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主体分析及其启示

    胡晨

    摘 要:受社区范式的影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正逐步由单主体向多主体过渡,实现社会化开发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国外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现状进行调查,着重讨论社会化开发主体。从公民个人和组织机构两个角度,分析开发主体的具体类型、参与开发的主要方式及意义,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提出依据。

    关键词:国外;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开发主体

    Abstract: Affected by community paradigm,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must be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single-subject scheme to multiple-subject sche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way of exploitation in oversea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ocial exploitation through researching. This article provide evidences for our practice in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ocial exploitation

    Key words: oversea;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ocial exploitation; subject

    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大多依旧以档案馆为主体。而在“社会记忆观”“大档案观”的理念影响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已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档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不能满足各方面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因此,现有的单主体开发模式必须加以改变,拓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思路,实现开发的多主体化和社会化。

    1 社会范式转变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

    1.1 社会/社区范式的出现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了全面转型过程。如,政府职能转变、公民权利意识强化、关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诸如微博等发声平台,赋予公民更多话语权。我国早有学者提出,透明化政府的建设,文件中心、档案寄存中心等新型档案机构的出现,使得档案管理从政府范式向社会范式转变。[1]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也对档案工作范式做了深刻的总结,他将档案工作所经历的范式分为四个超越时间的框架。前三个范式分别以维护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文化性和提供利用为目的。现在,第四个范式正呼之欲出。他指出,利用网络,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他或她自己的档案工作者,每个人都在建立在线档案。档案工作者应放下专家的身份,不再控制和管理,与社会/社区(既有真实社会/社区,又有网络空间社会媒体连接起来的虚拟社会/社区)一道共建共享档案。[2]这里特里·库克所提到的“共建”,正是强调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社会化。

    1.2 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概念解读。档案工作向社会范式转变,进行“社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黄霄羽对“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概念作了深入的解读。他指出,“档案社会化服务”是基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理解和界定档案服务,其承担主体更为广泛和复杂,是基于社会分工提供的涉及档案的专业性、专门化和社会化服务。[3]可以看出,承担主体的多样性是各类工作实现“社会化”的关键一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其开发主体必定要突破档案馆的局限,由非档案专业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和编研,档案工作人员扮演“辅导员型的档案工作者”,[4]即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只起到引导作用。

    2 国外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主体分析

    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的主体选择范围较广,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实践。

    2.1 以公民个人为主体的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这类开发主体是个体民众。档案部门将本馆所收藏的,因各种原因无法充分开发的档案资源合法公开,引导有能力、有兴趣的公民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这种模式也被称为“档案众筹模式”“档案众包模式”等,即大众参与利用集体智慧和需求倒推的理念的一种资源开发模式。[5]国外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公民个人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对馆藏档案或档案工作有浓厚兴趣的公民。参与者只需热爱档案事业,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便可在接受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之后,参与到档案的专业性工作中。如,美国的“档案工作者”项目(Citizen Archivist),普通民众可以前往档案馆,在馆员指导下完成档案索引、描述列表、馆藏保护、数据录入等专业性工作。[6]苏格兰档案馆的“档案转录”项目,普通民众可以在苏格兰档案馆网站上阅读到17~19世纪的手写古文献,并且学习转录古代的手写档案的方法,继而参与到古代档案转录的过程中,转录档案中的人名、地名,利用大众智慧挖掘档案背后的故事。档案工作人员还将转录档案的进度公开在网站上,为进一步展开后续工作提供参考。邀请普通公民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减轻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普通公民能够在参与档案工作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激发公民对档案的兴趣,提高社会档案意识。[7]

    第二,有某种专业特长的公民。由于档案工作人员自身能力有限,许多需要有一定专业素养才可以充分开发的档案资源,如外文档案、少数民族档案等,并未得到充分开发。 邀请具有相应知识背景的公民对此类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能够加大开发的深度,提高开发效率。英国国家档案馆每月开办一期“Writer of the Month”栏目,该栏目是由档案馆邀请作家依据馆藏档案资源进行文学创作,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及感悟。在英国国家档案馆网站上开设专栏“分享你专长”(Share your expertise),将馆藏档案的主题列出,邀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普通民众参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8]美国国家档案馆的 “公民档案工作者”项目,将部分开放的档案信息资源发布在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使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网民能够自由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标注、 翻译、 条目编辑。[9]

