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桤木王》中的火意象看魔性与神性

    摘要: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在《桤木王》中以二战为背景,揭示了人类血液中奔腾着的魔性,并在结尾得到神性的救赎。小说中的火意象与魔性、神性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本文从意象构建的角度切入,为研究小说中的魔性、神性主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桤木王》;火意象;魔性;神性

    中图分类号:I56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7-0016-02

    《桤木王》是法国新寓言派作家米歇尔·图尼埃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970年,同年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叙述了主人公迪弗热的童年回忆、战前作为汽车修理工的经历以及战争爆发后从法军信鸽兵变成德军俘虏的历程。迪弗热作为社会边缘人的不幸遭遇和纳斯托尔的引导激发了他身上潜在的魔性,从此他沉迷于吃人魔鬼式的承载,他的欲望和战争魔鬼的意图契合,给无辜的生命带去灾难。在小说结尾,神圣的引领者埃弗拉伊姆使迪弗热看到自身的罪恶并奉献自我、走向救赎。[1]

    小说中存在不少火意象,如果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貌似平常的“火”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涵义。巴什拉曾围绕火元素进行深入分析,他在《火的精神分析》中认为火是一种能够获得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评价的现象,即善与恶,“它把天堂照亮,它在地狱中燃烧”[1]。图尼埃十分了解、欣赏巴什拉的著述,并将他的部分思想融入了自己的写作。国外的研究者Jonathan F. Krell认为:“在图尼埃的作品中,高处的火和低处的火常常是对立的”[2],“高处的火”具体指“来自天空的光”,而“低處的火”则是“地狱的火焰”。他还写道:“对图尼埃和巴什拉来说,火这个元素象征‘纯与不纯的辩证法。”小说《桤木王》就体现了这种思想,火意象以矛盾的面貌,与魔性和神性联系在一起。下文将试图运用巴什拉关于火元素的物质想象,从火之燃烧与火之光两个向度分别分析小说中的火意象,阐述火意象与魔性、神性的联系。

    1火之燃烧与魔性

    火是暴力的,燃烧的火焰具有毁灭性。“火使一切发生变化”,其中最极端、最暴力的变化是生命的毁灭,即死亡。虽然《桤木王》的背景是二战,但小说避开了正面描述战争双方的交锋,很少描写极具破坏力的战争炮火与战士的死亡,而是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暗示战争屠杀的吃人隐喻场,作家描写的事物似乎与战争无关,但是作品充满恐怖与血腥。在这个可怖的吃人隐喻场中,“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炙烤三只信鸽的烈火,猎杀动物的枪火,演习中夺去孩子生命的火器,到战场上的黑烟、火海,“黑烟遮住了星星的焚尸堆”[3],遗体、黑烟、焚尸堆这些燃烧的产物,同各种形式的火一起,构成了关于火之燃烧的意象网络,暗示魔性的毁灭力量。

    火焰吞食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黑烟和灰烬是火的粪便。“火就像有生命的东西那样进食”,它像是一个胃口极大的生物,拼命吞食,但似乎永远喂不饱自己,因为自然状态下的火出于本能,需要源源不断的“食物”来维持自身。吞噬一切、不知餍足的火往往与魔鬼联系在一起,象征罪恶,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吐着火舌的魔鬼并不少见,比如《桤木王》中“钢与火的魔鬼偶像张着血盆大口,一群少年学员……侍候、喂着这些魔鬼偶像”便是一例。小说中有许多吃人魔鬼,他们就像不受遏制的火那般贪得无厌,需要无穷无尽的新鲜生命满足自身的吃人欲望。迪弗热怀有穷尽一切的渴求,四处搜捕鸽子、孩子;德军元帅格林在罗明滕保护区里不断举办狩猎活动;最大的吃人魔鬼希特勒为了维持军队、补充兵力,要求其子民在他每年庆祝生日之时“把整个一代孩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五十万名十岁的女孩和五十万名十岁的男孩,全都以祭品的打扮,亦即全都一丝不挂,任他揉捏成装填大炮的肉弹”。从迪弗热到纳粹德国的元首,吃人魔鬼的胃口与可怖程度逐渐增长,作家构建的“吃人隐喻场”徐徐展现,让读者意识到“吃人魔鬼,是战争,是纳粹德国”[4]。“吐着火舌的魔鬼”难以得到满足,它的“胃口”并非本义上的胃口,而是隐喻无尽的欲望——迪弗热的个人欲望、纳粹的战争野心,欲望和绝对权力得不到约束和遏制,于是都像肆意蔓延的火吞噬无辜,毁灭一切。小说将火的燃烧意象与吃人魔鬼传说融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纳粹德国的大掠食”[5],揭示了战争的罪恶,令人深思人类灵魂深处的贪婪与魔性。

