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的机电专业课程改革

    王卫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基于岗位需求的机电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机电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领军专业,如何结合目前的岗位需求,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素养、实践技能等方面为出发点进行授课,成为机电专业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文章主要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为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教学模式; 岗位需求;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105-001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对机电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几年中岗位需求比较多的机电专业有数控维修操作工、智能机器人的安装与维护工、高铁、地铁轨道装备等交通维修与维护工等,这些行业都需要进行电工与电子技术方面的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大部分,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素养等,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同时满足社会行业的需要。

    传统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是同一名教师,而本身实训操作和理论讲授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实训操作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训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自主的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部分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学历水平,但是都是毕业后直接教学,缺乏实践经验,不了解行业中真正的岗位性质需求,导致学生的实训课教学效果不好。

    2.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一样。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等并不一样,所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对于理论课程教师为了直观形象的讲授,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训课程尽量采用创新设计形式,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岗位需求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结合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探讨一下。

    1.帮助学生对未来从事岗位有充分的认知。现在社会通信技术进步非常迅速,人们可以实现坐在家里看电视、在网络上购物、查阅资料等,这些都是信息时代带来的益处,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中就会讲授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就是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这门课程主要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个大的方面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了解了行业背景和知识背景之后,开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这样就可以做到有目的的学习。2.帮助学生理清理论知识的关联性,知识都是相互连贯的,学习的过程就是把琐碎的知识点连接起来,真正做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这一内容时,学生首先掌握半导体二极管、半導体三极管和场效晶体管的基础知识之后,再学习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应用;在学习数字电子技术这一内容时,需要掌握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基础知识。

    2.理论知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有些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讲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或者多媒体教学。例如: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设计程序等,教师可以采用动画直接演示,向学生直观形象的展示液晶显示器示意图等,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堂课变得有活力。

    3.实训训练中提高行业技能。《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实训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学校依旧采用验证性的实训课,也就是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器材、原理和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反复记忆,书写实验报告,然后实验验证,整个实训实验毫无新意,学生的实训技能进步不大。应该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过程,在实训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实践技能才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组合逻辑电路的测试》这一实验,学生首先自行设计用与非门组成或门实验图、用多个基本门组成与或非门实验图、用多个基本门组成异或门实验图。然后根据实验图,配好实验器材,最后总结组合电路的逻辑表达式。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结:伴随着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和5G时代的到来,基于岗位需求的机电专业课程改革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同行进行探索,课程改革要立足机电专业学生以后的就业岗位实际,结合实际需要来设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课程,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竞争力,满足行业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成研,姚星,孙梅.“互联网+”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8):188-189

    [2]梁丽秀,裴玖玲,孙少杰,周丹.电工电子实习的教学改革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6):176

    [3]朱新强,任祥华,李智杰,李锋.“理、虚、实一体化”专业导向下高职电工电子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7):74-76

    [4]冯静,刘玉周,姚轩.“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梧州学院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8,28(03):101-106

    [5]张圆圆,王跃飞,谢积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型课程开发: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8(1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