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欣赏型探究 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朱益民 姚莲英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知识、交流情感、迸发智慧、滋养生命的主要渠道。叶澜教授曾提出:“要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师生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是值得教师们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曾尝试运用欣赏型探究理论,不断聚焦课堂、关注细节、发现优势、捕捉亮点,用尊重、理解、包容和激励的方法,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

    欣赏型探究理论由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大卫·库珀里德(David Cooperrid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欣赏,即赏识、鉴赏和珍视;探究,即探索、研究和发现。欣赏型探究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是要创设情境、确立目标、包容差异,用赏识的眼光促进师生教学共同体的成长。笔者尝试运用欣赏型探究理论倡导的“合作式学习”“分等式对待”“欣赏型评价”“积极性改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助推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倡导合作式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需要解除外在的桎梏,回归教学的本真状态,充分尊重学生的天性,把课堂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生态系统,使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平衡的教学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单向的“教—学”关系,而是师师、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质疑争论、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要打破单向、线性的以传递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动师生积极对话、生生互助的合作式学习。因为合作式学习更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教学发展趋势,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例如,在高一政治“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播放了一段2018年关于“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的白皮书”的视频,然后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当今世界主要有哪些宗教种类?我国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吗?宗教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在我国,信仰宗教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矛盾吗?人们为什么会信仰宗教?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合作式学习。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引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小组内,通过观点的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最终使学生们形成共识,找到问题的答案。

    合作式学习是欣赏型探究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聚焦学生的优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合作探究的热情,使学习能够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它也是对传统单向教学方式的批判式改进,能够聚合教学优势,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预留更广阔的自由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采取分等式对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使教育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每个教育对象都是一个生动复杂的生命个体,且具有无限的潜能和丰富的本质,在知识、情感、意志、性格、价值观等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欣赏型探究所提倡的分等式对待,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并能够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自我标准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把学生进行若干“分等”。这种“分等”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往往会使一些学生感到“被歧视”,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其成长进步。

    【案例1】一名学生在期中考试后情绪低落,他在语文课上还原了一段与班主任的对话。

    班主任:小刘,你这次考试不太理想,没有考过小明。

    学生:可是我的数学单科成绩比他好啊!

    班主任:但是,小明的总分比你高啊!

    学生:以前我一直比他强,他就这次考得比我好。

    班主任:你这次比他差了,也许以后就会一直输给他了。

    学生:可我的体育比他好呢!

    班主任:现在体育好有啥用,成绩好才是关键。

    学生无语了……

    教师不自觉地偏爱“优等生”,喜欢以他们为范本,给其他学生做示范。如果“优等生”犯了错误,教师还会降低对其处罚力度。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则更多的是他们学业上的不足,一旦他们犯了错误,有些教师往往会气急败坏,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而“中等生”是最缺少关注的人群,他们在教师心里属于“模糊印象派”。在课堂上,教师最容易忽略“中等生”的发展、“优等生”的缺点、“学困生”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如何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呢?分等式对待提倡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不凭主观臆断或学习成绩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句话形象地提醒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个性,更要欣赏他们的优点甚至缺点。在上面的例子中,班主任只看到了学生小刘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而没有看到他身上的优点,仅因为一次考试输给了小明,就否定小刘以往的成绩和其他的优点。这种用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方式,显然对学生缺乏信心,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坚持欣赏型评价,助推教学方式变革发展

    诊断式评价是基于被评价对象的“病症”而作出的判断,其主导思维是教育者就被评价对象存在的某些问题和不足进行诊断,通过批评、处罚、纠错等手段来促使学生解决问题、改进不足。而欣赏型评价则是基于被评價对象以往的成功经历而作出的判断,要求教育者注重对学生优势的挖掘和潜力的开发,甚至是从被评价者的问题和不足中发现其闪光点,给予其欣赏性和肯定性的评价。

    【案例2】小李同学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面对教师的提问答非所问,而被其他同学嘲笑。但在不久后的一次题为“要学会拒绝”的语文演讲活动中,小李主动请缨代表小组参加演讲比赛。教师对他的演讲进行了两次当面指导,让他先通读一下组内其他同学的同题演讲稿,然后再对自己的演讲稿进行修改和润色。后来,小李的演讲声情并茂,赢得满堂喝彩。大家一致认为他是班上的“最佳演讲者”。

    在案例2中,教师没有因为小李上课不专心而批评他、放弃他,反而相信他、鼓励他,不断挖掘他身上潜藏的成功因素,寻找他思想中最具生命活力的“积极核心”,然后帮助他设计新的学习任务,拟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实施策略。这种以欣赏的态度来聚焦问题的评价方式,挖掘了学生的潜能,突出了学生的优点,激发了学生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

    欣赏型评价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爱满天下”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用四颗糖果奖励犯了错误的学生,肯定了这名学生“守时”“正直善良”“知错能改”等优点。先生正是因为这种以欣赏代替批评,积极寻找和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教育方式,而赢得了“万世师表”的美誉。

    四、注重积极性改变,推动良性结果的达成

    针对案例1中提到的班主任与学生对话出现的问题,笔者同这位班主任进行了一次面谈,与他讨论和交流积极心理学、欣赏型探究理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等,引导他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然后,笔者又和那位学生进行了一次面谈,对他的聪明机智进行了肯定,帮助他对新阶段的学习进行了规划,但同时也提醒他:初中时的一些学习方法已不再适用于高中阶段的学习,需要改进学习方法并更加踏实勤奋地投入学业。最后,笔者、学生、班主任三方又进行了一次交流,一起分析并寻找学生本次考试失利的原因,重新定位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拟定了切实有效的学习策略。

    在案例2中,为了达到“让每个学生学会演讲”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一个步步推进的教学步骤:教师集体辅导学生写演讲稿—学生自主练习—学生自我推荐演讲—小组成员合作修改—教师辅导演讲学生(次数不定)—演讲学生修改演讲稿(次数不定)—学生上台演讲—全班集体评价。经过持续两周的时间,每组学生都完成了一轮演讲。在活动中,师生、生生认真倾听、真诚对话、相互欣赏,台上台下也时时互动,大家都能积极参与;教师不断完善和规划教学程序,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演讲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最终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完成了两轮演讲后,师生又共同启动了辩论赛计划,为学生构筑了新的展示平台,让“欣赏之花”在课堂上时时绽放。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欣赏型探究理论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重在发掘学生“过去那些最好的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同时,在欣赏型探究理论指导下,教师如能时时处处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就一定能让学生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累积智慧,使师生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景。

    当然,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中,教师还需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欣赏型探究理论,以更好地应用这一理论促进学生成长。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能明确个体的自我认知,发现自我优势,消除与同学之间的恶性竞爭与对抗;另一方面,教师要激励全体学生不断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共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以上虽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但若能让课堂教学始终氤氲在欣赏型探究的氛围中,师生共同体不断成长进步的愿景也就指日可待了。

    (责任编辑 ?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