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拍中国》探索机航拍美学

    刘惜时

    一、《航拍中國》掀起的收视热潮

    (一)《航拍中国》走红

    《航拍中国》是一档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以全新的视角俯瞰中国,展示了中国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2017年一经推出,几度登上热搜,被观众称为震撼心灵的世界级航拍纪录片。现已经播出的第一季共6集,黑龙江、上海、江西、海南、陕西、新疆,每集50分钟。这一部以航空摄影为唯一拍摄手段的中国人自己制作的纪录片,制作水准比肩BBC。

    (二)无人机与载人直升机的组合使用

    《航拍中国》的拍摄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所有画面均采用航拍。载人机航拍其实并不新鲜,早在20世纪80年的纪录片《话说长江》就大量运用。但是受自身限制,无法完成很多细节拍摄。而无人机与载人直升机的巧妙组合使用,使这部纪录片建立了从宏观到微观细节的多元的认知,崇高与优美错落有致,使得观众的审美感受焕然一新。

    传统的载人直升机航拍是以高空俯视地面的拍摄形式,如《新疆》一期中有大量载人直升机航拍画面,依靠其飞行速度快、范围广,高度高,呈现出新疆的地域辽阔,传达出一种宏观基调。在呈现了大量宏观画面后,导演穿插了无人机低空拍摄天鹅在平静的湖面游泳嬉戏场景,甚至能清晰地听到天鹅的歌唱声,宏大写意影像与微观的细节影像的结合,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生命图景。在《海南》一集中,居然在拍摄海滩上只有2克重量的和尚蟹也动用起了航拍,拍摄结果出乎意料。这群小生物在无人机的镜头下,拍出来浩浩荡荡大部队的感觉。与同类纪录片仅仅表现自然风景不同,《航拍中国》采用全新的拍摄美学理念,在拍摄了壮观美丽的景观的同时,也展现了文化与自然环境交织演变的人文景观。

    二、 无人机航拍的美学探究

    (一)影像空间的重建与变换

    1. 影像空间的重建

    在航空摄影应用于影片拍摄之前,影像空间的建立完全依赖于摄影师双脚对于大地的丈量,摄影师脚步所及之处也就是影片所至之处。这正如著名唐代诗人苏轼在其代表视作《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对于庐山的认识是依赖他所处于庐山的具体位置而定的,他的审美意识也只能对于他所在的有限范围产生共鸣。而航拍的运用,尤其是无人机航拍的运用,则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影像空间构成的认识。如今在任何一个点,我们都可以对周遭环境做一个全新的重建。在《江西》一集中描写关于庐山的片段中可以看出,航拍摄影师虽然身处群山环抱之中,但通过无人机,他几乎可以从任何一点出发,重新建构整个庐山的空间影像。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的概念。对于摄影师来说,航拍机已经成为他眼睛的延伸,已经可以使他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摆脱山峦起伏的遮挡,在这个已经建立起的真实的影像空间中,像鸟儿一样重新遨游,去观察整个庐山。

    影像的叙事过程也由此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拍摄是靠亲历,靠实践,而由于航空摄影重新搭建的真实影像空间,叙事变成了想象画面的现实化。这个很像动画片的制作。三维软件搭建好虚拟的影像空间,动画镜头设计师利用控制虚拟摄像机在场景中的运动,来实现脑海中想象的画面。航拍则是则是利用飞行器在现实场景中的运动,来实现脑海中的想象。以往,为了得到一个想要的画面,需要面临着长途跋涉、空间遮挡,角度高度不合适等环境因素影响。比如《江西》一集中,描写龙虎山安放悬棺的场景中,由于悬棺处于空中,在悬崖峭壁之中,长途跋涉安排多机位的艰辛暂且不说,如要实现近距离跟随拍摄,实现难度可想而知。而现在摄影师通过遥控无人机跟拍,不仅能实现了远距离长焦调拍,还可以做到空中近距离跟拍,真正让导演、摄影师把更多精力重新投入到对于影像本体创作的追求中去。

    2. 影像空间的变换

    航空摄影所拍摄的影像区别与摇臂、Cable Cam(飞猫)、斯坦尼康的最大特点是它没有一个支点,也就是说无论在距离上还是在轨道上,它都不受限制。其往往能实现大范围运动和多角度复杂轨迹的综合变化,从而让人领略全新的审美变化。

    首先,这种镜头变化往往可以将复杂的,原本在纵深方向层叠在一起的景物延展开,从而变得有秩序,将画面以线条化和图案化形式呈现出来。《新疆》一集中,石河子原本一望无际的棉花田在航拍中呈现出像作业本一样的纵横线条。原本高低起伏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航拍的画面中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叶脉。原本纷繁交叉的特克斯城道路,在航拍中呈现出秩序井然的八卦图。再比如《陕西》一集中,陕西北部的马铃薯田在航拍中显示出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大大小小圆形图案。这些线条和图案大大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增加了观众的观影乐趣。

    从宏观上来说,摄影机在地面上拍摄,在纵向深度轴上的物体拥有无限层,而相对于高度轴而言通常是有限的。无人机通过角度的变换,把原来的高度轴变为纵深轴,从而使得原本无限的层次变的有限,甚至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往往可以获得一个拥有非常简单元素的画面,这样线条和图案便出现了。这种方式有助于形象化地展现一个场景,往往给观众一种眼前里一亮的感觉。

