。就中学职前教师课程设置而言,“标准”里是先定“目标”再设置“课程”。贺州学院中文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因此,我们先学习“标准”,再根据“标准”对中学职前教师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

    (一)三大目标领域和六大领域课程

    1.三大目标领域的九项具体目标

    三大领域指“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其中每个领域又有三个具体目标。第一个领域的三个目标是关于“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认为教师培养首先要使师范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也即“德高为师”,这是体现师范性的关键所在。第二个领域的三个目标是“理解、教育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教师认识自我的知识和能力”,能“理解、教育学生”,就需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和中文专业的知识,这关系到师范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是否专业的问题;教师能“认识自我”,说明了一个道理,即教师认识了自我,才能发展自我,而教师发展了自我,才能成为更优秀的教师,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第三个领域的三个目标是“观摩、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以及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观摩和参与教育实践,就是不仅能从对优秀教育管理者的行动观察中获得教育经验,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观摩和参与教学实践,就是不仅能从对优秀教学实践者的观察中获得教学经验,还能运用学到的教学知识和经验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指不仅能从“说课”“评课”等常规教研中获得教育科研能力,还能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课题研究、行动研究和教育叙事研究等。

    2.六大领域的课程设置要求

    根据“标准”课程设置要求,中学职前教师培养需要设置“六大领域”的课程,这六个领域分别是、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

    儿童发展与学习。该领域要求设置“青少年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内容的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师范生了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儿童心理规律进行中文师范生培养。

    中学教育基础。该领域要求设置教育学、教育哲学、课程和教学论、教育史和班级管理艺术等方面的课程,目的是夯实师范生的教育理论基础,使师范生按照教育和课程教学规律进行教育教学。

    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这个领域是要设置学科教育学方面的课程,对中文学科教育学来讲,主要是设置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语文经典教学案例研究、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目的是让中文师范生掌握本学科教育学的专门知识和理论,熟练进行语文教育实践。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这个领域是要设置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方面的课程。因为中学生正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过渡期,也即所谓的青春期和叛逆期,所以尤其需要设置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思想品德教育等课程。目的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能帮助中学生顺利度过自己的心理关键期,并促进自己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这个领域是要设置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终身发展的课程,如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成长、教育研究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课程。目的是加强中文师范生的职业认知和工作责任感,并让他们掌握好教育科研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从而使他们能站在学科前沿,实现专业终身发展。

    教育实践。前面五个领域基本是理论方面的课程,教育实践这个领域设置的是实践方面的课程,包括集中实践、课外创新实践,集中实践又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如普通话、汉字书写规范等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训练,备课、讲课、说课、评课等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研习等等。校外实践主要指专业见习和教育实习。目的是训练中文师范生的操作能力和各项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综合实践能力。

    关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学分问题,因贺州学院中学职前教育是四年制本科生,因此实践教学(集中实践、课外创新实践)共23个学分,其中必修18学分,选修5学分。18学分中有6学分的教育实习学分,按周计算,共需要一学期时间,即2周的教学试讲、16周的教育实习和2周的研习。

    (二)贺州学院的六大领域课程设置

    根据“标准”中的目标领域和课程领域要求,贺州学院也设置了六大领域的相应课程,分述如下:

    儿童发展与学习。贺州学院设置了《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前者是必修课程,后者是选修课程,二者结合让师范生了解人类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能按学生心理规律进行教育教学。

    中学教育基础。贺州学院设置了《教育学》和《班级管理艺术》两门课程。前者让师范生通过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规律,去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即按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后者让师范生了解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特征和方法,掌握学生管理的规律,为师范生成为合格的班级管理者打下基础。

    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这是体现中文师范生学科专业性的领域,贺州学院设置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语文经典教学案例研究》《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语文写作教学设计》《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等六门课程。其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语文写作教学设计》是必修,其他课程是选修。这些课程强调了中文师范特色,也突出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重要地位。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贺州学院设置了《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教师礼仪》两门课程。前者主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来寻求矛盾、压力的舒缓之道;后者通过教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要遵循的外在礼仪规范来训练师范生的职业习惯,促进其职业意识的塑造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贺州学院设置了《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成长》《教育知识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三门课程。第一门课程可谓是“概论”,从宏观和专业视角,用具体事例讲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成长的基本要求;第二门课程从教育知识和能力的视角,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三门课程通过引现代教育技术进课堂来提高师范生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让师范生跟上现代教育科技发展的步伐。