    火之燃烧在小说中除了蕴含上述的隐喻意义,还与一些恶行相伴,火被滥用而成为作恶的工具或帮凶,成为地狱之火。纳斯托尔在中学纵火,纳粹挑起的战争炮火,这些都是“地狱之火”,可对迪弗热而言,它们也是解救之火,使他从不幸中解放出来。这火让迪弗热深信世间的事与物会顺着他的个人命运发展,为他效力,令迪弗热开始陷入自我意志的膨胀,“乖戾的自我意志是人类身上恶的根源——是一种‘与作为普遍意志的理性相对立的自我意志”[6]。迪弗热任由盲目的自我意志凌驾于普遍意志之上,只顾满足个人欲望却给他人带去灾难。其次,小说中用于保护人种纯洁性的特殊工具就是火,火是纯洁的象征和地狱的象征。火的确具有净化功能,能去除杂质、不好的东西,在除臭、冶炼以及刀耕火种中起积极作用。人的生命不似野草或矿物中的杂质,人种本无优劣之分,但纳粹鼓吹种族纯化,滥用火的纯洁功能,肆意屠杀犹太民族,剥夺所谓劣等人种的生存权,到处制造恨与死亡。另外,火在纳粹的军国主义教育中是重要的诱骗工具。纳粹热衷于象征和仪式,用于祈祷仪式的鼓上印着火焰纹,似乎在暗示青少年“烈火将焚尽软弱分子……锻造出德意志民族”,火的纯化作用再一次被歪曲。夏至仪式上大片的火把、篝火唤起少年们的恩培多克勒情结,配以“为祖国奋勇献身”之类的献辞,用火之燃烧那般看似英雄主义的壮烈景象掩盖个体毁灭的惨痛悲剧,使“爱、死和火凝为一体”[1]的意识深植于孩子的心中。火在这里成了法西斯主义美化死亡的工具,牺牲与荣誉的谎言把孩子们一个个抛入烈火,诱哄孩子献出热血和生命。

    2火之光与神性

    火之光区别于前一种与魔性、欲望密切相关的火意象,它与黑暗相对立,具有启示、引路的作用,常与积极正面的意象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真理、神性的象征。“光等待着目光,等待着心灵……它是精神照明的基础。”自然的光给身处黑暗的人照明,神性的光射入人类灵魂的眼睛,把麻木、堕落的人从道德败坏的泥淖中拉出来。圣经中,光是上帝的象征,上帝常以光的形式显现,或警示,或教化,比如《新约·约翰福音》中:“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见过他的荣光。”光是神启的工具,上帝借助光作用于人类灵魂,有时以人子基督的形式使神启之光显现。《桤木王》中正是神性的光芒打开主人公“近视的双眼”,使他看清自身的罪恶,走出黑暗的深渊。纳粹政训学校中的孩子阿尼姆被地雷炸死,爆炸时燃起的那团白色火光犹如圣经里击中恶人扫罗的天光(使徒行传9),这是基督显圣的光芒,是来自天上的警示,让扫罗明白被世人折磨、逼迫的正是基督。同样,小说中的火光使迪弗热顿悟孩子被利用、折磨,是战争的受难者,他麻木的灵魂因此受到触动。真正打开迪弗热的双眼、令他彻底醒悟的火光来自另一个孩子——犹太男孩埃弗拉伊姆。埃弗拉伊姆犹如孩子基督,因为他与耶稣基督在地上为人时的身份一样,是犹太人,他坚定地信仰上帝,他在集中营里受尽折磨,濒死时被迪弗热救起,获得新生,这段经历与基督殉难后复活的神迹非常接近。迪弗热原本沉浸在吃人魔鬼的欲念之中,盲目的欲望扭曲近在眼前的真相,令他沉浸在自己建构的假象世界中,埃弗拉伊姆使迪弗热看到了真实的世界并深信上帝的最终胜利,犹太男孩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炉,……先知般的光辉照耀”迪弗热,促使迪弗热从魔性之中超脱出来,完成自我超越。最后,埃弗拉伊姆化作六角金星(即犹太教的标志大卫王之星)给战火连天的黑暗世界带去一线光明。