    第三,拥有某类档案的公民。现如今城市变迁快、人口流动性大,档案工作人员很难将既分散又庞杂的档案资源收集齐全。邀请拥有某类档案的公民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鼓励他们主动提供其所拥有档案的原件或复制件,并请捐赠者对档案进行著录。如美国加州大学于2008年建立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SAADA),该档案馆专门收集南亚裔美国人的档案,旨在保留下南亚裔美国人这个族群的记忆。馆藏95%的档案资料和资金都来源于普通民众的捐赠,在捐赠档案的同时档案工作人员还邀请捐赠者参与档案的著录,并将这些档案的数字复印件集中保存和提供利用。[10]作为档案的生产者及所有者,其对一份档案理解的程度远大于档案工作者。鼓励公民自发捐赠并对档案进行著录,既缓解收集难的问题,又能够加深开发程度。

    2.2 以组织机构为主体的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这类开发主体是与待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相关的特定非营利性组织机构或专业团体。经调查,与国外档案馆有长期合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有以下几类。

    第一,高校、科研院所。主要是由专家学者在档案工作者的指导下,对与其研究领域相关度高的档案资源进行编研与开发。本文将其开发方式分为两种。其一,由档案馆邀请专家学者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如英国国家档案馆的E179Database项目。该项目由英国国家档案馆协同几所大学共同开发。该数据库主要收集封建宗教集团的账目、税收制度等信息,资料来源于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和合作大学资料室所藏资料。用户登录E179Database能够搜索到英国封建宗教集团的税收、账目记录,了解记录产生的背景、制度设立的目的及其时代意义。这些档案背后的故事均来自上述三所大学历史、地理学院的专家学者的解析。[11]其二,由专家学者提供档案信息资源,邀请档案工作人员指导其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汇编,甚至协助建立起数字档案馆。较有代表性的是“康德拉·楚泽数字档案馆”。康德拉·楚泽(Konrad Zuse)是一位德国计算机工程师,被称为数字计算机之父。柏林自由大学一位计算机教授——劳尔·罗哈斯(Raúl Rojas),在德意志博物馆档案馆的帮助下,将其拥有的关于楚泽教授的档案信息数字化,其中包括开发图纸、各种模型的照片、相关资料等,建立起“康德拉·楚泽数字档案馆”。档案原件由德意志博物馆档案馆永久保存,电子版发布到网上,供公民查阅。[12]

    第二,初级、中级教育部门。主要是由中小学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对馆藏历史、地理等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编研档案信息,形成成果为其教学所用。最典型的是英国国家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在其网站上专门开设教育板块,板块分教师入口和学生入口。从教师入口进入,用户可以用不同方式对档案信息进行检索,找到丰富的教学资料,如历史事件的记录、原始照片、音像、视频、漫画等。此外,根据档案资料的内容,网站还提供相关教案供教师参考,教案会列出这类档案适用的教学对象、教学任务、教学重点等。从学生入口进入,用户将会得知如何利用馆藏档案资源进行论文撰写、调查研究。这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成果是档案馆工作者邀请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特点,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形成可用于教学的开发成果。[13]此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档案馆网站上均设有教育资源板块。

    第三,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社会机构。主要是由与档案馆性质类似的公共单位对档案馆内与其馆藏内容有关的档案进行开发,并通过其平台提供利用。美国国家档案馆与国家和区域图书馆、史密森尼博物馆等合作通过DPLA(Digital public library of American)平台将馆藏190万份档案提供给用户和其他公共文化机构。[14]英国大学图书馆也发起PLANTES项目,共同开发馆藏资源,成员包括3个档案馆和5个图书馆。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同作为文化机构,该类机构为主体进行开发时,不仅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对档案信息资源内容进行挖掘,还可以基于其专业背景提供开发、管理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第四,数据库开发商。主要是由各类数据库开发商对馆藏档案进行编研,将开发成果进行有偿提供利用或销售。美国著名数据库开发商ProQuest公司开发了许多有代表性的档案数据库,如美国档案(Archives USA),国家数字化安全防卫档案(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在线遗产探寻(Heritage Quest Online)。[15]英国国家档案馆将家谱档案以数字化的形式提供给旅游开发商,作为旅游资源以满足大众对家谱档案的兴趣。2007年,美国国家档案馆与亚马逊公司签署协议,档案馆向亚马逊公司提供历史影像资料的拷贝,亚马逊公司旗下的子公司CustomFlix实验室将这些拷贝进行数字化存储。公众可以在亚马逊网站上申请获取所需信息,一旦获得用户的订单,公司将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刻录,并且将光盘邮寄到消费者家中。[16]数据开发商作为开发主体,可以缓解资金难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好把握民众对信息的需求,提高提供利用效率。

