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辅导子女学业时愤怒情绪的产生与消解

    王晓平 胡娇

    [摘 ? 要]随着对子女在教育方面重视程度的提高,父母们愈来愈多地参与到子女的学业辅导中。但由于父母心中对子女的完美主义意象、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对就业压力的感知及不成熟的情绪反应机制等,常常导致他们在辅导子女学业时容易情绪失控。父母可通过重塑成才观、建立同理心、重新认知自己与子女的关系、重建人生哲学以及接受心理辅导等方式消解自己在辅导子女学业时产生的愤怒情绪。

    [关键词]家庭作业;亲子关系;愤怒情绪

    一、前言

    随着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减少以及社会要求的提高,父母在子女学业中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与子女在学业活动方面的互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子女家庭作业的辅导方面。一方面,父母在子女学业中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子女的学习,提高了子女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父母在辅导子女学业时也存在大量不愉快的场景,甚至导致亲子怒目相向,彼此心存怨恨。这种状况不仅会阻碍孩子学习的进步,使孩子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还会影响亲子关系,大大降低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给亲子双方都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一到辅导子女学业时,有些平时和颜悦色的父母就会愤怒无比?在此,本文试图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层次分析,找出造成父母辅导子女学业时产生愤怒情绪的原因以及消解这种情绪的途径。

    二、愤怒何来:

    父母辅导子女学业时愤怒情绪产生的原因

    1.完美主义的子女意象

    本文中的意象是指个体在头脑中形成的关于自己或他人未来应该成为的样子。大多数人对自己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是缺乏意象的,但却从不缺少对子女的意象。很多父母不管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努力,都会要求子女努力再努力;不管自己成功与否,都对子女寄予厚望。望子成龙与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父母形成了对子女的高期望,而当这种高期望转变为对子女的完美意象时,便会严重影响父母对子女学业的要求,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在学业方面有任何的瑕疵,更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在与其他孩子比较时处于下风。

    2.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

    自我中心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不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1]。皮亚杰认为,虽然个体的自我中心在2-7岁时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表现得最为明显,但自我中心现象却会不同程度地伴随个体一生,人的一生一直都处于解除自我中心的过程中。

    而当父母在辅导子女学业时,自我中心的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有些父母会以成人的智力水平要求子女,认为自己能够完成的学业任务,他们的子女也能够完成,却完全忘记自己在同样年龄时的表现,或者认为自己在与孩子同样年龄时的表现要优于孩子。这种自我中心会使父母看到孩子学业表现不佳时异常气愤,被孩子的“笨拙”激怒。

    3.对就业压力的感知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家长在工作中要面对个体间的竞争并体会到较大的就业压力,由此衍生出对子女未来就业的焦虑,进而又将自己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转化成为施加在子女身上的学业压力。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甚至从孕期就开始对子女的学业教育进行准备。别家孩子学的,自己的孩子要学,别家孩子不学的,自己的孩子也要学。同时,家长还会随时关注子女在学业中的细微表现,一旦觉察到孩子表现不佳时,就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和焦虑情绪,甚至对子女大发雷霆,并通过加大作业量、上课外辅导班等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

    4.不成熟的情绪反应机制

    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人格特征,个体的情绪反应机制是个体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情绪反应机制会使个体面对相同的刺激时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当个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格偏差时,便会形成不成熟的情绪反应机制,造成情绪的不稳定,特别是在家人面前,这种不成熟的情绪反应机制表现得更为明显。父母在辅导自己子女学业时,面对的是比自己弱小的孩子,因此他们更可能会毫无顾忌地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情绪。

    三、愤怒何去:

    父母辅导子女学业时愤怒情绪的消解

    父母在辅导子女学业时产生愤怒情绪会形成子女不认真学习的自我验证模式,即父母认为子女不认真学习,并因此产生愤怒的情绪,进而对子女态度恶劣,然而一般情况下,子女并不会因为父母的愤怒而表现得更加完美,恰恰相反,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糟糕,这样就进一步验证了父母对子女的看法,他们会确信自己的子女不够认真、不够聪明,这会导致他们更加愤怒,使情况更加严重。因此,愤怒情绪不但不会促进子女的学习,反而会对子女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亲子关系与家庭和睦。所以,父母非常有必要通過各种途径消解自己在辅导子女学业时产生的愤怒情绪。

    1.重塑成才观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取得成就,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但是,怎样才算成才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有着极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万众瞩目的企业家、科学家、明星等。对子女存有较高期许是没有错的,但无视子女的个性特征而对他们设置不可企及的目标却是不可取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有不同的发展际遇或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人也都可以通过恰当的教育和主动努力使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找到自己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使自己活得精彩。

    2.以同理心对待子女,给予子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同理心和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2],对于父母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理心是指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心理状态。作为父母,不能只从成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从子女的角度进行思考。每个年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作为父母,应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果硬将成年人应达到的标准强加到子女身上,必定会对子女产生错误的认识或判断。比如,父母可以经常反省如下问题:自己小的时候每道题都做对了吗?作业都是自己主动完成的吗?每次作业都是认真书写的吗?……当父母能够从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便会对子女的学业表现产生宽容心理,不再苛求子女表现完美。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父母要不计条件地关注子女好的一面。每个人都有优秀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作为父母,更要关注子女优秀的一面,从而做到无条件地关注。这种无条件关注是指,不管子女的表现如何,他们优秀的一面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因为他们的不良表现就抹杀他们优秀的一面。因此,父母应能够始终看到子女优秀的一面,这样就会对子女产生较为客观和平衡的情绪,而不是只有愤怒。

    3.对亲子关系进行重新认知

    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极端观点认为,子女与父母没有特殊关系,母亲分娩之后就和子女没有关系了,正如水从瓶子里倒出一样。如果父母持有这种观点,那么不论子女学业如何,父母都不会太在意。另外一种极端观点认为,子女是父母的私有“物品”或是父母的一部分,应完全受父母支配,子女的表现代表着父母的成绩。当持有这种观点时,父母就更容易对孩子欠佳的学业表现感到愤怒,同时也会认为打骂孩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事实上,虽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非常紧密,但是父母只是子女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他人”,应成为子女成长的助力者,而不是子女成长权利的拥有者。因此,父母应当客观理性地对自己与子女的关系进行重新认知。同时还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子女也是如此,父母应当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子女发展,而不是过多地为子女的发展感到忧虑,更不能以于事无补的愤怒情绪面对子女不良的学业表现。

    4.改变人生哲学

    大多数人都会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幸福感。比如,一个人在求学阶段,会因为比同学的成绩更好而获得幸福感;在职业生涯中,会因为比别人的工作业绩更好而获得幸福感。更多时候,当一个人有了孩子,也会因为自己的子女和别人的子女相比更优秀而获得幸福感。但人们又总会发现一些比自己的子女更优秀的孩子,甚至可能将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这便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因此,父母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哲学,认识到幸福并不是只能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才能获得。改变以上错误观念的一个思考角度是,人可以通过和过去的自己比较而获得幸福感,父母也可以通过发现子女日益其能、岁增其智而获得幸福感,而不是只关注他们那些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5.及时接受心理辅导

    如果父母感觉到自己喜怒无常,甚至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时,要考虑自己是否形成了难以改变的不良情緒反应机制;而当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时,父母也应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某些做法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当父母意识到可能是自己存在情绪或教育方法方面的问题而靠自己又难以改变时,不应回避问题,而是要积极地到正规的心理辅导机构寻求帮助,接受个体心理辅导或者家庭治疗,学会管理情绪,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以促进子女和自己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34.

    [2]杨韶刚.人性的彰显:人本主义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216-220.

    (责任编辑 ?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