    光不仅拥有丰富的宗教意蕴,而且是纯洁的体现、精神的象征。巴什拉在《烛之火》[7]中谈布莱兹·德·维热内对火的看法,后者认为上升的火中存在两种颜色的火苗——红色和白色,红色火苗在下,紧附着木炭或其他可燃物,白色火苗在上且直向上冲,发出光来照明。火中存在由下到上的垂直运动,火苗的内腹存在“黑暗与光明争斗的涡流”。红色火苗含有杂质,是不纯净的火,它通过燃烧来清除自身的杂质,使自我纯洁化,最终成为白色的、轻盈的火苗,在火的顶端发出光亮,巴什拉称此为“积极净化的出色范例”。根据第一章的论述,火无休止地吞噬外物以维持自身的存在,却给无辜的生命带去灾难,这是贪婪与恶的体现,但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火的内腹中存在一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即火让自身受难,它自我焚烧以净化自身的火焰,向上运动直到抵达顶端成为光,“正是不纯净本身在自我毁灭中发出洁净的光,正是这样成为善的食粮”。因此,光是纯洁的、善的、理想化的火,从不纯净的火变成纯净的火,是自我燃烧、自我毁灭、自我净化的过程,是火苗通過受难完成自我超越的过程,其运动是垂直向上的。

    巴什拉以及深受巴什拉的思想影响的图尼埃都十分重视垂直性,尤其是精神运动的垂直向上性。巴什拉在《烛之火》中写道:“火,空气,光,一切上升的东西都具有神性……”。图尼埃在自己的作品中贯彻了这一垂直性,所有主人公都经历了垂直的旅程,这里的“垂直”不是指地理空间中的走向,而是指精神上的从堕落到升华的垂直历程。在《桤木王》中,火之光是完成垂直升华的重要因素,“光在顶点得到净化,它尽力拉着烛芯……成为规定烛火的上升存在的真正动力”。迪弗热因其盲目的占有欲而成为一个只顾满足食欲的吃人魔鬼,“进食-消化-排泄”这一连串步骤形成一个向下的过程,喻指主人公沉浸在坠落的快感中。被喻为火炉的埃弗拉伊姆是一个象征向上精神的存在,在集中营里受到的折磨使他骨瘦如柴、身躯极轻,全身上下仿佛只剩下代表精神的脑袋。小说的结尾处,迪弗热把犹太男孩背在肩上,让后者给他指路,小男孩的脑袋高出迪弗热的身体,埃弗拉伊姆那向上的光明似乎把迪弗热堕落的精神朝天空的方向提起,带动他升华。虽然迪弗热最终牺牲自己,沉入泥炭沼,但“这是太阳般的、光辉的、令人解脱的死亡”,是摆脱重负、获得真实存在的表现,因为躯体是沉重的、物质的,而精神是轻盈的、非物质的。正如“火只是在它变成光的过程结束时才能获得自身真正的存在,也就是说当它在烛火的痛苦中摆脱其全部物质性的时候”,迪弗热的精神从物质的躯体、黑暗的地下挣脱出来,在六角金星的光芒的指引下上升至天空,完成对自身存在的超越。这一善对恶、轻对重、光明对黑暗的垂直超越使主人公的灵魂完成救赎,达到了神性的存在。或许,这就是巴什拉所说的人类“最重大的责任”[8]。

    小说中的火意象包含“地狱的火焰”和“来自天空的光”两类,前者象征贪婪的欲望和吃人的魔性,后者则是纯洁的、指引人的、代表神性的光。两者一低一高,是垂直维度上的两端,因此,摆脱魔性,实现自我超越,从而上升至神性,是一个垂直向上的过程,也是抑制贪婪欲望、自我奉献的过程,是人类的责任所在,这也许是《桤木王》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加斯东·巴什拉.火的精神分析[M].杜小真,顾嘉琛,译.长沙:岳麓书社,2005.

    [2]Jonathan F.Krell,Tournierélémentaire[M].West Lafayette: Purdue University Press,1994.

    [3]米歇尔·图尼埃.桤木王[M].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4]Arlette Bouloumié,Le roman mythologique[M].Paris: Librairie JoséCorti,1988.

    [5]Arlette Bouloumié,Représentation des ogres dans la littérature[J]. Sens-Dessous, 2013(12):106-120.

    [6]理查德·J.伯恩斯坦.根本恶[M].王钦,朱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7]加斯东·巴什拉.烛之火[M].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8]安德列.巴利诺.巴什拉传[M].顾嘉琛,杜小真,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汪家祺(1996—),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