    此外,原本二维的电视画面通过航拍的画面,可以以立体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比如《江西》一集中,拍摄婺源的皖南民居,如果从单一角度上看,看到的就是一片片黑白相间的马头墙纵向排列。无论从任何角度看过去,都是纸片装的结,而航空摄影的出现,使得情况大大改观。无人机通过同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运动配合云台的旋转,形成一个个连续变化的复杂连贯运动镜头,从部分到整体,立体化地展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结构样式。这种全方位的展示充分把静止的物体拍活了,让人们有一种在徽派建筑群中自由翱翔的感觉。

    再者,航空摄影真正实现了主体和背景画面多元组合展示。其实拍摄的任何一个画面都是主体和背景景别范围的排列组合,可以通过改变拍摄距离、选择合适镜头焦距来实现(具体景别组合和实现方式见下表)。而传统方式由于主体和背景的视角问题,往往没有办法放在同一画面中,而航空摄影由于机位向空中延伸,所以可以实现让机位停留在任意主体和背景所在的直线上。这样大大增加了摄影师的创作空间,同时给同一客体带来了不同的展现方式,从而达到不同的展现效果。比如《海南》一集中展现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南海观音的展示方式上就实现了多元化。南海观音通过广角、远离主体;广角、靠近主体;长焦靠近主体,实现了3中不同感受的画面。

    (二)将全知的视角赋予大众

    航拍由于其在展现地理地貌方面的独特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纪录片的拍摄,比如享誉国际的《家园》(Home)、人类(Human)、鸟的迁徙“Winged Migration”,再到如今的《航拍中国》,航拍纪录片已经日趋成熟,自成一派。

    关于航拍的运用,自古以来,俯仰就成为人们观察世界的主要方式。嵇康美学中关于游有两种层次,即“游目”和“游心”,关于游目,他主张“俯仰慷慨,优游容与”,常常“驾言出游,日夕忘归”。[1]“俯仰优游”,说的是一双流动的眼睛观察山水,仰观俯察,流动自如。仰观俯察,远近取与,这个是中国古代的哲人观物取象之法,《易经·系辞下》中说古人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2]“俯仰往还,远近取与,这是中国哲人和诗人的观照法。同样,这也成为了航拍纪录片介绍景物的方法。它同样讲究在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上做出一定的变化。

    航拍记录片中的“俯”,其实是一种自信的视角,在李兴国《摄影构图》书中写道:“俯角度拍摄给观众视觉上一种优越感,有效拓展了观众的视野,扩大了画面视觉信息含量。”。[3]这种优越感自何而来呢。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早在远古时代,勇敢的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飞行。而现如今,这已经不是梦想。人们不仅可以坐上飞机,还可以操纵无人机,以鸟的主观视角进行观察。这种优越感其实是一种科技的自信,一種超脱于大自然地心引力的束缚,颠覆了传统的生活体验,这种俯视的优越感甚至来自于航拍赋予了大众上帝的视野。

    《航拍中国》中用大量的镜头从宏观角度展示了中国的幅员辽阔,各种地貌之美,更旨在探讨天地之间蕴含中国文化的大美,穿梭在云间,俯视大地,体验一种视觉的奇观,实现人与自然合一。镜头可以化作金雕,让观众以一个金雕的主观视角以接近320公里的时速俯冲捕食猎物,体验了一把在雪地里翱翔的快感;时而又化作一匹骏马,与万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体验了一把在草原奔腾的刺激。

    (三)熟悉物体的陌生化

    航拍是将观众抽离出常规的视野中,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从一个陌生的视角重新审视周遭的事物,无论是它的外观形象、场域特点还是与周边事物的空间关系以一种全新的鸟瞰方式来呈现,给观众一种陌生奇特感觉,并由此加大、加深对画面影像的审美印象和体验感受。如《海南》一期中因为航拍的叙事角度不同,高空俯拍下的莺歌海盐场变得别样而陌生,此时的盐场就像一面面镜子排列得整整齐齐,平静的湖面反射着蓝天白云,这样的画面让观众产生欣喜感。航拍视角的独特性也给艺术再现带来某种创意空间。再比如《新疆》一集中,不同于平视的空间向度所看到的农田,高空俯拍的农田发生了奇妙有趣的变化,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在新疆万物都是色彩搭配的高手,原本熟悉的农田像一张张艳丽的地毯,完美地展现了大自然所呈现出的优美画卷。有抽离就必然有回归,如《海南》一集中无人机飞行在海口的骑楼老街,使观众仿佛穿梭于一个异国小镇,当无人机的镜头不断推向骑楼高处的凭栏、门窗,随着镜头的运动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优雅细致的精美雕花和洋派的装饰,这种近距离的微观拍摄从细节上表现出了建筑的精美。

    结语

    《航空中国》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用完全用航空摄影讲故事的纪录片。它用飞机建立起一个不依赖于地面的影像空间,通过以陌生化的视角,向观众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满足了观众的视觉和情感期待,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航拍中国》也用实践证明了仅仅依靠航拍也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叙事体系的可能性。在不断追求更高分辨率、更高宽容度航拍画质的同时,更应该追求航空摄影的影像空间创意和美学意境营造,从而做到宏观和微观结合所带来的崇高优美和张弛婉约的画面表达。

    参考文献:

    [1]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1.

    [2]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4.

    [3]李兴国.摄影构图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