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硬度

    叶浅韵

    关于母亲的很多故事,我都是从祖母的口中慢慢得知的。长大以后,我甚至忘记了母亲怀抱的味道,回避和拒绝她任何形式的亲近和主动示好,似乎只有和她对抗着、沉默着、屈从着,才是我与母亲之间最恰当的距离。

    母亲很勤快。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

    母亲除了种菜还大搞养殖,圈里养着十多头猪,猪菜的事情分配给她的孩子们,柴火的事情她亲自带领孩子们去山上,在她锋利的斧头下,不一会儿功夫就能满载而归。我总是不能忘记我们以弱小的肩膀背起不堪重负的担子,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母亲巴不得一次就把山背到家里。每当我发出怨言与抗议,母亲就会骂我偷懒,并立刻举出我的小伙伴们谁比我小,但背得比我还多的例子。

    在母亲的辛劳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回来,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根细细的棍子,那是她的家法。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她永远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

    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的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是抄袭别人的,即使那已经是全班最高分。如果偶然考低了,她定会拉着我脏脏的小手,指着我破了的脚尖,责骂我是个贪玩的孩子。

    母亲高高地扬着家法,训斥我、恐吓我说:“丫头,你念不好书,就甭想吃饭,甭想整天疯跑,将来我就把你嫁到大山深处去。”那时候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见祖母一把将我拉进怀里,母亲不高兴地说这孩子要是将来不成气候定是祖母的责任。扔下些伤祖母的话,她一溜烟又到她的地里去侍弄她的白菜黄瓜们了,我想它们看到母亲的温情定是比我们多多了。祖母总是一边抚慰我一边给我讲“一只羊过河十只羊过河”的道理,鼓励我做好领头羊,给弟弟妹妹们作出好榜样。

    母亲的四个孩子一个个变成凤凰飞到了梧桐树上,她暴力的教育模式迅速在周围的村庄里推广开来。这时候的母亲再没有举起过手中的棍棒,说话的声音也日渐温柔,甚至偶尔会当面表扬下我,我在不知所措间眼里装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

    我一直不敢把对母亲心底的这种敬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哪怕是在文字里。从小到大的作文里,一次也没有过关于母爱的记载。对于我的母亲我是羞愧的。我安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习惯地接过她的给予。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于是,我与母亲就习惯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峙着,直到我有了孩子。

    回忆是一场温暖的绽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

    (选自《曲靖日报》)【解 读】

    《母爱的硬度》是一篇很有味道很耐咀嚼的散文。

    首先是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触发点。以歌颂母爱为主题的文章可谓浩如烟海,但基本上走不出以母爱如水的柔性之美的特质来开掘,而本文作者却能够独辟蹊径,从另一个相对的视点——“硬度”来切入。这一点我们不难从本文的文眼——题目看出来,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把”母爱”与“硬度”这两个词搭配组合在一起,显然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这一内质充满张力的矛盾不仅可以引起读者视觉上的冲击,更能激发读者探究“硬度”的欲望。

    其次是“硬度”的核心与统摄的价值,这里既涉及文章的行文思路、逻辑架构,更体现文本的思想情感的内核与深度指向,我们不妨按照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行简单的解读。

    文起的“硬度”体现在从小到大与母亲之间的距离是“似乎只有和她对抗着、沉默着、屈从着”,这样的总起既是点题也是定调。接下来的回忆从几个角度围绕着“硬度”展开:

    硬在艰辛劳作中的磨练。母亲自身的硬度在于上山砍柴“在她锋利的斧头下,不一会儿功夫就能满载而归”,而对孩子的硬度在于“我们以弱小的肩膀背起不堪重负的担子……每当我发出怨言与抗议,母亲就会骂我偷懒……”如此硬度的母爱确实有悖温情与常理,但这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母亲的见识与智慧,因为辛勤劳作无疑是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课,只是母亲的把握过于深度,过于坚硬。

    硬在传统家教上的严苛。犯错挨打成为铁律,伤痕累累成为明证,母亲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循“小树不剪不成才”的规律,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学养的质朴村妇的育儿信条,她显然强势承担了一个严父的职责。曾记得读胡适之先生回忆母亲的文章,看到母亲责罚孩子后悄然流泪的画面时,不难体会母爱中坚硬后面的柔软。所以坚硬的家法与坚硬的伤痕背后也一定有着难言的隐痛,只是为了“硬度”而隐忍使得他人难以察觉罢了,作者成年后的觉悟也印证了这一点。

    硬在学习要求上的高标准。母亲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自然是硬度的指标之一,但是母亲对孩子学习的教育方式却硬的离奇,作为没什么文化的村妇关注孩子的考试结果是无可厚非的,责罚没考好的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母亲对考到高分的孩子的怀疑,以及用家法恐吓和言语暴力的做法确实过分了,这样的硬度显然超标。在此,作者也巧妙运用了两处对比进行淡化,一是母亲去侍弄白菜黄瓜,作者想象白菜黃瓜看到的温情比我们多多了。其中值得推敲的是“一溜烟”,从这个动作不难揣度母亲的心理,显然可以折射出母亲这种硬度后面的挣扎,体现出母爱最纯真的质朴,只是不善表达而已。二是祖母与母亲的冲突以及祖母鼓励我做好家里的领头羊,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细节,祖母与母亲的母爱在硬度上的差异明显,而且祖母带有隐喻性的故事则成了我理解母爱硬度的一把钥匙。

    硬在母爱内核中的柔软。当充满硬度的母爱收获成果之时,一切如同瓜熟蒂落,母爱的内核一如剥蕉见心,母亲的棍棒已成为历史,母亲的语音也日渐温柔,而作者理解的泪水溢满眼眶,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作者对此充满硬度的母爱由衷敬畏,充满感激,因为终于“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如此,既篇末点题,卒章显志,又自然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激充满硬度的母爱为自己的坚强生命奠基。

    至此,作者主要通过切身体验与感悟的角度,完成了自己对母爱的硬度的解读。如果再深度一点来解读,小而言之,这种独特的母爱形式确实能够改变作者个人以及整个家庭的走向和命运;大而言之,这种母爱的坚硬又何尝不是我们民族精神传承的缩影呢,无疑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愤图强的基因密码。尤其是对比当下的青少年教育,这样有硬度的母爱已经成为稀缺的元素,而对比孩子们成长中承挫力差、阳刚气不足等缺憾,本文的视点则更具现实指导意义,这些都是远远超过写作技法运用所产生的效力,我想这才是这一文本的价值所在。

    [作者通联:安徽天长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