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叙事性美术教育活动初探

    茅菁菁

    【摘? ? 要】幼儿时期是幼儿体验生活的美好与培养审美的重要阶段,教师通过美术教学活动,能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及叙事性表达能力。本文从引领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创作、创设叙事性表达的环境、激发幼儿寻找创作素材、帮助幼儿将生活经验结合美术教育这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活经验与美术活动中叙事性的关系。

    【关键词】幼儿生活经验;美术活动;美术教育;叙事性表达

    中图分类号:G610?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3-0141-02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children to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life and cultivate aesthetics. Teachers can develop children's creativity and narrative expression skills through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 art activ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guiding children to combine life experience to create,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for narrative expression, motivating children to find creative materials, and helping children to combine life experience with art education.

    【Keywords】Childrens life experience; Art activities; Art education; Narrative expression

    随着国内教育制度的改革,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常规理论化教育较为严肃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幼儿教育的教学。幼儿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化的说教模式很难激起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因此,幼儿教师要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进行学习。

    一、对于美术教育,引领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作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都可以激发幼儿的生活体验与情绪感受,都可以为幼儿在美术学习与创作中提供灵感。幼儿在课堂内接收到的美,是经过教师加工后的美,教师要引领幼儿到生活中去发掘美,用五官去感受美,通过记录美积累创作的素材。幼儿的日常生活范围较为狭小,一般都在家里和学校,因此积累的生活经验也十分有限,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下创作出有趣的美术作品。幼儿美术教育回归到生活,并非数学教育重视运算和逻辑推理,只需要按照公式进行推理就可以得出结果,也不同于以往的知识架构,只需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而是对美术现实的不断推敲、提取、加工、检查,从中获得新的发现,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阶段更靠近生活实践的教育方式,有着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教育方式。幼儿在美术活动的启发大多也来自自己的生活区域,教师要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有更为细致的了解,才能引领幼儿在美术创作上放飞想象力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更好的创作,才能更好地为幼儿美术创作实践做出指导。

    二、结合幼儿生活教育,创设美术活动中叙事性表达创作环境

    (一)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幼儿创作灵感

    自然环境是发掘幼儿创造力,进行美术教育的最佳环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或吸引,如上学途中颜色鲜艳的植物会对幼儿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幼儿会对其感兴趣,会想要靠近并记住颜色。尤其是色彩对比较为强烈的自然环境,幼儿会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并会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在美术实践中表达出来。同时自然环境也是较为丰富的物质世界,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创作素材与灵感源泉。如路边飘落的树叶,地上散落的石头、果壳,堆放的稻草这些事物随处可见,贴近生活,容易唤起幼儿的兴趣与创造激情。

    (二)利用教室氛围,渲染美术教育氛围

    创造富有生活化的情境,能够促使幼儿专心投入美术活动中,通过美术实践挖掘自身的各项潜能,从而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对美术产生兴趣,激起自身对于美术创作的热情。幼儿感兴趣、激起表达欲望,也触发了自身对想象力的释放。教师应布置教室来设置情境,渲染美术教育氛围,让幼儿在美术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融入创设的氛围中去,愉快地投入美术创作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创设语言情境,开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发地想象,大胆地表述,将脑海里想象的画面用画笔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幼儿强烈的创作欲望。

    (三)丰富幼儿的美术创作经验

    生活对于幼儿的重要意义在于不断地给幼儿提供经验,使幼儿从生活经验中获取美术创作的灵感。美术教育中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增加幼儿生活经验最为直接的教育方式,就是帶幼儿去欣赏名画,去参观画展、艺术展。幼儿欣赏名画对色彩的感知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对色彩的强烈对比有了更深刻的记忆。良好的审美培养能够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敏感度,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热情,继而使幼儿创作出更有趣、有价值的美术实践作品。艺术审美之间是相互贯通的,提高幼儿绘画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对其他事物的审美能力。

    三、为生活教育,激发幼儿寻找创作素材

    (一)利用自然材料丰富幼儿美术教育

    利用自然材料激起幼儿的创作兴趣,如路边随处可见的落叶、河边的石头、吃过的雪糕木棍、干枯的树枝等,都能成为创作的材料。因为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这些素材进行创作。利用生活自然材料进行特殊的创作,给予了幼儿更为宽广的想象空间,为幼儿美术教育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利用废旧材料开展美术教育

    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冲击下,人们逐渐树立起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的意识也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强化。在幼儿教育中,帮助幼儿在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也很有必要。教师可以对废旧材料进行美的加工,进行艺术化的手段处理,收集一些废旧纸盒、饮料瓶、易拉罐、雪糕棍等材料进行加工、装饰,进而变成幼儿的玩具或是装饰品、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积极地投入废品改造中,开动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把原本没有用的垃圾变为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性的小物品。幼儿也从中丰富了自身的美术经验,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三)利用生活材料改革美术教育方式

    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把幼儿的创造能力解放出来,打破以往的美术教育方式,利用创作素材改革教育方式,让幼儿喜欢上美术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叙事性表达。生活中可见的报纸、纸盘、泡沫、光碟、废旧纸盒的瓦楞板等,都可以变成幼儿美术教育课堂中的创作素材,幼儿可以根据这些材料尽情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可以与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改造这些素材,进行艺术化的整合,并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次开展这样的涂鸦比赛或是材料改造实践活动,以活跃课堂氛围,改革幼儿美术教育方式。

    四、让幼儿美术教育回归生活,将生活融入美术教育

    (一)幼儿美术教育融入生活

    生活中的启发、国内传统节日习俗有趣的地方、带有地方特色的事物等,都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内容;与生活连接的有趣的部分,也都可以放入美术教育的课堂中。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推动教育的动力,要把整个社会环境作为幼儿教育的现实背景设计其教育计划。生活应作为幼儿教育的手段和素材,教师要学会从生活中挖掘乐趣,将幼儿的审美与生活相联系,使幼儿将从生活中获得的情绪感受、情感体验应用到美术实践活动中进行叙事性表达,满足自己强烈的表达欲望。

    (二)幼儿美术教育与游戏结合

    幼儿的教育多数时间是在游戏过程中完成的,幼儿美术教育通过结合各项游戏与美术活动实现对幼儿的审美教育。教师应营造贴近生活游戏氛围的环境进行美术实践,在观赏区设置写生区域,通过引导幼儿观赏、玩耍,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表达热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也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幼儿美术教育与其他领域结合

    幼儿美术教育在引导幼儿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开发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影响着幼儿对于思考问题的方式的侧重点以及对于世界的感知、情感的体察。幼儿美术教育课堂要与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教师应创设回归生活的情境,让幼儿自主创新创造,为日后的人生打好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正处于审美形成、想象力开发的阶段。幼儿对于情感的感受力十分敏感,同时幼儿时期还未形成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体系,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幼儿的思想进行教育,同时也要不断地改进教育方式,给幼儿提供轻松的教育氛围,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倪晨静.浅谈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活动[J].才智,2020(04).

    [2]胡玉鸯.生活入手,玩转幼儿美术课堂——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生活经验的运用[J].新课程,2020(39).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