    教育实践。贺州学院设置了三个系列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课程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项实践课程。三个系列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课程包括“三字一话”训练、微格教学训练和教学教研训练。“三字一话”培养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微格教学训练培训师范生的单项教学技能,教学教研训练培训师范生的备课、讲课(模拟片段教学)、说课和评课能力。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和即将结束时,通过观摩一线课堂教学和亲身参与一线教育教学实践而实现职前教师朝正式教师的转变。

    二、按理论和实践课程要求设置课程

    目前教师教育课程本质上还是划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主要提供教学的基础知识,用以指导关于教和学的决策原理、观念框架;实践课程通常指向方法技巧,被看作是‘实践工具,用来帮助发展教学的策略和技巧。”[2]这两种课程在师范生培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相互支持,交融互补,共同保障师范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换言之,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保证的是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其实施过程将决定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高低。

    (一)贺州学院的理论课程设置及作用

    贺州学院是应用型大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理论学习的要求,相反,要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加强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学习必不可少。就贺州学院中文师范专业而言,我们最终要培养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师范生。但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也十分重视理论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让师范生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教学技术,让这些职前教师不是成为头脑简单的教书匠,而是成为实践取向的、兼具丰富理论知识的优秀中学语文教师。

    1.通识类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的设置及作用

    贺州学院设置了《教育学》《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礼仪》《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成长》《教育知识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教师教育通识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保证师范生能掌握一般的教育和心理规律,让他们能按照科学规律去进行教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礼仪》课程一方面保证师范生面对中学生出现的青春期心理问题时能进行正确辅导,以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保证其心理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训练师范生掌握教师礼仪,让师范生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并将自己的职业修养用礼仪展现出来,从而达成职业修养和职业礼仪的统一。《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成长》《教育知识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这三门课程,《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成长》设置的目的是让师范生通过学习明白“师德锤炼优于专业成长”的道理,也即所谓“道德是为师的第一要求”;《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设置,目的是从宏观层面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性”,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教育知识,具备更强的教育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让师范生能跟上科技发展步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勇于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实践。

    2.学科类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的设置及作用

    贺州学院设置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语文经典教学案例研究》《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语文写作教学设计》《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等中文学科类课程。这六门学科教师教育课程,一方面是体现“师范性”,例如“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教學案例”“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等词语凸显的就是教育性和师范性;另一方面强调的是“语文专业性”,例如“语文”“语文经典”“阅读”“写作”等凸显的就是语文专业性。设置这些语文学科类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目的是加强师范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小学“识字写字”除外)这四大领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从而夯实语文学科的专业基础和教学能力,保证中学中文职前教师的专业性和师范性。

    (二)贺州学院的实践课程设置及作用

    1.技能训练型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及作用

    贺州学院为了加强中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设置了三个系列的课程。训练一包括“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这是为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基本功而设计的训练内容,在大一上学期就开设,由此可见贺州学院对师范生基本功的重视程度。训练二是微格教学训练,包括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微格训练。教学技能如导语技能、提问技能和板书技能等,教学方法技能主要是对五种基本教学方法进行专门训练,目的是提高师范生的技能和教法意识。训练三主要是综合性的教学和教研技能,例如备课、上课、说课和评课等,目的是培养师范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单项和综合技能相结合的模拟训练,有效保证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技能和能力。

    2.体验参与型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及作用

    美国当代教育家古德莱德根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把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操作或运作课程”“体验课程”五种类型。[3]其中“正式课程”指正式发布生效可以实施的课程,显然专业见习和教育实习都包括在正式课程之内。此外,专业见习还可视为操作课程和体验课程。专业见习属于体验型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它主要是通过观摩体验的方式完成对教育教学的观察和模仿学习;教育实习属于参与型教师教育课程,它主要通过亲身操作和实践的方式来实际体会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二者的设置都是为了全面提高中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技巧。

