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农业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周士跃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进程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关键词:两会;农业现代化;重点

    2014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1]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通过实施农业支持政策,一方面可以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另一方面则强化本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扶持农业发展。

    (一)强化农业补贴制度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然而由于种粮比较收益低,农业边缘化、副业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要逐渐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继续坚持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强化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当前国家必须培养和扶持专业大户、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内容,国家要加大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从而推进农业的机械化进程。

    (二)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整合涉农资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重要内容。财政资金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国家要强化对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统筹使用财政资金的认识。整合涉农资金统筹使用要充分发挥涉农资金的集聚效应,统筹农业项目布局,合理分配资金使用,避免资金过于分散和重复建设,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为积极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各级政府部门要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和弊端,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要创新工作机制,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要推进农业资金预算各环节的整合,确保农业资金专款专用;要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根据各地情况积极探索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开展整合试点。

    (三)发挥深松整地作用

    报告指出:“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我国大量耕地由于污染严重已经无法耕种,人多地少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这对粮食的可持续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深松整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耕种技术,通过使用机械工具疏松土壤,打破多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层而不翻转土壤,从而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和土地肥力,是适合于旱地农业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2]通过深松整地耕种一方面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使得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民增收,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启动1亿亩深松整地试点工程,逐步推进深松整地技术的全面推广,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基础设施是农业的基石,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缺乏现代装备,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报告指出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村生产设施条件,提高现代化水平。

    (一)加大农田水利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导致水旱灾害频发,所以必须加大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报告指出:“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支持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国家把水利建设投资放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地位,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全面保障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好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保证农业用水安全。

    (二)加快构建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3]报告提出要加快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田排灌系统、农田土地整治、农田道路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等等。加大对农田的综合整治与开发,使得基本农田切实向高标准农田转化。同时要加强对优良品种的培育,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完善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传统的零散、封闭、落后的小农生产结构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修建农村公路,加强农村与外界的交流,方便农业投资。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跟不上,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日益严重。国家要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条件,吸引外界投资,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农村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农村体制机制障碍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阻碍现代化进程,阻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破除农村落后体制机制的弊端,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改革三十年来,我国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这是基于我国国情做出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阶段,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就迫切要求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确保农民增收,需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这就要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以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国家进行“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二)有序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我国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这种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缺乏产业竞争力,浪费劳动力。但是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农业规模化后劳动力人口无法安置,因此规模化生产无法短期内实现。只能靠城镇化后逐渐转移农村人口。报告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有序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三)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下了全面改革的基调,农村改革也是全面的改革,涉及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当前,农村改革要继续完善和深化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农牧林场改革,建设现代林业制度;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强化供销社服务功能;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等等。各方面改革相互交织,需要协同推进才能更好地完善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报告把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放在2014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上,提出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速推进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可见党和政府对于解决贫困问题的决心,要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支持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条件,发展农村经济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设施条件,促进农村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对贫困地区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同时,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协作支持,设厂投资,对帮扶企业提供政策支持。通过修建基础设施,引导经济协作支持,使得贫困地区建立脱贫致富机制,逐步走上致富道路。

    (二)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

    解决好扶贫事业,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政府首先要对贫困地区的人员进行统计,逐个了解其真实情况,建立联网档案。政府需要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扶贫资源,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参与扶贫事业。要积极明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一些社会团体的扶贫职责,实现定点、定人、定期、定责的帮扶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同时要统筹扶贫资金使用,公开扶贫资金使用方向,严格资金审批制度,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实行精准扶贫制度。

    (三)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事业

    我国贫困人口基数大,扶贫工作任务艰巨,需要积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政府要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等积极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事业等,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使得贫困地区能够脱贫致富。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可以积极开展志愿活动,采用结对子方式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民营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可以通过资金捐助、投资设厂、员工招聘等方式参与到扶贫事业。

    参考文献:

    [1]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实录)[N].人民网, 2014-03-05.

    [2]夏伟.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应用与发展[J].农业工程, 2013,(3).

    [3]TD/T 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S].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