    个体民众作为开发主体,开发方式灵活,实施相对容易。而组织机构作为开发主体,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与档案馆保持合作关系,有一套相对完整、规范的开发机制,开发的效率和开发成果质量较高。

    3 国外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意义及启示

    3.1 知识互补,提高开发成果质量。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著录建立在对档案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17]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必须具有相关知识背景,能够把握档案信息的精髓。档案工作者虽是档案管理的专家,但在开发过程中难免会因缺乏某一专业领域知识而对该领域档案内容把握不准。具有专业素养的公民作为开发主体,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是保证开发过程的效率,提高开发成果质量的有效途径。

    3.2 各取所需,档案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档案因其原始记录性、文化性,历来被看作重要的教育材料,为学术科研提供依据,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参考。而受到时空和档案本身特殊性的限制,其参考价值和凭证价值也难以实现。教师、教授、数据开发商等对档案信息求而不得,档案工作者苦恼于社会对档案的认同度不高。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能够拓宽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形成档案馆和用户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3.3 突破限制,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档案馆尽管一直在强调开放,但严肃、保密的第一印象依旧难以改变。邀请普通民众学习整理档案和著录的方法,亲身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档案进行编研,使档案工作者由“小众”变成了“大众”,使原有的作业方式由“秘密”变为“公开”,普通公民能够从中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档案的兴趣,获得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支持,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

    3.4 共建共享,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生态管理。让档案的生产者和利用者都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有利于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信息资源流动体系。与同样带有公共文化性质的机构协同,进行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不仅在资源建设方面能够形成跨行业、跨系统的战略联盟,在标准制定、人员培训、技术研发、科学管理等方面也可以实施多种合作项目。促进档案信息资源之间、档案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之间的有机整合,实现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参考文献:

    [1]李珍,丁华东.范式转型与档案政策[J].档案学通讯,2008(01):5.

    [2][4]特里·库克著,李音译.四个范式:欧洲档案学的观念和战略的变化——1840年以来西方档案观念与战略的变化[J].档案学研究,2011(03):87.

    [3]黄霄羽.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概念解读[J].档案学研究,2013(03):6.

    [5]陈忠海,常大伟.众筹模式在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4(06):41.

    [6]闫静.档案事业公众参与特点及新趋势探析——基于英国“档案志愿者”和美国“公民档案工作者”的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4:(03):81.

    [7]Scotlands Places. Transcribe Archives[EB/OL].[2015-12-07].http://www.scotlandsplaces.gov.uk/transcribe/palaeography-guidance.

    [8]The National Archives. Share your expertise[EB/OL].[2015-12-07].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archives-sector/share-your-expertise.htm.

    [9]檀竹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协同合作[J].档案学通讯,2014(02):57.

    [10]South Asian American Digital Archive. About SAADA[EB/OL].[2015-12-07].https://www.saada.org/.

    [11]The National Archives. E179Database[EB/OL].[2015-12-10].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179/about.asp.

    [12]The Konrad Zuse Internet Archive. The Konrad Zuse Internet Archive Project. [EB/OL]. [2015-10-10]. http://zuse.zib.de/project.

    [13]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Docs teach. [EB/OL]. [2015-12-15]. http://www.archives.gov/education/.

    [14]Digital Public Library of America. AN INTRODUCTION TO DPLA. [EB/OL]. [2015-12-15]. http://dp.la/info/.

    [15]章燕华,徐浩宇.国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现状及特点分析[J].浙江档案, 2006(02):8.

    [16]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Thousands of National Archives Films to Be Made Available Through CustomFlix Labs. [EB/OL]. [2015-12-15]. http://www.archives.gov/press/press-releases/2007/nr07-122.html.

    [17]Katie S, Ramesh S. CounterpointParticipatory Appraisal andArrangement for MulticulturalArchival Collections[J]. ARCHIVARIA, 2007(63):93.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来稿日期:2016-01-25