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慈云寺空间探析

    郭彩霞 白胤

    [摘要]从布迪厄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研究慈云寺空间的进化和演变。通过对佛寺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建构佛寺空间场域体系。结合惯习理论,分析佛寺空间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和机制,阐释佛寺空间发展与历史文化以及佛教仪式活动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场域理论;慈云寺;空间解析

    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9) 04 - 0075 - 01

    1 场域理论及宗教场域

    皮埃尔·布迪厄从社会学领域明确提出场域理论,他认为,场域并非只是特指物质层面,它也包括非物质层面。“场域、资本、惯习”是其理论的核心,场域是由存在于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所构成的网络或构型,并认为只有场域才能揭示社会空间的内在结构和作用机制[1]。在高度细化的社会中,每個场域具有自身运行的逻辑,相对自主但又彼此相关联。惯习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具有激发人们行为活动和形成空间场所感的力量,具有连续性和可转移性,在不同领域中发挥着重构环境和重构行为的力量。对环境和空间表达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有利于实现客观关系与空间之间的关联。

    2佛寺场域的构成

    佛寺场域,是社会中的宗教场域。佛寺场域分为仪式空间和建筑空间。佛寺作为宗教场域构建的实体产物,建筑配置和景观是自身特有的,通过建筑的形式和技术来表达受戒者的智慧与心境,在佛教教义传播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和空间是是佛寺的本性空间,本性空间体现了各个角色不同的社会关系。在此场域中,官府,僧侣,信徒以及游客处于不同的位置,依据自身的惯习进行的资本较量与转换,共同推动佛寺场域的发展。

    3慈云寺场域空间解析

    根据场域理论,可以把慈云寺空间场域分为环境,建筑和仪式三个模块进行分析。

    3.1环境场域空间

    环境场域是一个大场域,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不同的小场域组成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形式。

    慈云寺的大环境是天镇县,其地理位置特殊,属于农牧交错带,自古就是多民族杂居地,各种文化相交融。佛教作为统治者收揽人心的工具,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通过文献推断,北魏时期,佛教正式作为统治者推崇的宗教,开始传播,到明朝时,最为兴盛。建寺,凿石窟,塑像,佛教活动随之兴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南北区域的物资交换很频繁,明朝开设马市方便贸易,是明朝中期三大“国家级”贸易地之一。慈云寺文化的兴盛衰变及特色形成,离不开地理区位,经济基础,政治扶持以及当地文化的影响。

    3.2建筑场域空间

    佛寺的形成受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约束,空间场域形成是以功能为主。建筑是佛寺传播佛教文化的载体,是宗教场域的物化空间。佛教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佛、法、僧”三宝,佛寺建筑也是围绕这三者形成的[2]。随着佛教的发展和汉化,佛像成为了主要的礼拜对象,被供奉在佛殿中。经论制度即宣传佛法,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是经楼和法堂,一般坐落在佛寺的东南方向。僧侣是佛寺的修行者,佛教的传播者,在佛寺中有其打坐的禅房,生活的僧舍等建筑。[3]。

    慈云寺布局是沿袭汉地佛寺形式,形制布局以佛殿为中心,呈对称院落式,建筑中轴线布置,逐渐升高地势,形成殿宇重叠,院落互联的场域空间。佛寺是一个三进院落布局,以释迦殿为佛寺核心,两侧是观音殿和地藏殿,三进院落是毗卢殿、文殊殿和普贤殿。中轴线两侧是东西跨院主要是僧舍、照壁和厢房。

    3.3仪式空间场域

    佛教礼拜活动是后世佛家弟子为表达对三世诸佛和一切佛教典籍的恭敬之心而行之礼。主要有两种方式来表达僧侣和信徒的敬意与虔诚之情,分别是绕行和叩拜。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主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供奉的有:主佛像是释迦牟尼,坐北朝南的,西列坐像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列是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坐南朝北的佛像是倒坐观音。这四尊主佛像居佛殿正中偏后。建筑的室内面积约为215 m2,佛像占据了约5 0m2,剩余约1 60 m2的作为礼拜空间,可供叩拜礼与右绕的复合型礼拜空间。

    4结语

    从场域论的社会学角度来看,一个佛寺的构建,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政治支持,即环境场域的作用。纵观历史,我国佛教的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和宣扬。从惯习论的角度看,建筑形制以及礼拜活动是被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作用下,相互影响着。佛寺是宗教活动的必要场所也是传播佛教的场地,经历了上千年的佛教发展,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建筑遗产和佛教文化遗产。在我国有很多像慈云寺这样的寺庙,它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值得去发现并保护。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63.

    [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37.

    [3]王媛,路秉杰.中国古代佛教建筑场所特征[J].华中建筑,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