    三、按必修和选修课程要求设置课程

    所谓必修课程,是指在教师教育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师范生的基本素质和素养所设置的教育教学核心课程,包括教师教育共同课程、教师教育学科课程和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所谓选修课程,是指在教师教育实施过程中,为了照顾师范生的个人兴趣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所设置的发展课程。“与必修课程不同的是,选修课程关注的并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技巧的掌握,更为关注的是让学生学会探求学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潜能。”[4]这些选修课程往往根据必修课程而延展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合一的课程体系架构和设置,极大丰富了课程体系和内容,也极大提高了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

    (一)贺州学院的必修课程设置及作用

    1.通识类教师教育必修课程的设置及作用

    通识类教师教育必修课程不仅针对中文师范生,其他专业的师范生都需要主修。例如《教育学》和《心理学》,是需要必修的。因为师范生不管从事什么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需要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而学习了这两门课程就基本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可以根据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因此,通识类必修课程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不可或缺。

    2.学科类教师教育必修课程的设置及作用

    学科类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指只有本专业才需要主修的课程。例如,中文师范专业就需要必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语文写作教学设计》这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不仅能传授语文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能保证中文师范生的学科专业性。必修课程不仅指理论必修课程,还指实践必修课程。例如《教师职业技能训练Ⅰ.Ⅱ.Ⅲ.Ⅳ》、专业见习和教育实习属于中文师范专业实践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培养的是中文師范生的教学技能、技巧。

    (二)贺州学院的选修课程设置及作用

    1.通识类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及作用

    选修课程的设置往往是以必修课程为基础、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延伸拓展而开设的。例如贺州学院中文师范专业根据必修通识类课程设置了如下选修课程,即根据《教育学》设置了《中学教育基础》《班主任管理艺术》等选修课程;根据《心理学》开设了《儿童发展与学习》等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的目的是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具体化,使师范生能具体指导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此外,我们还开设了《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教师礼仪》《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成长》《现代教育技术》等通识选修课程,目的是通过这些选修课程的学习,使中文师范生的道德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2.学科类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及作用

    学科类教师教育课程也要根据必修课程来设置选修课程。例如根据《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开设《语文经典教学案例研究》,根据《语文写作教学设计》开设《语文名师教写作》等。不仅学科必修理论课程需要设置选修课程,学科必修实践课程也需要设置选修课程。例如根据“三字一话”课程开设《古今书法名家作品赏析》,根据《语文教学技能训练Ⅲ—微格教学训练》可以设置《语文教学动画制作》等。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兴趣拓展方面的选修课程,如《教育名著选读》《创意写作教学》等。学科选修课程的开设除了拓展中文师范生的专业视野外,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个性,引领他们往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总之,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职前教师,有赖于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是教师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就是说,我们有了科学的教师教育发展纲领,有了规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有了优秀的高等师范各学科教师,再加上我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潜在课程和显性课程等互相协调、交融统一的课程设置,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合格且优秀的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贺州学院中学中文师范生培养而言,一方面我们要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确定好“实践取向的”“理论引领的”“重视产出的”“德艺双馨的”教师教育培养标准,另一方面重视多体系、多层次的专业课程建设和实施,那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中文师范人才”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EB/OL].(2011-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110/t20111008_145604.html

    [2]蒋茵.基于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路径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8(1):42-45.

    [3]張芳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从古德莱德的课程观出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4):116-118.

    [4]吕家辉.从必修到选修的两个跨越——选修课程改革热潮下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01):36-39.

    Thoughts on Curriculum Setting of Accrediting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ake Curriculum Setting for Secondary School Pre-service Teachers of He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Bai Yan-ping,Fu Yu

    (School of Culture and Media,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Abstract:

    Curriculum set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creditation fo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which is related to the training direction and quality of Chinese pre-service teachers.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aspect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curriculum setting of the accreditation fo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The first one is Curriculum Standards on Teacher Education,which determines the pedagogical and professional nature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the second i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urriculum ”,which determine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the third is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ulsory and optional courses”,which determines the fundamentals and interest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ersonalities.When setting the curriculum in light of these three aspects,instructors can tailor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ap into the talent of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s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Keywords:Chinese;pre-service teachers;accreditation for teacher training majors;curriculum setting;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