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题型数字档案馆建设探索

    秦垒

    摘 要:文章针对专题型数字档案馆在保存社会历史记忆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美国专题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实践,重点论述了“飓风数字记忆银行”的建设背景和建设特点,并提出在社会记忆视阈下我国专题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构想,以及在建设理念、主题选择、建设方式和新媒体应用方面对“飓风数字记忆银行”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飓风数字记忆银行;专题型数字档案馆;社会记忆

    Abstract: With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matic digital archives in preserving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society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matic digital arch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an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urricane Digital Memory Bank,and presents that the thematic digital archives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social memory, and the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in construction concept, theme sele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of Hurricane Digital Memory Bank.

    Keywords: Hurricane Digital Memory Bank;Thematic digital archives;Social memory

    1950年,法国国家档案局局长布莱邦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档案是一个国家的记忆”;2001年,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在《铭记未来——档案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作用》一文中阐述了档案及档案工作者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重要作用;2004年,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将主题定为“档案、记忆和知识”。[1]自此,“档案记忆观”逐渐形成并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档案馆应运而生,美国更是开始了以重大事件为主题的专题数字档案馆建设,其中以“飓风数字记忆银行”和“9·11数字档案馆”为代表。此类专题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不仅发挥了档案的记忆功能,更丰富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在保留城市记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选择美国“飓风数字记忆银行”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其建设概况及其对我国的相关启示。

    1 “飓风数字记忆银行”的建设经验

    1.1 建设背景。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在墨西哥湾新奥尔良海岸登陆,飓风引起的风暴潮影响范围达到了15万平方千米,波及138个区和县,共造成财产损失960亿,死亡人数1330人。卡特里娜飓风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2] 2005年9月24日凌晨,“丽塔飓风”在美国德州的萨宾帕斯和路易斯安那州卡梅伦之间的海岸地区登陆,重创美国墨西哥湾的石油业。

    2005年11月,在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的资助下,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罗伊茨历史与新媒体中心(George Mason University's Roy Rosenzweig Center for History and New Media)和新奥尔良大学(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史密森尼学会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Smithsonian Institutions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等机构合作建立了“飓风数字记忆银行(Hurricane Digital Memory Bank,简称HDMB)”。[3]飓风数字记忆银行旨在通过历史学家和档案工作者的持续努力,收集和保存与“卡特里娜飓风”和“丽塔飓风”相关的原始记录,比如第一手的报道、现场图片、博客和播客视频等。同时,为了丰富遗产,记忆银行还鼓励民众讲述自己在飓风灾害发生过程中经历的故事,以此作为历史记录的一部分,供后人访问。[4]

    1.2 建设特点。

    1.2.1 专题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理念。“专题型数字档案馆”是以事件为中心,尽可能囊括一切关乎此事件的数字化资料,以系统展现事件发生前后的种种情形,旨在为后人了解历史、研究历史提供重要的素材的一种数字档案馆存在形式。[5]这种以重大事件为专题建设的数字档案馆不仅能够及时、统一、集中、安全地保管事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原始档案,还能够更加深层、便捷、广泛地为公众提供相关利用,保留社会的历史记忆。早在2002年,美国就以“9·11”事件为专题建设了“9·11数字档案馆”,“飓风数字记忆银行”正是在其影响下建设的以“卡特里娜飓风”和“丽塔飓风”为专题的数字档案馆。

    1.2.2 需求导向的主题选择。“飓风数字记忆银行”在主题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了用户需求,将主题定位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上,一方面是借鉴了“9·11数字档案馆”成功的建设经验,出于保存社会历史记忆和学术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两次飓风灾害使得美国社会受到巨大影响,直接暴露出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和响应能力方面存在着显著缺陷。建立“飓风数字记忆银行”为以后美国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应急和救灾体系时提供史料参考。

    1.2.3全民共建的建设方式。“飓风数字记忆银行”在收集档案资料时,收集范围不局限于官方政府机构的相关资料,如官方新闻报道、救灾政策、灾难报告等,还特别注重对于公众和民间组织手中资料的收集,如个人拍摄的照片、视频、音频文件以及受灾民众的相关故事。一方面在其官方网站上设置了“加入记忆银行”模块,凡是13岁以上的公众都可以选择上传自己的故事、图片和音频,但所提交的材料必须原创,并且不得违反任何保密、隐私、安全等法律。[6]同时,为了允许那些没有连接互联网的公众上传资料,数字银行还通过网络电话公司Skype建立了一个本地电话号码用来记录他们的语音,然后直接上传到网站;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还印制了邮资回复卡,公众可以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故事寄到数字银行,工作人员再对其进行扫描存档。[7]通过加强公众的参与及采取多样化的档案收集形式,使得相关的档案资料得以完整、齐全、安全、集中地被保管在数字银行。

