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探讨

    朱白澍 郑永旖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社会极为重要的资金枢纽、信用枢纽,在经济建设、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绿色转型等诸多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市场化经济转型逐渐进入到关键阶段,绿色金融不仅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措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各个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实际,分析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并针对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进行阐述,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绿色金融 商业银行 问题 优化措施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绿色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推动绿色金融的有序发展,能够为绿色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可全面推动金融产业的发展。在上述背景下,全球不少国家开始发展绿色金融,且多个发达国家开始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大力改革创新绿色金融方面的业务。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前各个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亟待解决[1]。因此,如何推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

    (一)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如上文所述,全球不少国家在追求低碳经济的整体大环境下,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有序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一直以来,金融与经济之间存在正相关联系,要想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在于保持充足的资金[2]。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代表,能够在合理控制交易、信息费用的同时,将金融的支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而在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要想保障各行各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全面推动金融、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商业银行本身担负着社会责任,而这种社会责任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巨大,只有商业银行将自身经营管理与社会责任进行有效整合,并充分发挥自身经济责任、环境责任,为绿色金融提供有效的支持,才能够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开展。

    (二)响应环境保护的现实选择

    盈利性作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目标,其会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在全球不少国家全面重视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环境保护等方面[3]。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必然需要高度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公信力、影响力,尽可能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调查义务,将环境保护融入自身发展战略中来,才能够有效保障商业银行进一步稳定经营目标,促进商业银行品牌信誉、社会影响力的有序提升。

    (三)提升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商业银行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可以在绿色金融领域全面提升市场占有率,达成减少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目标,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效益,争取更多的项目、客户,进而提升商业银行社会形象[4]。

    二、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绿色金融组织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初级阶段,大多数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规范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部分商业银行甚至只是成立了一个简单的组织,并没有针对绿色金融配置专门的职能部门和岗位。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诸多绿色金融业务存在与其他业务混同处理的情况,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开展。与此同时,绿色金融属于新兴业务,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必然會面临诸多新问题,倘若缺乏专业性的组织作为支持,必然会制约绿色金融的发展。

    (二)绿色金融产品较为单一

    从发达国家绿色金融产品来看,其不仅仅涉及绿色信贷领域,同时还包含上市融资服务、保险服务、绿色PPP、绿色风险管理等。但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绿色金融产品来看,绿色信贷是各个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主要方式,绿色金融产品相对较为单一[5]。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服务对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基本上都是以企业为主,且企业类型也相对较为单一,绿色金融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尚需进一步拓展。

    (三)信息市场分割与共享需求矛盾

    要想有效保障绿色金融的有序开展,必然需要保障金融信息与环保信息之间的高度融通和统一,保障双方在信息方面共建共享。然而,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金融信息与环保信息之间存在分割问题,银行无法有效掌握环保信息,自然也就无法了解环保企业、环保项目的金融需求,绿色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产品方面缺乏针对性。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环保部门也难以掌握银行资金供需状态,也无法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金融需求,导致绿色金融方面存在严重的供需脱节问题。

    (四)缺乏绿色金融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意识、绿色发展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社会各个领域对绿色发展尚未达成共识。上述背景下,当前我国仍旧欠缺大量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各个高校在这一专业的建设方面也处于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内部开展绿色金融的员工大部分属于兼职模式,现有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需求。

    三、优化措施与建议

    (一)完善组织架构建设

    要想有效适应监管、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绿色金融方面的发展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可以尝试从信息披露、企业文化、风险管理、流程管理、产品体系、政策制度以及组织架构这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来建立更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战略体系(图1)。

    在建立绿色金融战略体系的基础上,应当围绕绿色金融战略体系建立有针对性的组织架构,积极构建专门负责绿色金融的职能机构,同时主动赋予该部门充分的监督权力、决策权力,使其能够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领域充分发挥顾问、参考决策作用,以此来提升该部门的决策影响力。在完成绿色金融职能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到绿色金融管理体系中来,引入“一票否决”的管理体系。在收到信贷申请的情况下,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全面审核,严格按照环保与节能标准进行审核,只要不符合标准的,坚持一票否决。通过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战略体系,帮助商业银行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基于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对“高耗能、高污染”客户进行全面的监管,在客户满足环保标准的情况下,采取提升信贷额度、提升信用等级等措施,促进双方更为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金融的有序开展。