    1.2.4 多样化的利用平台。2005年,在“飓风数字记忆银行”建设规划阶段,建设者首先考虑的就是建立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平台——门户网站。网站设计者在网站开发过程中遵循了“9·11数字档案馆”网站建设的规则:首先,设计一个易于导航的网站,在各种浏览器中快速加载,让公众分享个人故事和图像;其次,由于飓风使得很多当地居民搬迁,网站还使用了相关的谷歌地图(Google Maps)定位技术,要求公众在分享资料时输入邮政编码或街道地址;最后,进行网站流量的推动。网站设置了五个一级类目,分别是首页、关于项目、馆藏目录、全宗和加入记忆银行,同时在首页上建立了快捷检索通道,分别是特殊图片、特殊故事、分类浏览、地图定位和标签。通过这些检索通道,用户可以免费在线浏览包括图片、故事、口述历史、音频、视频在内的23038件档案资料,其中利用谷歌地图定位可以查找7752件档案资料。值得一提的是,网站使用了自我分类工具“标签”(Tagging),这是“9·11数字档案馆”所没有的。档案捐献者可以对提交的材料进行自我描述标签,它可以是普通的类别或描述,如“比洛克西族”(Biloxi),“社区”(community),也可以带有个人特色,如“Sanford Cohen”(人名)。此外,2007年,“飓风数字记忆银行”还将部分馆藏的音频文件发布到苹果的iTunes商店供用户免费使用。用户可以打开播客自行搜索和下载发布的音频文件,并且将播客和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进行关联,为用户将下载的音频文件分享到社交媒体上提供了便捷。[8]

    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飓风数字记忆银行”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保存“卡特里娜飓风”和“丽塔飓风”相关档案资料最多的免费公共档案馆,其馆藏档案超过了25000件。但是,出于保密要求的考虑,数字记忆银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只公布了23038件供用户在线利用。其中,照片类13927件,故事类8461件,口述历史类630件,音频/视频类20件。为了表彰“飓风数字记忆银行”在保存飓风史料方面的突出贡献,“飓风数字记忆银行”被授予了梅里特奖(the Award of Merit for Leadership in History)。

    2 对我国专题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启示

    随着“社会记忆”“城市记忆”“数字记忆”和“档案记忆”在公众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如何通过建设专题型数字档案馆发挥档案的记忆作用、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成为档案学界值得关注的问题。“飓风数字记忆银行”建设的经验为我国建设专题型数字档案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1 建设理念。在我国,专题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理念仍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实际档案工作中,也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专题型数字档案馆。但是很多地方档案馆已经建立了档案专题数据库,比如浙江省档案馆的黄埔军校人名录[9]、湖北省劳动模范数据库[10]等;而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专题数据库较少,如“5·12汶川地震文献专题数据库”“北京奥运会专题数据库”。档案专题数据库作为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开发、整合最常用的方式,具有多元化、系统性、针对性等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业务部门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专深性利用需求。[11]但是与专题型数字档案馆相比,档案专题数据库在提供公众利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利用开放性低、利用需求小、公众参与度低和数据共享差等问题。因此,必须树立专题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理念,明确其在利用层面的优越性,实现从专题数据库向专题型数字档案馆的利用方式转变。

    2.2 主题选择。与建立档案专题数据库相同,主题选择是专题型数字档案馆建设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而选题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对档案用户需求的分析与研究。[12]缺少必要的用户需求分析,会阻碍数字档案馆以后的利用工作的开展,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此外,专题型数字档案馆在主题选择上还应该将档案资料的数量、收集范围、保管质量等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我国的专题型数字档案馆应该建立在已有的档案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考虑公众和业务部门的利用需求,以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为主题,全方位收集档案资料,为社会提供高效利用。

    2.3 建设方式。社会记忆视阈下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经费投入机制的保障,更需要在档案部门的主导执行下,鼓励公众参与到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中。[13]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全体共建的建设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公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档案资料的收集更加齐全、完整和多样,但也会对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带来挑战,因此档案部门在收集公众手中的档案时,需要加强对档案内容真实性的鉴定。

    此外,由于数字档案馆是一项资金消耗多、人力投入大、建设时间长、技术难度高的复杂工程,档案部门应该加强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合作,实现“全体共建”。“飓风数字记忆银行”在建设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同相关机构的合作,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史密森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9·11数字档案馆等。“全体共建”的建设方式能够发挥资源的互补优势,提高专题型数字档案馆建设效率,扩大其在全社会影响力。

    2.4 新媒体应用。当前,越来越多的档案部门开始利用数字、网络、移动,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或进行档案宣传工作,突出表现在档案网站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应用上。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档案网站的覆盖率已经达到较高数值,全国省、市级档案网站超过400家。[14]另一方面,据相关统计,截止2015年5月21日,我国有效的档案馆微信账号共有59个,普及率不足2%。[15]而根据最新的2016年微信用户数量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微信用户总数已经达到6.97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各种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800万个。[16]因此,我国在致力于建设专题型数字档案馆的网站时,更应该利用好微信这个社交平台,发挥社交媒体的交互性,创建公众号或订阅号为公众提供在线查档的服务,同时通过推送的形式对数字档案馆的相关工作进行宣传。

    3 结束语

    尽管“飓风数字记忆银行”的成功实践能够为我国提供先进的借鉴经验,但是其在建设过程中仍然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档案资料的真实性鉴定、分类的混乱、档案捐赠者合法权利的保护等。因此,我国在建立专题型数字档案馆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不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已有的专题档案数据库为基础,借鉴其在建设理念、主题选择、建设方式和新媒体平台利用上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