    (二)丰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作为我国市场中的一种新兴事物,其本身还拥有诸多可以探索、开发、创新的空间。对各个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充分吸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绿色金融业务类型,充分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实际,尝试针对绿色金融进行全面的拓展,致力于改革创新绿色金融相关的产品与服务[6]。从全球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类型(图2)来看,其主要涉及零售银行、企业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保险这几个大的类型,我国商业银行可针对上述领域进行探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标准化指标,分别针对专项融资规模统计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与定级等进行全面的优化,以此来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对于全面契合环保、低碳等属性的行业来说,应当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利率适用、信贷额度、还款方式等。以还款方式为例,综合参考绿色金融领域具有投资长、回报慢、见效慢等特征,可以指定更为灵活的还款模式,如初期额度不高、后期递增,或者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给予企业更为灵活的还款方式选择[7]。

    从保险领域来看,作为金融体系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应当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和开发,全面推广环境污染责任险。与此同时,针对绿色导向产品进行改革创新,当服务对象能够满足环保要求时,提供普通保险产品应给予一定的保费优惠,抑或是提高应缴保费层次方面的保障金,以此来发挥绿色金融业务的激励作用[8]。

    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应当在市场板块设置方面积极创造绿色环保板块,以此来为有关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服务对象提供上市融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为保障上市融资服务的规范性,应当建立更为严格的环保门槛、审核标准,对于能够满足要求的企业来说,提供更为宽松的准入资格,缩短审核流程。

    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探索债券、基金、资产管理等各个领域,全面围绕绿色金融开发专项产品,从而有效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改革创新。

    (三)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共享机制

    对于当前信息市场分割与共享需求矛盾的问题,应当积极推动市场进行多元合作,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共享机制,以此来保障绿色金融更好地开展。一方面,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针对环境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将企业环保违规行为、项目环评档案、环保设施检查验收记录、项目审核记录等各种信息纳入到系统中,同时需要与人民银行之间进行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基于人民银行进行消息的散发,以此来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沟通枢纽。而各个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绿色金融业务、自身资金状况、服务类型等,也能够通过人民银行进行共享,以此来促进双方进行高效的交流沟通[9]。另一方面,对于绿色金融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变化问题,需要建立共享补充机制,环保机构需要针对有关统计信息变化实施跟踪审核,同时需要第一时间将审核信息传输到共享平台,帮助商业银行及时掌握绿色金融开展过程中的信息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在共享的进程中也会存在差异,环保机构需要根据反馈有关企业、项目的信息进行再次评审,并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商业银行,以此来保障双方信息的一致性。

    (四)加大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

    对于绿色金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商业银行应当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全面加大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一方面,针对现有人才队伍,全面加强培训教育工作,结合现有人才队伍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教育规划,全面融入环保法律、绿色金融、政策概念等方面的培训内容,以此来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的综合能力[10]。另一方面,应当主动加大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针对绿色金融部门薪酬结构、内部结构、晋升渠道进行优化调整,吸引一批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利用专业人才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能力,带动现有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绿色金融专业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全面解决缺乏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问题,商业银行可尝试与各个高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同时尽可能争取政府资金及政策支持,尽快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从源头上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四、结语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是一项系统、漫长、复杂的工程,想要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对各个商业银行来说,应当意识到当前绿色金融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主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经验,通过围绕绿色金融战略体系完善组织架构建设,基于多领域拓展丰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通过多元合作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全面加大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切实推动绿色金融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慧昕,杨若英,诸慧琴.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政策现状研究[J].商展经济,2020(13):50-53.

    [2]郑彦芳.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绿色信贷业务现状研究——以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为例[J].现代商业,2020(33):55-57.

    [3]腾达,孙雪梅.欠发达地区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以贵州省为例[J].辽宁经济,2020(11):30-32.

    [4]陈睿昭,赵建勋,别智.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传导路径研究[J].债券,2020(11):54-58.

    [5]易金平,谢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20(32):95-96.

    [6]尹夏琳,米浛瑜,李登明.蚂蚁森林对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新启发[J].电子商务,2020(10):52-53.

    [7]王莉,王卫民.绿色金融视角下山东省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20(27):17-19.

    [8]耿洁.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以興业银行为例[J].统计与管理,2020,35(11):57-61.

    [9]陈涛,徐铭阳.构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以兴业银行为例[J].甘肃金融,2020(08):21-24+65.

    [10]阎一萌,李滢芸.“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与路径研究——以兴业银行为例[J].市场周刊,2020,33(07):137-138.

    作者单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